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刘强东学习

时间:2018年09月05日 17:51:40 浏览:

[摘要] 成功人士东哥的秘密!

正文

2018年09月05日 17:51:40

以下是东哥在采访中的精彩节选。你想成功么?请向东哥学习!

一、刘强东对商业本质的认知

商业都是由链条组成的,对商业的判断不是直观感觉,而是精密的分析,一环扣一环,把计划想清楚了就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京东所有金融产品都和电商密不可分,脱离不开。没有电商,京东金融就没有根基。

商业的规律很简单,你创造价值,获取收益。收益是波浪曲线,但价值一定是这条波浪曲线的基准线,是恒定的。收益可能高于价值,也可能低于价值,但不管怎么震荡,都不会脱离价值太远,收益的趋势和价值的趋势一定是趋同的。你收废纸也会有价值,也能做成富豪,只要做出有价值的事情。

京东的物流扩张基于价值,提供购物平台,做物流保证消费者体验,降低成本,提升库存周转速度,提升效率,不是有价值的事吗?

二、刘强东对零售本质的认知

零售的本质是,如何理解消费者,把消费者需要的商品送到消费者手里。任何一个零售企业做的事情,不外乎是两块,节省成本、提高效率。传统零售跟电商,很多成本类似,采购成本、营销成本、库存成本等等。线下有租金成本,门店的位置决定了大部分客流量,在中国商业地产越来越贵的情况下,租金成本比例会越来越高。线上的话,则有购买流量的成本、IT研发成本和物流成本。

你要做的无非是理解消费者需要什么,对未来的销售做出很好的预测来降低库存成本。传统零售的运营效率相对难以控制,商品销售预测很难做。京东2001年做零售的时候,预测鼠标每年能卖多少个,效果不好。传统零售和电商背后的供应链管理是一样的,采购、运营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线下零售企业,规模到了一定程度,难以避免总部、分部或者经销商的三级管理架构,很难避免直营门店与加盟商的冲突。对线上企业来说,则可采取中央集权式的管理架构,所有的东西在总部完成,除了物流和客服,在外地设置分部。

三、刘强东的公司管理理念

我感觉,全球的企业越来越趋同。过去中国对全世界充满好奇,创业的时候,我记得中国企业家见到国外的企业家,共同的问题都是:你怎么管人啊?你为什么这么做?对国外企业的各种做法充满好奇,充满不解的疑惑。中国企业,包括职业经理人的制度、流程、系统,都和国外的企业有关。刚开始改革开放时,双方差距巨大,中国人像农民进城,像我第一次到南京一样,觉得南京怎么这么繁华啊,到处霓虹灯闪烁,农村很少有那么多灯光。但是,今天在南京生活了10年的人到了北京,可能会觉得北京很大,但仅仅是大而已,没什么冲击力。

这么多年跟这么多国外企业家切磋,感觉大家在管理上都没多大的本质区别,他们说的中国企业家都听得懂,特别是新兴的互联网企业,和国外企业对话,大家已经是同一种语言了。

到国外看了这么多企业,你会真正理解每个企业的追求可能不一样。欧洲的企业,让人惊奇的都是几百年传承,家族做了8代、10代,现在的老板是第五代或第八代传人。英国有家很著名的面包店,已经是第12代了,还是每天烤几百箱面包出来。卖完了,就算还有很多人排队,也对不起,我不卖了。人家每年还带家人出去度假几个月。以它的知名度,销量、规模完全可以翻10倍以上,烤更多面包,赚更多钱。我去纽约,有家很有名的日本料理餐厅,有几个月也歇着。不是不要赚钱,而是要休息。

而中国人都愿意抓住每个赚钱的机会,如果说今天我能赚10个面包钱,绝对不卖9个,卖9个他睡不着觉,他就会想,今天本来可以卖10个,为什么今天只做了9个呢?他明天就会做11个面包。

所以我觉得,如果说现在中国企业家和外国企业家的理念还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我们追求成功的目的是什么,国外很多企业家成功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为了幸福感,让家庭生活得更加幸福。

而中国的企业,现在主流的成功还是以赚更多钱作为一个重要标准。在中国,只要你公司赚钱了,足够有钱,即使过去被无数人看不起、不屑的人,也变成一个英雄。比如有的人弄各种假的保健品,狂打电视广告,赚了几百亿之后,现在大家一提他,每个人觉得他就是教父、成功企业家,只要有钱,你就是成功。

所以,我觉得中国企业家的追求和国外企业家的追求还是有一定的偏差,也不能说中国企业做错了,这是中国企业、社会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动力,如果中国的企业家、中国的老百姓和欧洲人一样,都说我不想干活儿,我是为了享受,这会面临最大的一个问题,当一个国家都没人干活儿,钱又不能从天上掉下来。政府是不能创造财富的,政府是花钱的。靠政府,怎么做?骗外面的钱,弄国债,骗到之后还不了,就像希腊一样,老子不玩了,随便你们爱咋咋的。

