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是体制问题,分税制不改革,涨价永不灭

时间:2018年07月06日 19:15:13 浏览:

[摘要] 房价是体制问题,分税制不改革,涨价永不灭

正文

2018年07月06日 19:15:13

次新股系类专注于市场波段机会;核心的宗旨在于:

风险是减法,收益是加法;当前市场风险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就更多的考虑“加法”;

属于金字塔模式;底部——大势格局需要稳:中部——板块指数有上升;顶部——个股近期潜在的风口(利好叠加)。综合判断后,选取优质标的,再利用技术面择时进场;能够做到事半功倍;

上半年以地图行情为主,频率极低

【正文】

现在很多老百姓已经有了共识,房价跌不了;就算跌个几年,后面肯定还会暴涨回来;俗话说“几年跌一千,一年涨三倍”。

似乎,房价周期永远向上,似乎,房价上涨周期用不破灭!

但是,在大多数人认为房价周期用不破灭的共识下,却也都认为房价越高,社会潜在风险越大;

普通人改变不了社会法则;对于这种恶性循环又无可奈何。痛恨者有之,无奈者更多。

所有的目光都瞄向了政府;唯一的出路也只能是政府。

但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又是房价上涨的最大推手,难道地方政府还没有老百姓明白?

肯定不是!高级知识分子怎么可能不懂?

地方政府都知道。

知道房地产价格过高,对经济和社会的潜在风险越高;

知道房价越高老百姓生活的成本越高,民心聚合的难度越高;

知道房价越高,对实体企业的发展越不利,转型升级的难度越高;

现在宁炒一座楼不盖一座厂成为很多中小企业的心声,如此高的房价,哪来的创新、发展可谈?

但是,所有的知道,都改变不了地方政府竭泽而渔卖地的冲动?

这是为什么?

这一切的答案,要从1993年的分税制度说起;

分税制拯救中央财政危机


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的中央财政陷入了严重危机,但是地方政府由于包干制财税制度的漏洞,藏富于地方,却非常富裕。

中央政府面临前所未有的“弱中央,强地方”的状态。

财政紧张到这种状况,引起朱镕基副总理的高度重视。他意识到,如果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到不了2000年中央就会垮台”。

正是这场财政危机,让中央痛下决心,一场具有深远影响的分税制改革在中国拉开了序幕。

1993年,分税制改革草案出台,大意是中央政府取得全国税收的60%-70%,地方政府收入约30%;

但在支出方面,却反了过来地方出大头,中央出小头。中央和地方的比例是,中央35%,省15%,县市50%;同时实行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制度。

1993年9月2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讨论通过了分税制改革方案。消息不胫而走,不久就收到了广东省委给中央写的报告,要求广东单独实行包干,反对意见极大。

除了广东之外,还有的省长私下说,以后我们要到朱镕基那里领工资。

收入少,支出多的征税制方案让全国各个地方政府颇为不满,为了说服各省,朱镕基在随后的两个多月里,奔波全国,一一说服,其间颇多拉锯、妥协。他最终成功地说服了广东省,作为“代价”,他同意将土地出让收入绝大部分归于地方政府,这为日后的“土地财政”埋下伏笔。

上有政策,下游对策

分税制度实施以后,地方政府的财务使用权大幅降低;地方政府要政绩,也要收入。虽然收入端有中央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制度,但需要“跑部钱进”,需要上头“点头答应”才能拿到钱,“那个年代求人办事,大家都懂。”

万一上头不批准又怎么办?于是地方政府开始对“要有自己的钱”有了史无前例的欲望;而对于地方政府唯一的途径就是“土地财政”。

土地成本是房价上涨背后最大的推手

 

房子最大的成本土地和税务

房价总体构成比例中很清楚的看到,土地成本+税务成本,在一栋房子中的总比重占比最大。开发商的利润实际上只有8-15%;

随着地王的不断出现,土地成本的不断提高,房子价格自然跟随暴涨!

房价暴涨的背后最大得利者,不是开发商,而是当地政府。

而不受监管的权利却是最可怕的!土地财政一直在疯狂进行中

以近来几年为例:

2018年财政部发布数据显示,2018年1-5月份。土地财政占地方财政收入的42.8%;

2017年,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为47.7%;

纵向比较,47.7%的“土地财政”比重仅次于2010年和2013年,为史上第三高。土地财政的收入约占地方收入的一半;

那么现在的问题来了,土地财政对于地方政府就像是家里的顶梁柱;怎么可能说停止就停止?地方政府即使有心也不可能办到,因为地方债等原因,停止土地财政就等于地方政府破产。地方政府现在也无可奈何。

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好像都指向了分税制;地方政府没钱,只能卖地?

