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程机械聊聊机构投资偏好

时间:2018年05月16日 13:20:00 浏览:

[摘要] 我们不是价投,我们只是基本面趋势的搬运工

正文

2018年05月16日 13:20:00

  最近工程机械比较强,大家都喜欢看最近比较热的东西,那今天就聊聊出于机构的角度为什么近期工程机械会受到机构资金的关注。

   首先在A股,机构对行业的偏见是比较大的。这种偏见大部分来自于国外,特别是美国的估值体系和历史经验。比如日本和美国历史上的基建公司大部分都消亡了,所以国内谈到基建就会有“消亡论”一说。比如美国长牛的过程中消费股表现的很稳定,所以消费股就会更加受到机构的青睐。当然不同的行业确实都有各自内在的共性和特征,但是每个国家的经济周期,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比较优势都不相同,并不能简单地用国外的价值观和历史经验来评判中国的各个行业,但是这样的机构偏见却实实在在的存在于各个行业之中。

   机构喜欢的行业会有什么福利呢?主要两方面。一方面行业整体会享受估值溢价,差不多的业绩增速的不同行业的龙头,会有巨大的估值差。另一方面机构偏好的行业会获得更多股价摆动的机会,举个例子,如果消费类的公司出现两三个季度的业绩超预期,就会出现两三个月的向上摆动的行情,哪怕这个业绩超预期大家都明白只是暂时的。如果像银行地产这样的板块出现 一两个季度的超预期,基本是无人问津。

   机构在A股还有一个重要的偏好就是,在喜欢的行业里淡化估值,强化短期基本面趋势和传播线性思维。为什么要淡化估值?因为机构喜欢的行业往往在A股的估值都不便宜,老提估值大煞风景,想要抱个行情出来当然要淡化一下。而短期向上的基本面趋势和线性思维就是所谓抱团和波段产生的因果,因为有短期基本面趋势向上才有联合抱团的理由和动力,能在短期基本面超预期上线性思维到长期超预期,才给了机构在高位博傻的空间。简单的说,至少普通投资者要能相信,把博弈的蛋糕做大,然后才是机构内部的博傻。

   而机构在A股不喜欢的行业里,喜欢炒从无到有的爆发式业绩,简单的来说也是短期基本面趋势,但是既然不喜欢,你要给我更大冲击力。要么就是炒政策。举个例子,比如房地产行业,在过去很多年里,是没人炒报表的,炒的都是政策。

   而工程机械这个板块,在历史上显然并不是机构喜欢的行业。大名鼎鼎的高毅资产的邱国鹭在2010年在工程机械上获得了很大的成功,至今被人津津乐道。这样的成功背后,是当时的工程机械基本面很早就出现了拐点,但是大部分机构选择视而不见。

   那么工程机械最近为什么强势呢?工信部开始重视了工程机械的公关,想大型制造升级出口,政策面上给予了支持,不喜欢的行业机构喜欢炒政策,符合了机构行为特征。从 业绩上来看去年是工程机械的订单周期,很多营收会确认在今年,上面提到机构对不喜欢的行业,需要从无到有的刺激感。所以过去几年利润基数比较小的柳工和徐工今年账面的刺激感最大,所以柳工和徐工走的最强。是不是听起来挺简单的,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我们不是价投,我们只是基本面趋势的搬运工” ——机构

作者不持有文中所涉及的股票或其他投资组合,未来5个交易日内也不打算买入或做空。

本文仅代表撰稿人个人观点,不代表摩尔投研平台。

打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