我不推崇欧洲人那种悠闲的、只会享受的观念,每个人都只想花钱,政府还要给他们养老,提供高福利,却没人想创造价值,给政府交税,最终只能破产,你的享受也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但另一方面,中国人又太过了,除了钱之外就没有幸福了。

我更羡慕美国企业的模式,美国很富有,有基本的福利制度,保障老百姓都能过上有尊严的日子,同时不养懒汉,如果你不努力,你的生活质量会下降,如果努力,生活就会变好。

我更希望有一天中国的企业家做企业还是以追求幸福为目的,但追求幸福不能建立在懒惰的基础上,而要建立在创新、努力的基础上。我觉得在欧洲和中国相对比较极端的对立面外,美国树立了比较好的体系,既能激励你,又不会让你太懒惰,从而让每个人过得有尊严和幸福。

四、刘强东对在战略决策上独裁的看法

因为我股份少,如果你有投票权,他有投票权,这个公司就没有人做决策了。大家意见不一致,你提的意见他否决了,他提的意见你否决了,这家公司就乱成一团糟了。

风险投资家要懂这个行业,如果不懂,我也害怕。首先他不懂,他就不敢给控制权,他也不知道这样做是否正确,不知道你的未来方向能否符合他的预期。京东投资人敢给控制权,是因为他懂这个行业,知道京东战略走下去是对的。

高管投票的话,是少数服从多数,我的一票也只是一票而已。我曾经想经营大米,再扩充到黄豆、绿豆,大部分团队认为成功的概率很小,被否定了。如果一家公司的创始人永远都是正确的,从来没有错误,那这家公司就完蛋了。我不是神仙,我不可能百分之百正确,所以还是要服从集体的智慧。

五、刘强东对创新的看法和在创新上受过的挫折

我对创新的理解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商业模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我一直认为是靠自上而下的创新,这得靠创始人、高层。自下而上的,比如基层创新是执行层面的创新,举个例子,如何打包得又快又安全又结实,还要省钱?怎么让货堆得更紧密,货与货之间的间隙小一点,你效率更高?还有送货线路问题等,这些需要员工自下而上地创新,没法指望我来创新。自下而上的创新更多通过激励,比如配送员负责个小区,如果不动脑筋,同样送一个小区,人家一天送120单,你只送几十单,他的工资就比你高很多。这会启发你创新,而这些创新都是润物细无声,公司不知道。

商业模式的创新,我不希望京东一人一个主意。商业世界里有无数业务,每个业务从商业模式来讲都没有错,公司欲望过于强烈,是做不好事情的。能把一个想法落地就是很伟大的公司。所以,商业模式我不求数量,依然是围绕电商这条线找。比如过去我们做电商,后来做了金融。京东金融做的京东白条,在电商、在全球都是第一个。今年就有一个新的商业模式创新--京东到家。

O2O子公司京东到家3月份刚刚上线。过去京东卖货是两类,一类是京东库房的货,一类是我们卖家库房的货,但是从大的层面来讲,任何一个社会更多的货是散落在大街小巷的各个商店里面,这对京东到家就是很大的机会,我们要把大街小巷的所有商店想象成仓库,和它们合作帮它们卖东西。京东到家3月份刚刚测试,4月底正式运营。其实这算是全球商业模式的创新,两年前就提出来了,两年前对这个模式就已经很清楚了。

这也是我的教训,我发现商业模式创新不仅要靠上层来推动,执行的时候也要靠老板亲自去执行,过去京东到家一直在京东商城底下,两年搞不出来,为什么?不是模式有问题,每次一问,下面总会有各种理由,每次都有问题,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都没做出来,为什么?

其实是我犯的错误,你不该让京东商城去做这事。要独立团队出来做,京东商城没这个动力去做,商城发展这么快,随便找个商业品类,合作紧密一点,一年10个亿亿销售额就出来了,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给你带来的都是成本,没有利润,商城愿意做吗?当然不愿意。

商城成长速度是100%、200%时,没有必要做一个全新的东西,而且还是跟商城有冲突的东西,跟它自己竞争,左手打右手。所以,2015年1月1日我决定把京东到家从京东商城独立出来,商业模式的创新,不仅是靠老板推动、高管推动,执行的时候还必须要老板来亲自管理,才能把商业模式推进。京东到家每天、每周都要开会,从商品、购物到送达,大小事都要管,所有产品的设计、每张图片、每个页面,和10年前一样,都要我亲自定,跟团队去谈,芝麻大的事情都要我做决策,招个总监也要我面试。

如果找一个负责人就能把商业模式落地了,那我不客气地说,人家自己创业都能成功,干嘛在京东呢?这世界缺钱吗?你有好的商业模式好的执行力,只要你牛,你找人就能做出全新的商业模式出来,投资人为什么不愿意呢?他为什么还愿意给你干?必须是这个商业模式被证明正确了,已经创造价值了,有盈利了,将来能为股东创造价值,这时候才可以找一个首席执行官接下去,但在之前必须我来管。

摘自《创京东》

作者已持有文中所涉及的股票或其他投资组合。

本文仅代表撰稿人个人观点,不代表摩尔投研平台。

打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