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开讲啦】四季度几个重要题材热点和相关的投资机会

时间:2017年10月20日 08:34:00 浏览:

[摘要] 资本市场就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地方,本周一晚上 2017年10月16日 晚 19:30-21:30,笔者化繁为简,几个方面看懂我大A股的经典小套路(文图为主) A股资本市场就是价值成长的切换(板块轮回)+ 主力资金的腾挪(筹码对倒)+ 题材概念的包装(旧饭新炒)+ 投资理念的转换(偷天换日),以上四点的明显特征横穿了资本市场三十年。 下周一我简单聊聊以上四个方面的A股特色,化繁为简的看懂我大A股的几点小套路,最后谈谈今年四季度有可能的市场热点和投资机会。

正文

2017年10月20日 08:34:00

资本市场就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地方,本周一晚上 2017年10月16日 晚 19:30-21:30,笔者化繁为简,几个方面看懂我大A股的经典小套路(文图为主)

A股资本市场就是价值成长的切换(板块轮回)+ 主力资金的腾挪(筹码对倒)+ 题材概念的包装(旧饭新炒)+ 投资理念的转换(偷天换日),以上四点的明显特征横穿了资本市场三十年。

下周一我简单聊聊以上四个方面的A股特色,化繁为简的看懂我大A股的几点小套路,最后谈谈今年四季度有可能的市场热点和投资机会。

周一晚上开讲啦,主要分为六个方面内容 :

1 )价值成长的切换(板块轮回) :切换周期一般多长,关注初期切换的关键因素

说说第一点,就是从创业板上市以来这六七年里面,经常出现的二八行情(主板和创业板之间的强弱区别)

其实关注美股,倒真没注意道琼斯和纳斯达克出现过严重的背离走势,分化都是短暂的,持续数月的行情还是不多的,所以A股市场确实还是有点中国特色的。

这几年投资经历,我发行有一个关于价值和成长的走势规律,存在这些年里面 :

那就是当经济刺激力度较大,增长率明显上升的时候,或者说经济增速能够保持高位,维持较好景气度的时候,一般主板市场的表现就会好于成长股市场的表现。

比如2010-2013年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增速水平仍在相对高位,所以即使大盘震荡当中,周期类股还是跑赢成长板块的,新兴市场指数从1250点跌到了585点,经历了一轮腰斩行情,跌幅远远超过沪深主板指数。

比如2014 年以来经济加速探底过程中,经济基本面未企稳之前,成长板块持续领跑周期板块。这段时间创业板指数表现非常靓丽,从几百点涨到了4000点,可谓一轮真正的大牛市。

而从2015年底开始,国家推出供给侧改革之后,经济减速开始止跌企稳,周期性行业开始复苏的时候,整个2016年主板市场的表现又再次好过中小创业板,甚至再次出现了二八分化行情。

所以后市判断价值板块(主板周期)和成长板块(中小创)之间的板块轮回切换,还是关注国民经济所处的景气度趋势,到底是往上走,还是横盘,还是减速(主动或者被动),一般经济弱周期里面投资成长股,而经济强周期里面投资价值股。

 这个规律发现,其实想想我也是傻的,因为这本身就符合保增长还是调结构的国家口号!

当保增长口号出现的时候,主板行情强于中小创的概率极大,而当调结构口号更多出现的时候,投资中小创无疑是赢面更大的。

2 )主力资金的腾挪(筹码对倒) :如何观察机构资金的流向,喜好和筹码分布

由上面确定了价值和成长的切换周期关键因素和二八行情的决定因素,那如何观察机构资金的流向,喜好和筹码分布了,这里主要看基金和QFII,一旦形成价值风格的持仓机构群体高于成长风格的持仓机构群体,这时候就要多关注主板周期股了,而反之则要注意二八转换的出现。

当然我不是说这方法不对或者不好,主要说明观察市场风格转换和筹码对倒腾挪,最后可以参考主力资金的动向(基金,券商,QFII,游资等等)

比如去年二季度的时候,基金仓位公布,公募和QFII一致加仓周期类板块,基建钢铁水泥煤炭有色等五朵金花重新得到市场主流资金的青睐,从而就引发了下半年开始的供给侧改革+周期股复苏的主板行情,而中小创指数却反向运行,逆市创新低,整个盘面呈现了二八分化的走势。

而近期部分公私募基金开始逐步提升股票仓位,加仓方向还是主要集中在周期股、消费股等方向,对于成长股被板块继续进行总仓位配比的减持。

对于消费股而言,国内出现了明显的消费复苏迹象,基金加仓着眼于长期布局,而周期股则存在一定分歧,侧重于选择供给收缩力度较强的板块。前者涨幅低,所以一致性较强,而后者涨幅相对高了,所以分歧加重。

这也是近期我多关注商业连锁板块的原因,而大宗商品方面由于去年较大的涨幅,今年走势变得扑朔迷你了。

最近比如贵州茅台,五粮液等,都创出了历史新高,也可以看出一斑,机构和QFII的持股风格转变。所以后市对于大消费板块(白酒,医药,商业,家电等)要格外关注。

3 )题材概念的包装(旧饭新炒) :聊聊A股这些年来,换汤不换药的题材包装手法

A股大多数公司到底有没有投资价值呢?

