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因美业绩再变脸的背后,折射国产奶粉行业的艰辛

时间:2018年01月24日 09:15:00 浏览:

[摘要] 对于投资来说,有时候选择一个行业,甚至比落实到一个企业,更为重要。 比如对于所有人来说,尤其是为人父母后,你会发现奶粉以及婴幼儿用品,基本上是父母的购物车里永远加不够的,所以理论上来说,奶粉以及相关婴幼儿用品,应该是一个需求很大的行业,其中的企业也应该会取得不错的业绩。但是,事实如何呢?

正文

2018年01月24日 09:15:00

对于投资来说,有时候选择一个行业,甚至比落实到一个企业,更为重要。

比如对于所有人来说,尤其是为人父母后,你会发现奶粉以及婴幼儿用品,基本上是父母的购物车里永远加不够的,所以理论上来说,奶粉以及相关婴幼儿用品,应该是一个需求很大的行业,其中的企业也应该会取得不错的业绩。

但是,事实如何呢?

近日,国产奶粉和米粉类上市公司,贝因美,公布了最新的业绩修正公告,预计2017年度亏损8亿元到10亿元,这已经是贝因美五年里第九次的业绩变脸了,不禁让人感慨,国产奶粉不好做。

事件回顾

都知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人们对奶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对此,监管部门也是在去年,提出了行业"史上最严"的婴幼儿奶粉配方注册制,这种严监管,其实对大企业是利好,规范市场的同时,也是增强了已经有实力的企业的竞争力,于是去年三季度,贝因美率先通过配方注册制,整体业绩也开始回升,在三季报显示,贝因美单季收入7.2亿元,同比增长54%,亏损情况也有明显好转,减亏92%。按照如此的预期,全年可能亏损3.5亿到5亿元,如果更好,应该会有超预期的表现。只是当这次修正的报告出来后,确实超预期,只是比预期亏的还要多的多。

于是对于这份业绩修正公告,副董事长何晓华在内的四位董事表示,无法保证公告信息的真实性。而公司第二大股东恒天然22日发布的声明称,“对于这个公告以及贝因美长期以来的业绩表示极度失望”。而投资者对于这样的业绩修正,自然用脚投票,公告后即跌停收盘。

贝因美K线图

如果最终业绩真的亏损,贝因美就很可能将会变成ST了。

这里不得不从整个奶粉行业来看,其实就民族品牌来说,如果不是当年的“三鹿”奶粉事件,可能民族品牌会好过的多,但是这就像近期娱乐圈都知道的“平嘻王”李小璐一样,一个夜宿门让整个嘻哈圈都要歇了菜。而本来刚刚有起色的奶粉行业,又赶上了“假奶粉”事件,一系列围绕奶粉的安全事件,使得国人是愈发谨慎。

另一方面,由于网络购物的越来越发达,之前还只是流行由代购捎的海外奶粉,如今基本上各购物网站推动的海外购、全球购等,都是可以让很多方便的购买到,这无形中,也对国产奶粉增加了很多的竞争难度。所以,从逻辑中,即便不发公告,投资者对奶粉行业,也应该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只是这次的预亏的修正更惨烈了一些。

这里顺带提一下这个外资股东恒天然,媒体近日有传言说贝因美的ST,很可能变相导致恒天然的进一步收购贝因美这一民族乳业,当然恒天然最新的公告已经回应了,笔者认为,不管是不是所谓的“权谋论”,即便按照正常发展,国产奶粉行业也确实举步维艰,竞争实在太激烈了。

投资中的行业选择

为什么今天谈贝因美,一方面确实对国产奶粉行业稍感可惜,因为现实生活中确实如此,即便是笔者购买奶粉,在目前的大环境下,也会选择国外品牌,就口碑和安全性角度,确实国产品牌,尤其对于婴幼儿健康产品这一块,真的是需要很长的时间要走,口碑的塑造,是需要大气力的。

另一方面,如果是投资者,在你选择投资品种的时候,其实行业就应当是你首要考虑的问题。

有些行业,在竞争中,即便是优秀的企业,也可能很难表现出色,比如奶粉行业,或者比如红酒行业,同样随着时代和网络购物的发展,当你可以很便宜的买到国外红酒的时候,对国内红酒行业来说,同样竞争的压力是很大的。

而其他的行业,则可能因为风口而产生巨大的财富效应,比如过去的这几年,家电的行业业绩确实得到了体现,不仅是美的格力这样的绝对巨头,包括小天鹅这样细分企业,同样因为业绩稳定而得到市场的追捧,其实也就是行业,给了这些企业巨大的蛋糕来分。

所以,从投资角度,避免投资到亏损股的第一条法则,就是有大蛋糕的行业。

——以上,九尾,2018年1月23日

更多投资理念,欢迎关注:

我的直播间:https://www.moer.cn//v1/group/page/show?gid=30226633523201

我的历史文章:https://www.moer.cn/authorHome.htm?theId=104661488


作者不愿公开自己是否持有文中所涉及的股票或其他投资组合。

本文仅代表撰稿人个人观点,不代表摩尔投研平台。

打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