聚焦大V:兢兢业业的缠论导师
时间:2016年10月11日 18:56:45 浏览:次
[摘要] 这次的聚焦大V有幸请到了摩尔最擅长教学的撰稿人【绕指缠】,他研究多年缠论乐于分享,想入门的童鞋们有事没事多找他请教,撰稿人要是有缠论比较懂行的人可以多来交流。
正文
2016年10月12日 09:49:16
大家都没有问题的吗?这宝贵的机会还不赶紧抓住了问他啊
2016年10月11日 18:56:45
今天请来的大V,让我们掌声响起来先,再来点击下面链接关注下本人
介绍篇
我:第一个问题还是先由绕大来介绍下自己吧,可能站内还有对你不熟悉的伙伴
大家好,我是绕指缠,很高兴能和大家交流下我的股票心得体会。当然,我肯定不姓绕,之所以取名“绕指缠”除了用词销魂、意境斐然之外,主要是为了彰显本人传播和普及缠论的定位和初衷。在摩尔金融里,我给自己的定位是最会教学的老师,每天都在不厌其烦的重复着股市的基本技术分析方法,缠论的普及,很欣慰,有一大批同学愿意去学,而且也认真地在学,成长的非常迅速,像“老余和小余、古月乐、转念3854”等等一大批同学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已经做到了稳定盈利,且有了自己成熟的操作体系,这应该是我在摩尔金融里最大的收获。
当教师节那天,很多朋友在群组和直播室里祝我教师节快乐,我突然很有感触:哎吆,不错哦,我居然可以为人师表了。大家的认可是我努力的动力之源,我很享受和大家亦师亦友的关系。
经历篇
我:这么多年的炒股经历,分别讲讲最成功和最失败的两次经历吧,从这当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呢?
一入股市数十载,跌宕起伏深似海,刚入股市时幸运地赶上了当年那一拨到6100点的大牛市,但不是老司机的我还是没有躲过股市的刀光剑影,虽然没有血流成河,但也吃了不少亏,走了不少弯路。失败的经历就多了去了,坐了好几次过山车,现在我回头去看当年的几次失败案例,都会摇头叹息,从技术上一目了然的股价见顶,当时却一无所知。这也是为什么我进入摩尔的第一篇技术专题就叫做《最强股逃顶三字经》。确实是吃亏吃到骨子里了。而随着技术的提升和不断试错,几乎不会出现过山车的情况,也越来越得心应手,这两年最得意的莫过于在启动初期抓到了特力A、中毅达这类股。
说到收获,主要有以下几点感触吧:
第一:要有清晰的自我定位
要清晰认识自己在股市里的位置。在股市里大多数股民都处于信息极度不对称的弱势位置,那么就不能去和所谓的主力、机构、游资等等去拼消息、拼资金量,用自己最弱势去PK人家的长处。为此,对于处于弱势的多数股民来说,凭什么能在8亏1平1赚的股市里赚钱呢?只能走自己可以通过努力去提升的技术分析之路,起码得让自己在技术分析上面取得局部优势,这样才有可能打赢这场仗,或者说也去参与收割其他韭菜的盛宴中去(笑)。
第二:不在主力的位置,但一定要有主力的思维
主力思维是绝大多数股民最缺乏的。这是一种换位思考的方法论。要将股市作为博弈的战场,作为战场的一方,你要做的当然是研究对手了,对不对?那么,对于远比大家强的主力们,你是不是应该换位思考下,想主力之所想。为什么说股市是反人性、少数人成为大赢家的地方?不外乎就是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想过股票的背后,只会埋头在那里买买买。这也是我经常说的格局问题,我在文章里经常给大家的分析套路都是:如果我是主力,我会怎么办。给大家算心理账本。这里我送给大家一句我经常在文章和直播间说的话:不要用行为上的勤奋去掩饰思想上的懒惰。
第三:到底是做长线还是短线?
很多同学现在都会经常问我这个问题:到底是做长线还是短线?这个问题我自己也是琢磨了好几年。长线还是短线?价值投资还是价格投机?有一天我顿悟了,分清楚这个很重要吗?为什么要纠结于价值投资还是价格投机呢?这和到底是姓“社”还是姓“资”的讨论一个道理嘛,没有意义。我们要的是什么?是在股市里赚钱。那么,只要能够赚到钱的方法或者模式就是我们要坚持的。这几年有同学问到我,我都会这样回答:做波段的趋势投资。简单来说,趋势是战略层面,在趋势没有走坏的情况下,不放弃关注追踪;波段是战术层面,在趋势没有走坏的情况下,利用逃顶等技术手段,去吃每一波的波段。比如在一只股票30日线始终向上翘头的情况下(趋势未坏),每一次出现顶部信号既高抛,每一次到30日线上再买回来。这里其实用缠论更加得心应手的。
我:那你是从刚炒股的一开始就研究缠论了吗?还是后来渐渐迷上缠论的呢?是因为什么迷上了缠论?
