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分析四部曲之银行:百业之母
时间:2015年07月20日 21:27:33 浏览:次
[摘要] 金融类的股票是我最早开始接触的,也是比较理解的一类股票。打算针对“金三胖”写一个系列分析文章,用简单易懂描述这三个行业的特点以及行之有效的投资策略;最后对金融未来和整体行业投资机会做个分析。今天带来的是第一篇:银行业。
正文
2015年07月20日 21:27:33
金融类的股票是我最早开始接触的,也是比较理解的一类股票。打算针对“金三胖”写一个系列分析文章,用简单易懂描述这三个行业的特点以及行之有效的投资策略;最后对金融未来和整体行业投资机会做个分析。今天带来的是第一篇:银行业。
其实金融行业称作金三胖有些不恰当,金融包含的行业非常多,不仅仅是银行、保险、券商。金融租赁,金融消费,资产处理,财务公司,基金公司,投资银行,甚至典当行都可以算作是金融行业的一类。不过作为A股股票投资者,我们能投资的大多是金三胖,所以我们也重点研究这三个行业。
这三个行业虽然都是金融行业,但是彼此之间的业务模式、竞争程度、投资收益、投资策略都有非常大的不同,并不能套用同样的策略。今天分析的就是金三胖中的“大胖”:百业之母银行业。
一 银行的商业模式
银行具备非常优秀的商业模式,可以简单的看作是“两个收入,两个费用”。
银行可以以3%的利率从储户手里收集钱财,然后以6%的利率贷给企业。利息差就是银行的收入,这个收入就是利息收入。支付的3%就是利息费用。
另外银行还可以收取中间收入或者渠道费用。例如招商银行是主打零售业务的银行,它有很多对客户有用的业务,客户在使用业务的时候要缴纳一定的费用。这个费用与利息无关,所以是“非利息收入”。
银行贷款给客户,如果客户还不上钱,银行就得从自己的收益中拿出一部分来弥补亏空。这个用来弥补亏空的资金要预先准备好,这就是“风险准备金”费用。
银行的收益=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利息费用-风险准备金=利差收益+非利息收入-风险准备金
二 银行是百业之母
如果没有银行,让能够提供资金的出借方和需要资金的贷款方自己去对接,那成本是非常高的。银行起到一个润滑的作用,国家担保信用,银行负责出面揽储放贷。从这个角度,银行永远都要在国家的监管之下,即使放开了牌照,银行的营业也要受到银监会的监管。享受国家信用,同时也要付出一部分自由。
无论是哪个行业要发展,都需要资金,银行的贷款是目前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对个人也是如此,银行的房贷是个人解决住房资金需求的最主要途径。对资金的需求是永远无法得到满足的,所以史玉柱也说过“银行是个没有天花板的行业”。
同时银行也是国家调节经济的工具。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是非常好用的工具。通过基准利率调节企业的负债成本,通过存款准备金率调节银行可以用于放贷的资金量。必要的时候,银行也可以从国家低成本的获取流动性,来解决流动性危机。
银行业是在走向衰亡呢,还是仅仅是周期低谷?
银行是金三胖中周期性最小的,但也具备明显的周期性。银行的周期性受宏观经济的影响。当经济处于下行周期,客户还款质量下降,风险准备金增加,同时国家也要降息来刺激经济,所以银行利差收益减少,风险准备金增加,银行效益就会变差。当经济好转的时候,国家要给经济降温,客户还款质量也变好了,银行效益就会变好。因为经济周期必然会发生,所以银行也会周期往复。
我能安心持有目前低估值的银行股的主要原因也在于此,只要国家经济周期走向上行周期,银行业绩一定会大幅提升,估值也会修复,迎来戴维斯双击。
三 优秀银行的特征
银行并不是同质化经营
很多人把银行看作是同质化经营的行业,实际上是非常错误的认知。的确大多数银行都遵从于上面说的商业模式,提供的服务大类也差不多,但是银行间的差异体现在对风险的控制上。
在经济景气周期,所有银行都在赚钱,都在扩张业务,看起来差不多。但是进入经济下行周期,风控能力强的银行计提更少的风险准备金,利润波动小,周期性小,能实现稳健的收益增长。不同风控能力的银行长期增长能力有天壤之别,经历过几个周期后差距就非常明显了。
优秀的银行并不是只有一种模式,事实上,因为金融业是非常庞大的行业,专注于某一个方面做到非常优秀的银行,都可以活的非常好。
1.注重利差收益的银行
