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客的交易法则
时间:2017年09月10日 13:07:36 浏览:次
[摘要] 这是第一次在摩尔以撰稿人的身份发布的文章,其中的举例是近两个月的交易中在我的交易体系内有代表性的几笔(包括但不限于),用这几笔交易引申出了我的模式内的三种经典的买法的精髓——基本面和技术分析相结合。文章中关于基本面的梳理因为篇幅太长没有录入,欢迎探讨。文章所提到的一些标的目前仍然持有,因为买点及时,有利润垫,根据文章观点买入的朋友,自负盈亏。喜欢这个风格的朋友请加关注。
正文
2017年09月10日 13:07:36
模式内几种类型的买法归纳分析:
一、有基本面支撑的、能有长上涨趋势的(供给收缩,需求增大)
举例:1、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资源类
先说说华友钴业,这个股的基本面被人研究烂了,现在再说都属于马后炮,那就回顾一下今年2月份我文章中提到的华友钴业操作方法
这篇文章中首先确定了钴价是具有长期上涨持续性的,最关键的是结合大盘分析出当时追高买是不明智的,有调整需求,也给了买入时机的判断。我们看看2月到现在华友钴业的走势,图中会有技术分析的画线,用文字说明。
1.图中黄色线是华友钴业的通道线,线的取点是根据2017年2月之前的高低点判断的,有意思的是这个通道线一直到现在都是有效的。2.24的文章提醒追高不合适有调整需求后,股价的最高点刚好打到通道线的上轨后回落,开始了3个月的调整。调整的最低点刚好打到通道线下轨,随后开始另一波通道涨幅。
2.图中粉色和绿色的横线,是日线级别的压力支撑转换线。放大K线图到当时如下:
在2016年12月份,股价在做平台整理,形成一个区间,就是在两根粉色线之间震荡,其中有两个买点就是图中箭头处,缩地量回踩20线,并且分别站上两根粉色线。绿线是股价突破粉线后新的平台压力位,每个压力位再被突破后,碰到新压力位回落时一般会回踩之前的压力位(变支撑)。这句话的正确性在之后的走势中体现的淋漓尽致,3月调整时,股价碰到了通道线的下轨,这个位置恰好也是绿线的支撑,两种技术分析完美契合,找到了最低点。在这种可预见的长上涨周期的股票中,这种通道下轨买入,上轨卖出的波段做法不是个例。
看看赣锋锂业的周线图,非常标准,具体买点和压力支撑转换不在赘述。
可能看到这些图大家就发现了一个问题,突破通道线上轨的票走的非常凌厉,这种应该怎么操作。突破通道线的上轨一般情况下意味着主升浪的到来。我们举一个近期操作实例来说明,这个股是中国铝业,突破上轨时买入,随后有一个调整的过程,因为技术上不敢确认是否有效突破上轨,为避免股价向下寻找支撑,选择卖出。再次确认突破上轨时,再次买入。
7月19日,早上股价放量站上2.14日和7.17日上影线构成的年内最高点压力线,同时这个位置距离通道线上轨很近,判断大概率要做突破,所以马上买入,当天分时这个价位支撑非常强。后来7.27股价跌破平台线,当天最高点受压于通道线上轨,选择卖出观望,直到7.31日以涨停板的形式突破通道线上轨后,8.1日选择再次买入,8.25日全部止盈
这个突破通道上轨的做法同样适用于华友钴业和赣锋锂业
再说回基本面有支撑的长上涨周期股,谈谈这段时间的钢铁和煤炭,先说说山西焦化
这个图中的黄线不同于之前说的通道线,煤炭和钢铁的走势收益于国家的供给侧改革和业绩爆发,有时效性,所以适合四象限的技术分析法。黄线的连接点取自山西焦化5月份之前的K线,可以看出,5月后K线的走势也完美符合黄线的压力支撑。
可以看出,在山西焦化今年第一次站上站上C线的时候,是以涨停板的形式突破的,所以直接上涨触碰D线,与之前的高点形成当时的年内新高压力线,随后回踩C线,形成调整后的最低点,再次开始第二波涨幅,在回踩C线的时候没买的话,就要做确定性,即突破D线和年内新高压力线的时候买入。
当天以涨停形式突破,随后被停牌,复牌后集合竞价有恐慌性卖出的行为,发现是回踩D线和前高的动作了,选择撤单。
再看看韶钢松山:
绿线是大通道,黄线是小通道,也是符合突破通道上轨买法,但是受山西焦化的停牌影响,心里层面畏惧了管理层的停牌调控,所以在突破黄色通道上轨的时候没有买入,错失大肉!遗憾!
