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金融市场几大事件对于A股后期走势的影响分析

时间:2017年05月24日 08:32:00 浏览:

[摘要] ​Shibor与LPR倒挂,全面禁止资管通道业务,以及增持、回购的公司数量大幅增加,今天就近期金融市场的几大事件对于A股后期走势的影响,做些简单分析。

正文

2017年05月24日 08:32:00

一、Shibor与LPR倒挂,预示着美元不断加息的背景下,RMB加息预期逐渐增大

5月22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一年期报价4.3024%,创逾两年以来最高,已经首次高于4.30%的上海银行间市场的一年期贷款基础利率(LPR),和央行一年期贷款利率4.35%只有一步之遥。

而今天也就是5月23日1年期Shibor再涨1.13基点,达到4.3137%,倒挂程度继续加大,并且逼近央行的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4.35%的水平。

Shibor与LPR的倒挂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面粉贵过面包”,加息的预期逐渐加大,中期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味道出来了。

值得关注的是银行间同业存款存出报价和银行间一年期的质押式回购利率已经站稳在LPR之上,银行内部边际资金成本已经全面高于基准利率了。

SHIBOR和贷款LPR倒挂,意味着银行未来将逐步把压力传导给实体经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继续上升,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中国银行间同业资金成本持续上涨,和实体经济贷款参考利率倒挂。

同时,长期SHIBOR利率提高,短期SHIBOR利率下降,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期限曲线趋陡。

5月22日,SHIBOR方面,隔夜、7天分别下跌4.05BP、1.21BP至2.67%、2.87%,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分别上涨0.39BP、1.03BP、0.18BP、0.99BP至4.0610%、4.4744%、4.4148%、4.3024%。

长期SHIBOR高,主要原因还是银行缺少负债,负债端存款增长慢,而同业负债又受到监管限制;但是目前货币市场流动性是松的,因为货币政策偏宽松,这表现为隔夜和7天SHIBOR是下降的,说明了货币政策仍然是温和去杠杆方向。

二、证监会提出要全面禁止资管通道业务,严重影响整个市场的流动性。

2012年资管新政实施及此后大集合被叫停后,我国资管行业在银行主导表外融资业务的驱动下规模快速扩张,券商资管的通道业务开始呈现爆发式增长,其资管格局发生了极大变化。2012年的资管新政实施及此后大集合被叫停后,我国资管行业在银行主导表外融资业务的驱动下规模快速扩张,券商资管的通道业务开始呈现爆发式增长,集合计划有近50%占比下降到目前10%左右。近三年,定向计划占比都保持在90%左右的占比。

2014年证监会曾发文规定“禁止基金子公司通过‘一对多’专户开展通道业务;明确要求证券公司“不得通过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开展通道业务”。但在“一对一”的专户和券商定向资产管理计划上一直未作出明确严格限制。

2016年,监管层继续发文约束基金子公司及证券公司,倒逼资管行业回归主动管理,缩减通道业务规模。去年12月,基金子公司净资本约束正式落地,基金子公司通道业务量季环比骤减3.78%。据基金业协会在2016年资产管理业务统计年报,2016年通道业务整体增速下降,但除基金子公司专户通道业务受监管政策影响较大,证券公司、基金公司资管通道业务发展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增速保持与2015年相近的水平。

2016年, 通道业务规模总量为27万亿元,而全国68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同比增长24.01%,达到20.22万亿元。这表明整个证券行业和基金的通道业务规模远远超过了信托,且信托中也包括通道业务。

而上周末开始,证监会全面禁止通道业务,是在金融市场去杠杆、去监管套利的背景下发生的,是在监管层面发生的一致性共识。

1)若券商资管和基金子公司通道业务受到限制,部分配置需求可能转向信托。但由于考虑到对资本充足率的考核,信托公司可承受的规模有限。

2)禁止通道业务或将造成房地产、政府融资平台融资困难加重,导致社会融资成本提高。

3)深圳证监局要求清理资金池类债券产品的限期5月10日已过。通道业务仍是资管业务主力,而28万亿的通道业务中间有很多都是非标产品,对实体经济融资条件更加趋紧。

虽然最新消息说监管部门也表明并没有全面禁止,而是加强关注,但对于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打击短期影响还是很大的,会制约更多资金进来。

