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质押排雷进行时, 春天还会遥远吗?
时间:2018年10月29日 08:08:00 浏览:次
[摘要] 回顾刚刚过去的一周的A股市场行情,可谓吸引了众多的投资者的目光。 在上一周指数不断创新低,直到周五创了新低之后,反转拉升,人们对于监管层的“救市”措施报了极大的希望。 结果,也不负众望,除了又见监管层对金融的信心之外,还有一个实质性的措施,正在有条不紊的推动中: 这就是,股权质押的排雷。
正文
2018年10月29日 08:08:00
回顾刚刚过去的一周的A股市场行情,可谓吸引了众多的投资者的目光。
在上一周指数不断创新低,直到周五创了新低之后,反转拉升,人们对于监管层的“救市”措施报了极大的希望。
结果,也不负众望,除了又见监管层对金融的信心之外,还有一个实质性的措施,正在有条不紊的推动中:
这就是,股权质押的排雷。
通过各种措施,降低目前市场个股因为质押的隐患,那么对于我们的市场而言,会起到稳定的作用吗,又能缓解多少的投资风险呢?
风声鹤唳的股权质押
关于股权质押,笔者在之前的文章也提到过,虽然这一两年的行情并不是特别理想,但是我们对于投资者的杠杆控制的很好,基本上将投资者的杠杆风险已经降到了很低,只是投虽然投资者自身并没有多少加杠杆的行为,但是大股东在市场繁荣时候所做的股权质押,现在看看,却成为了目前弱势下,可能推动某些个股加速向下的利空。
比如本就弱势之中,某些个股突然的“闪崩”,除了因为突发的利空之外,大多是高比例的股权质押带来的强平或者资金压力造成的,这种例子,今年已经屡见不鲜了。
那么总体上,股权质押的风险有多大呢?
根据数据统计,截至10月19日,有近1/4的上市公司存在高比例的质押风险,3554家上市公司中,大股东质押数占持股数比例超过70%的上市公司甚至达到了惊人的800多家。从区域上看,青海、海南、辽宁面临的风险是最大的,分别有66.67%、51.61%和34.25%的上市公司,存在着高质押风险,即质押率超过了70%。
从市值的角度,整体估算市值可能有4万亿多。这其中,有一部分是处于限售状态,也就是理论上不会被强平的,这些限售股的市值1亿多,也就是说,整体上面临风险的质押股,大约市值在3万亿,这不是一个小数字。
虽然有减持新规影响,对于可能跌破持仓线的个股,券商的平常会相当谨慎,但质押的风险,显然是目前最大的波动风险。
所以,当各地国资选择性的驰援民企,缓解股权质押的消息推出之后,对于有着股权质押的公司来说,无疑是最大的利好了。
10月24日,市场兴起了的一个新概念,就是深圳国资驰援概念股,并且全线飘红。比如概念股之一的,九有股份:
九有股份
虽然后来很多相关公司都发表了类似的澄清信息,大体意思都是并未收到深圳市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文件,也未拿到援助资金。但是,本周这些深圳本地股的强势,是显而易见的。
券商股大涨
除了可能受援的概念股,受到了资金追捧之外,券商股同样是本周反映最热烈的板块。
周一,出现了久违的券商股集体涨停的豪迈景象,甚至有媒体在券商股集体涨停后,又数据分析来表明,这是难得的一次“底部”机会。
而类似国海证券这样的小盘券商股,本周的整体涨幅也是喜人:
国海证券的K线图
实际上,券商股本周的大涨,也是跟可能的股权质押风险降低有关。
当初推出大股东的股权质押,其实跟投资者的融券业务差不多,券商都是设定了一定的质押比,或者说平仓线,在到了有可能接近券商的成本的时候,券商是可以要求大股东补上资金或者强行平仓,保证自己本金的安全,所以逻辑上,股权质押的风险,基本上就是在大股东,券商是稳赚不赔的。
只是,这种逻辑,是在相对平稳的市场中。
而今年以来出现了太多的极端情况,包括市场的低迷,整体重心的下行等。同时,如果上市公司出现了运营上的问题或者业绩的变脸,在过去可能并不会股价反应的那么迅速,甚至垃圾股反而会被炒上天,而在现在的越来越趋向价值投资的市场,有一个非常典型的现象,这就是如果你有问题,那可是真要“跌”啊。
在这种情况下, 大股东的高比例质押,同样对公司属于利空,利空之下,大股东可能还没有做什么,其他的投资者基本上会选择“用脚投票”,也就是加速下跌,当极端情况出现比如无量跌停的时候,这些当初看起来无风险的券商,同样可能损失惨重,包括之前的兴业证券受创了长生生物事件,以及后来的中信建投自营基金和资管计划“踩雷”多起股权质押事件,这些都表明了,质押方的券商,其实也处于两难境地。
而随着驰援资金的出现,股权质押对于未来券商的业务风险,可能就降低了很多。
同时并购重组业务可能的归来,无疑会对券商业务再次提高业绩增加了砝码。
结语
关于股权质押,最近又有最新的动态。
首先是信托公司股权质押业务风险可控,业内人士称目前质押率从五折降至三折,这样的质押率,确实对于之前出现过多次闪崩的信托概念股来说,降低了很多的风险。
而除了之前证券业协会集合众券商推出的集合资管外,另一个资产大佬保险也开始有了动作,昨日,险资入市化解质押风险的专项产品细则发布。据报道已经有产品进入监管审批流程,甚至最快可能本周获准设立。对于资本市场的老手保险来说,股权质押类业务自然也是驾轻就熟。
综上所述,短期困扰着市场的股权质押风险,监管层正在着手解决。
对于投资者而言,即便现在还可能处于震荡磨底的阶段,但是证监会刘士余所说的那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春天,并不遥远”。
——以上,九尾,2018年10月26日,更多投资案例与逻辑思考,敬请关注!
作者不愿公开自己是否持有文中所涉及的股票或其他投资组合。
本文仅代表撰稿人个人观点,不代表摩尔投研平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