对于大多数银行来说,利差收益都是最大的一块。专注于传统“利差收益”的银行,会努力将存款成本降至最低(利息费用降低),同时严格把控贷款客户的质量,努力将业务布满在不同的地区,分散贷款的风险,降低风险准备金费用。这是银行业最正统最保险的发展模式。巴菲特长期持有的富国银行就是这方面的典型。
2.依赖区域经济发展的地区性银行
彼得林奇也喜欢投资银行股,在他的书中,他介绍过自己比较偏爱的一些地区性银行。地区性银行是比较特殊的一类银行,这类银行大多偏安一隅,相比较富国银行这种业务分布广泛的银行来说,这类银行在分散贷款风险方面会有先天劣势。但是它们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因为业务比较集中在一个地区,银行的资产质量、业务量与当地经济发展情况高度相关。如果当地经济发展良好,资产质量会非常的高,风险准备金会比较小。典型的例子就是南京银行、北京银行,资产质量都非常优秀。
区域性的银行大多与当地政府、企业关系更加密切,能获取很多稳定的业务。例如北京银行基本包揽了北京地区市属高校、医院等单位的代发工资、贷款等业务。腾讯等与北京银行合作京医通,就是看中了北京银行常年经营的这块独属的蛋糕。这也是护城河的一种。
3.注重非利息收入的银行
越是依赖利差收益,就需要银行尽可能的低成本揽储,低风险放贷。这种模式不可避免的会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在经济下行周期,原来质量较好的客户也有可能还款能力下降,从而让银行大幅增加风险准备金,利润大降。所以有的银行就试图在“非利息收入”上下功夫,提升非利息收入的比例,可以降低银行的周期性波动。
例如兴业银行的银银平台。一些中小商业银行例如农信社和农商行资金来源比较稳定,它们需要运作资金盈利,而另一些金融机构则缺少资金,不能很好的满足客户贷款需求。兴业就建立了银银平台来对接,兴业收取中间费用,旱涝保收。银银平台每年有稳定的几千亿同业业务存款,资金托管业务几万亿,这样稳定的基础和规模优势是其他银行难以竞争的。
优秀的银行,大都是围绕摆脱传统利差收益的周期性而努力的。例如优秀的风控能力,能让银行计提更少的风险准备金,不至于在经济下行周期影响利润太多。
资产证券化和互联网银行,都是银行尝试摆脱传统利差收益的周期性,发展非利息收入的方向。
资产证券化能让银行摆脱资产质量的束缚,大大降低了经营风险。银行只需要发挥自己经营风险的优势,获取贷款业务,然后将贷款打包出售。
互联网银行甚至打出了“无需存款”的银行,利用自己在信息方面的优势,直接对客户的风险定价,对接资金提供方和需求方。
四 国内银行股的分析
还是那句话,再好的股票,也要在合适的价格买入。买好的,不如买得好。
我看好的国内银行,大都已经写好了详细的分析文章,并按照自己的理解计算出了合理买入估值。大家可以参考
【摩尔星计划】北京银行:城商行龙头 享受三大利好
http://moer.jiemian.com/articleDetails.htm?articleId=17541
【摩尔星计划】浦发银行:暴跌之后,我们来算算它值多少钱
http://moer.jiemian.com/articleDetails.htm?articleId=18927
在别人恐慌时贪婪:入手业绩优秀低估蓝筹股的好时机
http://moer.jiemian.com/articleDetails.htm?articleId=19223
【摩尔星计划】兴业银行:“同业之王”,配置正当时
http://moer.jiemian.com/articleDetails.htm?articleId=20171
总结
银行是百业之母。因为现代经济社会金融业的庞大规模,一家银行只需要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就可以获取非常不错的收益。
银行也是经营风险的行业,在经济景气周期全行业都能赚钱,看不出区别,当退潮的时候就可以看出谁拥有最好的风控能力,谁拥有长期受益的潜力。
同时银行也在积极探索摆脱利差收益的发展方向,非利息收入、资产证券化、互联网银行都是未来可能的主流。
随着经济恶化情况的逐渐缓解,银行业有望最快在今年下半年迎来不良拐点,进入上行周期。我相信周期的力量,银行业能够重新迎来戴维斯双击。
欢迎关注我的微博,获取我的实时信息动态
http://weibo.com/u/5546795997
作者已持有文中所涉及的股票或其他投资组合。
本文仅代表撰稿人个人观点,不代表摩尔投研平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