小结:要对基本面有一定了解,比如新能源汽车产业,这是发展的大势所趋,不可阻挡。那么在这些产业里面就要优先选择产业链的上游,有不可替代的资产最佳(矿),这就是为什么锂矿类可以3年10倍,那些做整车和新能源配件的却不行的原因。对煤和钢来说,就要筛选出业绩和市值比最高的,不属于大幅限产地区的,不属于退出产能的,单吨利润最高的,最好再叠加其他属性,比如国改预期之类的。煤炭就相对直观,主营单一的一定没有煤-焦-煤化工全产业链走势好,周五煤炭收盘涨幅前列的全部是全产业链。
了解这些基本面后,不管是通道分析和四象限分析还是压力支撑转换分析,叠加这些技术分析后,可选标的非常少,留下的往往是最佳选择。
上升浪的途中要做的就是保持持股信心,忌讳频繁调仓。在最佳位置买入第一笔仓位后,后期走势再有符合买点的位置,可以加仓做小波段T,但是仓位一定是金字塔形配比。
第二种类型买法:逻辑驱动型
逻辑驱动也叫事件驱动,是指通过某些事件的发生,推断出带来的影响,考虑市场情绪判断出是否相关标的有投资机会。
举例:7月中旬国家召开金融工作会议
这个会议有几个核心,其中国企降杠杆是个重点。国企降杠杆的核心无非就是降低负债,方法就是债转股和混改,那么逻辑就是找负债率很高的国企。在这个会议期间还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这个消息的出现就是天作之合,两个事件之间有了联系,首先是铁总的负债率高达百分之八十几(修高铁)。其次,腾讯可能参加铁总的混改。这个从事件驱动来说,级别很大,然后找到了铁总的上市公司——铁龙物流。
奇的发现又是一个通道走势。其中粉色线是压力支撑位。缩小看看:
7.17当天分时在粉色线站稳,买入!
这个股再次出现突破通道上轨的买卖法,8.30日卖出最后一笔铁龙物流(期间有减仓和做T行为)
第二例,中科创达:
9月6日,中科创达传出跟华为合作麒麟芯片的消息,本身次新国科微连续涨停,芯片类个股在风口上
这样的事件驱动就有了短线操作的机会,于是小仓位中午挂单买入,下午直接成交了,当天涨停,第二天卖出。
小结:逻辑驱动型的交易要按照级别的大小区别对待,类似铁总的混改,级别大,可以波段操作,关键是走势符合通道法的技术分析,止盈止损位置很清晰。像中科创达这类的,就只能是纯情绪博弈,风险很大,所以要当做超短操作。当逻辑驱动找到的股票没有被市场认可的时候,如果各种技术分析法也不好预判,那么第一时间先出来,不能死耗着。
类型三:标准走势型
这类股票的走势完美符合一些标准的技术分析方法,比如箱体的震荡。这样的股票一般情况下是有长期的主力在里面,可能是处女座的关系,股票走势极度精准,有的时候一分钱都不差,每天的分时里是看不到类似标准的庄家痕迹的,例如对倒。但是看到一段时间的K线形态,不得不佩服主力的操盘功底。
举一个这周操作的实例来说明:
图中白色框框内的三根横线构成了一个箱体,箱体上沿7.18元,下沿5.26,箱体中轴线6.23恰好是图中黄色W型的底部价格,这三个价位所代表了大部分K线的压力,支撑。有意思的是,股价先走N型大箱体,回落到箱体中轴位时找到了支撑,做了个W底,接着翻箱。多么标准的箱体走势,那么翻箱后的目标价就是7.18+7.18-5.26=9.1左右。这个价格是按照翻箱来算的,图中还有根绿色斜线,那是这个股的长期通道上轨,可惜的是周五破板了没站上,不然就实在太完美!
周四晚上看到这个股后,周五怎么找买点呢,这就要看近期的分时压力支撑转换了,下图是截止到周四收盘的K线
图中的两根黄线和圈圈处就是近段时间上影线和收盘开盘价所构成的支撑线(突破后压力变为支撑),巧合的是,周五开盘价·
北京利尔的基本面也不是没看点,它是耐火材料电熔镁砂的龙头,电熔镁砂和石墨电极同属于炼钢的耗材。还记得主推方大碳素的光大证券吗,现在电熔镁砂是他们新推的品种。但是这个的走势如果能站上图中的通道上轨线,那就值得期待了!
总结:借用一句古语当做总纲——孤阴则不生,独阳则不长
在A股投资市场中,一个合格投资者的认定标准就是有自己的交易的模式,完善自己的交易模式并且坚持使用自己的交易模式即所谓的知行合一。这样不仅可以使资产保持一定速度的稳定增长,还回避了市场中各种诱惑带来的追高风险。市场是不断变化的,我们也要不断的推陈出新,进化交易模式。
通道战法和四象限战法结合分时压力支撑转换的买法一定要灵活运用,尽可能的缩短时间成本,作为短线的买法,选择的买入标的不仅是强势股,最好要在风口上或是突破箱体的股,案例中,在回踩20线和突破通道上轨后,股价上涨的斜率会陡然加大。此种方法的选择重中之重就是要对大势有判断,什么会是热点,大盘的情况等等,坚持自己的模式,不被诱惑,知行合一,总结完善,此为“道”(唯心),技术的分析,买卖点的判断等为“术”(唯物),两者相辅相成。市场在不断进化,交易者要贴近市场,感受市场的脉搏同步进化!
孤阴则不生,独阳则不长。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前后相随!
作者已持有文中所涉及的股票或其他投资组合。
本文仅代表撰稿人个人观点,不代表摩尔投研平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