炮轰分税制

炮轰分税制,最典型的代表就是万达集团老总王健林。

他曾在2010年署名写了一篇《解决高房价问题要靠制度改革》文章炮轰分税制。

其中写到“中央做出实行分税制改革的决定,设计的目标是用20年左右的时间,使中央财政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到40%。但经过16年的发展,到2009年中央财政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比重已达到52.4%,大大超出了改革的预期。相反,地方财政收入占比大幅下降,扣除人员工资、医疗、教育、治安等大量刚性而且没有收益的支出,剩余已不多,再想干别的事,只有靠卖地来支撑。中央财政支出少,又拿了财政的大头,造成财权和事权的极大不匹配。

所以,只有下决心改革现行财税制度,使增值税地方政府占比达到一半,所得税地方占比达到60%,全国财政收入地方占比达到60%以上,调动地方政府发展产业的积极性,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只有真正解决了土地财政的问题才能解决高地价,进而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高房价”。

朱隆基总理对分税制的看法

对于炮轰分税制的言论。

2011年,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与清华师生座谈中直言不讳地说道:“最近呢,还有一种谬论呢,国外的报纸也有,国内的报纸也有,说这个房地产项目这么沉重,都是过去这个分税制搞坏了,说税收都收给中央来了,地方没钱了,所以它只有发展房地产才有钱?狗屁!”座谈现场爆发大笑。

朱镕基说:“2010年全国财政收入83000亿,其中,地方直接收入4万亿,中央税收返还(给地方)33000亿,两者相加是73000亿,占了大部分啊。中央财政收入多少?是15900亿(注:原话如此),占83000亿的20%左右吧。92、93年中央财政收入比重是28%、27%,现在20%都不到,怎么能说中央把税都收上去了,收得过多呢?”

朱镕基说:“我们制定了一个错误的政策,就是房地产的钱,都收给地方政府,而且不纳入预算,这不得了。这个钱就是搜刮民膏,所以把地价抬得那么高。这个绝对不是分税制的错误。地方没少收钱。”

朱镕基说:“税收返还(转移支付)的工作做得不好,要靠地方‘跑部钱进’,求爷爷告奶奶才能拿到,分税制有缺点,但我负的责任不是主要的,因为我当时就说,分税制改革没有完,要继续进行。”

分税制制度哪里没做好

(1)税收返还,地方上行下效

中央政府把控了地方财源,地方用钱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而“跑部钱进” 求爷爷告奶奶太寄人篱下。于是上行下效,省级对市级,市级对县级,都会最大权限的保留一份财源在自己手里。

举个例子:中央财政超收1万亿,于是下拨8000万亿至省和直辖市级政府。其他2000亿,给央企去投资。

省市一级留下4000亿,剩下一半拨给地级政府。

地级政府留下2000亿,剩下一半拨给县市级政府。

县市级政府留下1000亿,剩下一半拨给乡镇级政府。

乡镇级政府收到500亿,总共34208个政府,平均每个乡镇政府:146万。

146万,连盖个乡政府新大楼都不够,更别说修路修桥。还盯着这笔钱想干啥?于是级别越低的县城,卖地的冲动越强!

(2)跑部钱进,滋生腐败

跑部钱进,滋生了太多灰色地带…

公款吃喝,一顿饭轻松上万;

为什么近来来查出了很多贪污腐败份子?

立处于北京部位附近的湘鄂情饭店是怎么兴盛和衰退的?

这些都和跑部钱进有极大的关系…敏感事件,这里就不再过多累述。

未来的路在哪里?

就像朱隆基总理说的,分税制改革没有完,还要继续改革…

不改革,地方政府对中流砥柱的土地财政不会罢休;收搜刮民脂民膏的欲望不会改变;房价的上涨周期不会结束;

不继续改革,中国的经济转型升级成功的概率会大打折扣。

好的情况下,改革已经在脚下进行

海南2018年起施行新一轮分税制 引导市县摆脱房地产依赖;海南省省长沈晓明强调海南要坚决减少对房地产的依赖。

海南的分税制继续改革试点对老百姓有启发的地方在于:

“海南的房子都被锁死了”,有价无市的房地产市场,如果其他一线城市继续暴涨,那可能就是下一个海南。

同时,海南的分税制改革,还伴随着近期国税地税的合并,以及在今年6月16日的“不动产登记平台实现全国联网”。

这些都是在为以后的房地产税做准备;

别以为房地产税不会来。就像分税制改革,难度非常大,于是从80年代末期就开始做准备,到了1994年一样的执行起来了;本次的房地产税已经在多年前就提到过,今年更是出现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中央改革的决心很强。房地产税顶多迟到,不会不到。

对于未来:

房价上涨周期是否继续?

当海南分税制改革试点推向全国,真枪实弹的房地产税正式实行(2018年立法,2019-2020应该就会有试点),保障房比例逐渐提高;意味着体制改革成功。

那么,房价用不灭的神话就会就此结束;房价的高低关系,最终会指向真正的市场经济,由供需关系决定。

一二线城市因为有供需关系在哪里摆着,只要经济向好,需求不变,价格很难暴跌;但是三四线城市,因为当下大城市的“人才政策“以及本轮房价已经透支了到了96年出生的人口,很容易成为改革的炮灰。

当然不能把三四线城市的价格一棍子打死,比如大家都带三胎了呢?房价的希望也就来了。二胎可以么?当然不得行,老龄化会提高房屋空置率。当地政府只能期望三胎了吧。

最新攻略

最新攻略 【次新股系列 NO1】多重利好叠加,有望站上新高(点击进入)

Dips 

包时段看全部文章+直播间干货学习;包私密(点击进入)可以看盘中操作直播+实盘

包时段看全部文章+直播间干货学习;包私密可以看盘中操作直播+实盘

包时段通道:我的主页(点击进入)


作者不愿公开自己是否持有文中所涉及的股票或其他投资组合。

本文仅代表撰稿人个人观点,不代表摩尔投研平台。

打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