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力资金大迁移——从上证50向创业板转移
时间:2018年04月03日 10:22:00 浏览:次
[摘要] 大迁移
正文
2018年04月03日 10:22:00
本年度的策略,看空商品,得到验证,然后在商品大跌到3370后,市场一片悲观的时候,提出目前短期不宜继续做空,是做多的机会。
逻辑再度得到验证,而对于今年的股市来说,一直强调,看多工业互联网、计算机、软件等中小创板块,上周创业板单周涨幅达到10%以上,本文将解析主力资金如何从上证50转移到创业板的?
(1) 逻辑萌芽期——政策驱动性
(2) 逻辑孕育期——部分资金先行
(3) 逻辑发酵期——主力资金叛变
(4) 逻辑尾声期——“死多”叛变
本文主要从上面4个阶段一一解析资金如何一步步从上证50轮动到创业板,这一过程同样适合其他大逻辑的演绎。
1、 逻辑萌芽期——政策驱动性
本轮创业板的起航始于2018年2月,以“用友网络”为代表的工业互联网板块为低点,继而引发独角兽题材活跃,最后衍生到整个创业板。大逻辑在于对工业互联网、医药生物、云计算、高端制造四大领域开启IPO快速通道,从这儿开始了对创业板政策的支持。后来推出CDR,吸引国外上市公司回国,让国内投资者分享创新型企业成长的红利,这是明显要把资本市场做大做强的节奏。所以政策面来看,如果说去年是鼓励价值投资,对上证50个股的支持,那么今年就是政策面对创新型企业、独角兽企业的支持。
2、 逻辑孕育期——部分资金先行
在大的逻辑孕育后,有人认可,有人不认可,这一段时间就是逻辑的孕育期,会出现微妙的变化。比如本次主力资金的大迁移:
逻辑开始生变在于,上证50与创业板的跷跷板效应不再成立,如下图,
上证50和创业板不再出现前面的跷跷板效应,无论创业板是涨是跌,上证50都保持横盘状态,而且创业板涨的时候,上证50涨不动,创业板跌的时候,上证50也涨不动,从而出现横盘状态。这是分歧产生的开端,也就是上证50内部没有增量资金进场,所以涨不动,而更多的资金涌入创业板,创业板出现波动较大,也就是大涨大跌。有分歧波动才会大!
这一点从中国平安业绩利润出来就可以看到,尽管大幅超预期,但是第二天仍然高开低走,部分资金已经逃离上证50了,而入场承接的资金又不多,所以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3、 逻辑发酵期——主力资金叛变
第三阶段也就是主力资金的叛变期,这是逻辑彻底的确认阶段,也就是上证50直接连续下跌,资金不断撤离。这是资金顺势而为的结果。这就是这段时间以来上证50的表现,从横盘连续下跌,跌到年线附近,而创业板却保持强势,虽然冲高回落,但是盘中仍有机会冲高,甚至部分个股保持极度强势。这是为什么?
就是越来越多的资金从上证50撤离,盘中权重大跌,带动创业板冲高回落,但是愿意承接创业板的资金越来越多。所以出现再度来高的情况。
比如今日的情形,建设银行盘中大跌3个点,上证50下跌,带动创业板向下,但是创业板不久翻红,虽然微跌,但是最终大部分个股上涨。
4、 逻辑尾声期——“死多”叛变
一段行情接近尾声是什么时候呢?就是死多头叛变的时候,至少现在,还有部分人看多上证50,坚守价值投资,回调就是买入加仓机会,拿他5年,终有回报的想法。但是这是没有跌到他”绝望”的时候,当个股跌幅到50%以上的时候,他再鉴定的信心都会动摇。其实现在的趋势很明显,创业板明显上涨趋势,上证50是下跌趋势。当最后坚持价值投资的上证50拥护者都认为上证50不行,进而杀入创业板的时候,或许就是创业板行情结束的时候。
那么问题来了,现在市场处于那一阶段呢?当然属于主力资金叛变期,这一过程时间会相对较长,出现反复,直到多头叛变,而多头叛变的时候就是行情最为激烈的时候,相信大家都知道,行情越接近尾声越疯狂。为什么说是主力资金叛逃期,这个从即将发布的年报就可以看到,创业板个股必然新进10大流动股东很大,加仓的多,而上证50必然是10大股东资金流出,这是目前的走势体现出的,具体的将等到所有 个股年报公布后,做一个事后回顾。
作者已持有文中所涉及的股票或其他投资组合。
本文仅代表撰稿人个人观点,不代表摩尔投研平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