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溢价那点事》之一:大资金,其实更怕被散户收割

时间:2018年05月17日 09:24:00 浏览:

[摘要] 大资金真的都在算计怎么割韭菜么?你想多了,人家更关心完成交易的“冲击成本”

正文

2018年05月17日 09:24:00

"流动性溢价"五个字挺唬人,其实用大白话解释,就是“大资金推动的市场热点”。

流动性,就是“能流动的钱”。有人买,有人卖,钱流动变成筹码,筹码流动变成钱,人和筹码的双向流动造成了股价的波动。

而流动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在股价波动中,低买高卖吃差价。任何买进就是为了卖出,都是为了找对手盘接盘。价投的长期持股,无非是先于市场发现价值,等待市场发现价值后卖出,并不比打板的短线客高尚多少。

“差价”的核心奥秘,是压缩筹码流动成本—我从对手盘手里买筹码,把筹码卖给下一个对手盘,来回换手的流动成本要尽量低,才能获取足够的价差空间。

基础知识讲完了,我们开始聊一个关键问题—不同规模的资金,参与筹码流动和交换的成本,是一样的么?

手里只有几万块钱的小资金,对这个问题不太感冒的,每天都是满仓梭哈,成交速度按秒算的,只要想卖想买,都能如愿所偿。

大资金,也能这么随心所欲么?我们看个例子就明白了。

假设我手里有1个亿,对手盘是100个人,每人有10万股,每股10元,要把我的钱换成对手盘的股票,拿到1个亿的筹码,成本还是10元么?肯定比这个高。

因为只要我一出手,那100个人就知道有大鱼来了,每个人卖出的时候,都会倾向于提高报价,不管我用啥手段压盘洗盘,最后买到的平均股价,还是会高于10元,比如10.1元。

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博弈,股价涨到10.5元了,我的筹码产生了账面上的价差浮盈。假设我现在想落袋为安了,那就要把筹码重新换出去给对手盘。

因为你“又”要流动了,而你的对手盘,还是100个每人手里捏着十几万的小资金。人家看你想走了,就会倾向于降低报价接你的筹码,等你全卖光了,就会发现成交均价不是10.5了,而是10.4。

多花了1毛,少赚了1毛,这2毛钱就是大资金完成交易的“冲击成本”。

为什么我们要搞清楚“冲击成本”?因为大资金的运行很在乎这个成本。

大家本质上赚的都是“别人”的钱,越大的资金,在市场里找到同等体量的对手盘越难。如果大资金在市场中“进出”,对手盘都是小资金,导致的价格波动完全是给“别人”提供差价空间,最后算算账,除去手续费,弄不好还是赔钱的,也就是被“别人”把钱赚走了。

所以,“大资金收割小散户”这种想法,完全是散户群体在没搞明白大资金运行方式条件下,意淫出来的迫害妄想症。其实,大资金面对场子里的散户,是不敢自己冲进去耍的,一个不小心,就会被散户收割了。

因此,长期的市场博弈,让大资金们形成了一种“抱团进场”的运行方式。你拉着我,我拉着你,咱们往同一个地方去做交易,大家有出有进,接力把价格搞起来,吸引散户向我们靠拢,把这个地方的交易量做大,把散户引导成一个整体,充当这个市场里的“终极大资金”。

这样,参与游戏的大资金都和这个“终极大资金”做交易,大家兑换筹码的时候就不会造成太大的冲击成本,导致最后谁也跑不出来,或者跑出来也是亏的。

在实际的市场运行里,大资金群体是如何“抱团进场”的呢?他们是一窝蜂的冲进来,还是保持一定的队形有序进场呢?如果队形有序,各个位置的大资金又都充当什么角色,对群体内其他角色产生什么影响呢?这种有序的结构,又是如何推动股价持续上涨的呢?

敬请关注

《流动性溢价那点事》之二:排排坐,分果果,大资金接力怎么玩?

作者已持有文中所涉及的股票或其他投资组合。

本文仅代表撰稿人个人观点,不代表摩尔投研平台。

打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