三、近几个交易日以来增持、回购的公司数量大幅增加,预示着市场底部临近

5月23日,上证指数在银行和有色等权重的带领下,重新站上3100点,无奈次新股和雄安概念股再次走弱,中小板指再次杀跌,导致上证指数在站上3100点后一路走低,午后这种震荡下行的走势持续,上证指数报3061.95点,跌幅0.45%。

创业板指在这一天报收1758.23点,下跌了1.67%。尽管指数并未创出近期新低,但是很多个股的股价已经创出了新低,而且个股跌幅远超指数,近七成创业板股票比2638点还低,根据粗略统计有1404只股票的价格比2016年1月27日大盘创下2638点的近期低点的时候还低,在3238只股票中占到了四成以上。其中,中小创股票跌幅更大,有449只创业板股票的股价比2638点的时候还低,在640只创业板股票中占到了七成。

在这轮下跌中,中小创个股成了“重灾区”。有4只个股相对于2638点的时候,跌幅已经在七成以上,均为中小创公司,分别为金亚科技、欣泰电气、暴风集团、华信国际,跌幅分别达到了77.4%、75.95%、73.18%和71.79%。

此外还有48只个股的跌幅超过了一半以上,其中有36家为中小创公司,如易尚展示、新文化、朗姿股份、海伦钢琴、冠昊生物的跌幅分别达到了67.7%、65.86%、59.94%、59.89%。其中有不少VR、机器人、智能可穿戴等概念个股的股价走势疲弱,热门概念股股价去泡沫是最近这段时间行情走势的一个显著特点。

2016年起创业板估值持续回落,目前创业板指数、创业板综指的市盈率分别降至39倍、52倍,已低于历史均值、中值,创业板整体板块性的机会已经来临。

5月份以来上市公司重要股东二级市场极大的增持热情。根据统计数据看,近三周已经达到2017年以来两市增持次数总和的三成。

上市公司股东回购不仅仅是购买二级市场的股票,同时将回购股票注销,这意味着股本减少,等于增厚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提升股东价值:向投资者表明公司的股票被低估,所以回购往往能够带来股价的提升,具有稳定市场信心的作用。

在A股方面鲜有回购,不过增持还是常见一些的。增持是上市公司股东用自己的钱去二级市场购买股票,证明股东看好公司发展,而与回购不同的是,增持的股票,未来还是要卖出的。

随着股价持续回落之后,也有不少上市公司实控人或重要股东选择增持。

从目前情况来看,进入5月后,上市公司“增持”潮有望扩大。5月2日晚间也有兰石重装、皖新传媒、罗牛山、国发股份、奥特佳、东方明珠、湖北能源等公告了增持计划。在5月3日晚间,又有雅百特、必康股份、许继电气、上海新阳、鲍斯股份等公告各自增持计划。2017年5月5日,红豆集团、泛海控股、奥特佳、美年健康等个股被增持。

5月9日开始又有,新湖中宝、格力电器、复星医药、格林美、华闻传媒、爱建集团、鹏起科技、金科股份和内蒙一机等获重要股东,随后还有金科股份、*ST金宇、*ST匹凸、金枫酒业、明牌珠宝、国金证券、*ST海润、中兵红箭、荃银高科、青山纸业、特尔佳和瑞贝卡等也获得增持,且无论是从增持股票数量,还是增持力度,都不算小。

回顾最近几年,A股市场曾经在2015年7月和2016年3月出现两次较为密集的增持潮。从效果上来看,2015年7月的增持潮虽然在短期内稳住了股指,但后续依然未能阻止市场的进一步探底。而经历了2016年3月的增持潮后,市场在波动中逐渐回升至3000点以上。

目前宣布增持上市公司数量(从4月下旬开始至今,已有40多家上市公司股东实施增持或公布增持计划,而其中不乏一些质地优良,股价超跌,股东增持表明未来具有信心的上市公司。因为产业资本作为最了解上市公司的群体,其行为往往可以影响市场对公司股价的态度。产业资本的增持行为向市场传递公司价值具有吸引力的信号,有利于股价的走势。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和操作,不构成投资建议)

作者的个人简历介绍 :

http://www.moer.cn/articleDetails.htm?articleId=180797

前期的操作案例回顾 :

http://www.moer.cn/articleDetails.htm?articleId=187967

包时段免费入VIP群组实盘交流 :

http://www.moer.cn/authorHome.htm?theId=110029714

作者不持有文中所涉及的股票或其他投资组合,但计划买入或做空。

本文仅代表撰稿人个人观点,不代表摩尔投研平台。

打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