我的炒股之路简单来说就是:摸着石头过河的不断试错之路。国外那些经典的价投著作我基本都看过,国内的各种技术书籍我也看过很多。我时常在直播间对刚开始炒股的同学说,你们太幸福了,能够绕过很多弯路曲折,只要看完我的近10篇基础技术专题和十几篇缠论专题,就能先入个门了。同学里面现在好几位都是短短半年从小白成长起来,速度令人咋舌。
至于我对缠论的学习,也是在前面经历了太多的摸索失败后才接触到的。我太太经常打趣我用一种常人难以企及的勤奋弥补了自身天分的不足,这点我不否认(笑)。当我接触到缠论之后,开始我是拒绝的,不能说你让我看我就看,因为是真心看不懂的,这个时候我认为我这种勤奋劲头起了作用,看不懂就多看,反复看,后来终于觉得自己能够悟一些皮毛了,也开始迷恋上。我一直认为我自己在股票技术上的飞跃是在学习缠论之后,那种每天一日千里的进步真的让我非常兴奋,有种打通任督二脉的通彻感,一通百通,对于股票的认识深刻了好多。很多人都说缠论是忽悠,那是因为看不懂或者一知半解,我想深入了解的同学应该深有体会。
重点篇(不看别后悔)
我:研究缠论这么多年的你有没有什么要给那些想学习缠论的新手们讲一讲学习方法或者经验?
缠论的原著确实很难,天书一般,绝大多数人确实都看不懂的。但是,我认为缠论也是比较容易上手的,因为他是机械化的操作模式,每一步都是可以拆解出来的。和我学习缠论的同学为什么都能够在短短几个月就快速学成,不外乎就是如做体操一样,将一整套动作拆解成每一个动作,在我的缠论技术专题里,我将缠论学习由浅入深拆解成:如何画笔(http://moer.jiemian.com/articleDetails.htm?articleId=92226)——如何画线段和同级别分解(http://moer.jiemian.com/articleDetails.htm?articleId=93819 )——中枢用法——背驰——买卖点——机械化操作等数十篇文章。这一年的经验已经证明了,所有同学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快速入门和精通缠论的。我一直鼓励大家去学习缠论,学完之后那种对股票技术的飞跃感会让你受用一辈子的。
我:对于缠论我不算特别懂的,也只是偶尔看过几篇文章,我最迷糊的是缠论的基本原理,所以绕大能指点下吗?
缠论我认为是集股票技术大成的一门学科。我个人理解缠论的基本原理是“股价为了摆脱中枢引力而做的一系列努力”。这句话你可以这样理解:
首先:缠论的操作基础是中枢,中枢是什么?中枢你可以理解为股票价格横盘的震荡区间。这个区间犹如黑洞,吞噬了股价上涨或者下跌的能量。当股价上涨经过中枢,上涨动力会减弱;而下跌经过中枢,下跌动力也会减弱。
其次:所有股价的运动都是为了摆脱中枢的这种引力。出中枢后会由于中枢往回拉的引力而出现一买二买或一卖二卖;摆脱了中枢的引力则是出了三买或三卖。
再次:将中枢作为参照物,判断股价经过中枢后是否明显动力明显减弱的标准是看进入中枢和出中枢这两笔(段)是否出现背驰。
第四:背驰是在中枢的基础上判断股价动力是否减弱的主要方法。这里我多说一句,背驰可以说世间万物运行的一个重要现象,股票上的背驰比如量价背驰,价格上涨,量能缩小。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背驰,随便举个例子比如吃饭吃的越来越多,人却越来越瘦,这也是一种背驰,这个时候就得去医院看看这种背驰产生的原因了。
我:缠论这个应该是站内研究技术派伙伴们比较关心的重点,所以留三个提问机会给大家,我会在评论里选出三个比较有含金量的问题去求回答,你们有啥想问的快来啊(挥手)
作者不愿公开自己是否持有文中所涉及的股票或其他投资组合。
本文仅代表撰稿人个人观点,不代表摩尔投研平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