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突发事件下,如何快速判定机构资金的情绪传导链条?

时间:2018年04月26日 21:20:50 浏览:

[摘要] 很多人会说,今天的大跌是因为昨夜的两条突发消息—美国商务部调查华为;格力电器决定不分红。

正文

2018年04月26日 21:20:50

很多人会说,今天的大跌是因为昨夜的两条突发消息—

美国商务部调查华为;

格力电器决定不分红;

那么,如何在今天开盘前后,确认两个突发事件的合并影响力度,并做出相应的买卖处置呢?

资金读心术中,有一个分支—情绪传导链条观察法,会帮助你解决上述问题,我们今天重点讲讲。

一:集合竞价看联动

机构资金,在行为学上很趋同,也就是说,你可以把几百亿的钱,当成“同一个人”来看待。

看似不同的事件,如果在机构关注类股票的集合竞价上产生了联动效应,那么就应该判定:

这几件事对机构“这个人”的刺激基本趋同,导致了“他”采取了类似的应对策略。

比如华为和格力这两件事,看似没联系,实质上打破了机构的传统或者固有观念,这会让他们很不舒服,感觉到压力。这会让他们倾向于抛出筹码,先离场评估下“事有多大”,会不会真的“影响”很大。

在他们的传统认知里,格力是白马龙头,你就应该给白马们当好大哥,在追求确定性的道路上坚定前行。你吃饱了撑的,总想转型,那不是等于给我们制造了“不确定性”么?位置也不低了,还要你铁棒有何用?

与此同时,华为事件,再次把一众5G产业链的白马股,从深坑的边缘,踹进了更深的深坑。这就等于加深了机构的“不确定感”,本来以为中兴事件已经利空出尽,现在更大体量的华为又来了天雷……贸易战引发的中国科技股危机,这个坑到底有多深?

当集合竞价过后,这两种“不确定性”确定地呈现在全体机构资金眼前,他们就会瞬间明白:

麻蛋的,隔壁老王要跑,咱们也快撒丫子吧!

二. 开盘30分钟看路径

观察他们在开盘后的逃跑路径,会帮助你重复确认你的认知逻辑是否正确。

俗话说,市场客观发生的行为,永远比主观分析让你“知道得更多”。

认知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就是“你”看到越来越多的“别人”,也在“如你所想”,做和你同样的打算,这会帮助你坚定执行自己既定策略的决心。

比如今天,格力阿姨先跑到了楼梯口,发现后边茅台爷爷也在向这移动,她就有点嘀咕了,踮起脚看看另一边的楼道—

卧槽,中天弟弟已经被打的血肉模糊,后边跑过来的京东方胖子,一脸惊恐……

阿姨第一反应,能是啥?快下楼梯!

其实,这是所有靠近楼梯口的人,共同的想法。踩踏,也就发生了。

两个人是不会发生踩踏的,但两只队伍,一定会。

当茅台和京东方加入后,你就应该敏锐地感觉到,那种规避“不确定性”的逻辑,正在很多看似和这两个事件无关的股票上蔓延,踩踏的队伍正在形成。

最后,记住这个知识点:

集合竞价的联动关系,决定不同事件的逻辑是否可以归并;开盘半小时的演化路径,决定归并后的逻辑会造成多大的波动。

这个小窍门,照样适用于多头情绪的共振,以后遇到例子,我们再触类旁通的讲讲。

作者已持有文中所涉及的股票或其他投资组合。

本文仅代表撰稿人个人观点,不代表摩尔投研平台。

打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