我大A股的现阶段格局是这样子滴,就是周期股便宜,但没有成长性,涨多了就贵了;成长股不便宜,且成长也没多高,还没涨就贵了。所以A股市场经常就是跑去炒概念炒题材,炒高送转炒小盘股,通过基本面以外的东西,来获得投机性的利润。

A股炒概念风气由来已久,很多公司为了提高市值,减持套现或者保壳借壳,都会利用市场现有的热点题材,纷纷打擦边球,然后乌鸡变凤凰,吸引市场的眼球之后,自然就吸引了市场的资金流向,最后达到目的。

所以很多不务正业的上市公司,为了迎合市场风口热点,今年涉足这个“题材”,明年进军那个“概念”,几百万成立一个公司之后就有了高科技的光辉,然后过几年之后等市场题材概念冷了,也就不了了之了。

这样日积月累下来,很多公司涉足的题材概念就非常多,比如我们就随便拿一家公司,创业板的大富科技(300134),看下图股票交易软件里面的所属板块,涉足了4G,物联网,石墨烯,特斯拉,智能穿戴,虚拟现实,无人驾驶,OLED等等,几乎涵盖前两年市场上面所有的热点,让人有点搞不清这厮原先的主业到底是什么?

这家公司我查了一下,真的涉足领域太多了

但2016年预披露净利润只有2亿,对应市值差不多200亿,100倍PE值,那么多概念题材都没能创造多少经济效应,所以当市场风格转变的时候,这类公司杀估值和价值回归就是必然之路。而相对而言,这家公司还算可以的,至少还有2亿净利润和真正的制造主业,比A股很多纯概念炒作的绩差或者亏损公司,要好多了。

这里只是举这个例子,来说明A股市场的浮躁和虚华,同当今社会是一模一样的,投资股市就是投资现实世界,一定要从现实生活里面寻找真正的投资机会。

但A股大多数公司都是这样的“底子”,除了追求股息红利的巨保守投资者,如果要想在A股获得超额回报,那只能通过技术和量能来判断了。

大多数时候买在业绩扭转的盈亏平衡拐点,新项目募投之后的产出年份,或者是外延并表时间等等。而对于信息来源有限,基本面变化不敏感的普通投资者,只能通过技术分析和量能判断,来完成高抛低吸的波段操作。

而技术和量能的分析还是遵循那句话 :地量见低价,天量见天价,量为价先,尤其是在A股信息不对称,披露不规范的不成熟市场里面,尤其重要。

通过大富科技近两年的成交量分布和筹码峰看,基本上低位都是地量,而上涨到了相对高位的时候,就会换手放大,成交剧增,最后完成机构主力的筹码对倒。

一家公司是这样,大多数公司也是如此。至于机构主力,有可能是一个系的基金,有可能是联手的私募,也有可能是少数大户抱团(小盘股尤其明显),甚至就是实力雄厚的自然人,比如刘益谦等,靠资金实力和名气招牌,也能完成这个过程,比如前面的宝德股份,三五互联等等。

4 )投资理念转换(偷天换日) :从管理层,机构和媒体的风向把握现阶段的投资理念。

无法言语,但可以意会。

A股历史上构筑底部三部曲:市场底,政策底,技术底

5) 最后结聊聊四季度的投资机会

每年四季度到明年一季度,固定的市场热点有 :业绩预增行情,高送转行情和重组并购行情。

目前已经进入四季度,综合看来,盈利稳健、估值不高、具备催化剂的成长股可能是四季度的突破口。基于以下因素:

(1)中小市值成长股此前已经调整两年多的时间。如果从创业板指数2015年6月份见顶算起到前不久创业板指数达到1641点的低点,中小市值板块已经调整两年多的时间,在这期间缺乏明显正面催化剂、监管趋严、股价大幅调整,个别股票甚至到了退市边缘,但与此同时板块盈利仍有所增长,因此对应的估值大幅压缩。

(2) 整体估值已经算不上很贵,机构仓位也大幅降低。目前创业板前向12个月市盈率已经不到30倍,与沪深300指数的相对估值也回到了历史相对比较低的水平,部分个股看2018年估值已经不贵。另外,从公募基金的持仓看,机构对中小市值个股的持仓也已经大幅下降。

虽然并非所有的个股都已经到了可以看的程度,但全部回避也并非可取的方法。在目前的环境下,成长股已经具备了选股基础。

(3) 医药、环保、科技(科技软件与硬件)、传媒、新能源、快递、家居、大消费等子领域自下而上择股。如果今明两年有20%以上的盈利增长、2018年预期估值在30倍以下、行业属性相对比较稳健、成长空间相对大,具备这样属性的个股可以进一步挖掘。

同时,新能源、环保、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主题已经到了落地阶段,这些领域实质的进展或者项目落地,也将提供催化剂。

当然,看好成长并不代表所有中小市值股票均能有表现,还是应该注意到盈利制胜的风格不会改变,还是有不少中小市值股票估值可能仍有调整空间。具体来看,医药、环保、科技、传媒、新能源、快递、家居等领域值得重点关注。

最新文章订阅 :

https://www.moer.cn/articleDetails.htm?articleId=218925

包时段订阅 :

http://www.moer.cn/authorHome.htm?theId=110029714

私密群组订阅 :

http://www.moer.cn/articleDetails.htm?articleId=204558

作者不持有文中所涉及的股票或其他投资组合,但计划买入或做空。

本文仅代表撰稿人个人观点,不代表摩尔投研平台。

打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