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央行公布11月数据!金融条件仍难言改善

时间:2018年12月11日 22:24:00 浏览:

[摘要] 对经济影响几何?

正文

2018年12月11日 22:24:00

大约下午五点,中国央行公布了11月份的主要金融数据。

从环比看,金融数据出现了明显增长。但从同比看,仍然维持增速下滑走势。


M2同比维持了历史最低增速水平,而社会融资总额同比增速则继续创下了历史新低。

顺便科普一个小常识:


环比的意思是相对上个月的情况,而同比则是和去年同期相比。为了排除数据“季节性”波动的影响,同比的数据更有参考意义。

具体来看:

中国1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25万亿元人民币,预期12000亿元,前值6970亿元。


中国1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52万亿元人民币,预期13340亿元,前值7288亿元。


中国11月M2货币供应同比8%,续创今年6月创下的历史最低增速,预期8%,前值8%。


中国11月社会融资规模余额同比增长9.9%,继续创下历史新低记录,这一数据上月是10.2%

尽管从环比来看,信贷和社融都出现了倍增,但由于10月份受国庆假期等季节性因素影响,本来基数就偏低,在剔除这一影响后,信贷和社融增速,均难言真正改善,这一点从同比数据上可以看出。

持平历史最低水平的M2增速,与继续新低的社融增速,表明中国经济运行的金融条件,并未出现改善。过去两年金融“去杠杆”的影响,仍在持续。

又由于金融条件的变化,往往对经济增长有着“前瞻性”的指引作用,因此可以预期接下来的经济增长也将难言出现边际改善。

半年以来的“信用传导疏通”努力,似乎也没有看到明显的成果。(认为“政策万能”的同学不妨好好思考一下)


除了此前在“去杠杆”过程中落地的资管新规的框架下,“影子银行”被事实上打掉之后,房地产的持续调控,对信用创造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长期阅读我的号的读者应该清楚,一个经济体的货币创造,必须要以商业银行的贷款派生作为通道。而货币的派生,在中国,房产的抵押又充当了事实意义上的信用介质。

如果把房子这一介质去掉,信用派生的过程受到影响,信用增速的下降,则是情理之中。货币供应增速的持续走低,又会反过来对房产的价值形成下行压力,进而对房子的抵押价值产生影响,进一步拖累信用派生。这是一个自我加强的循环过程。

总体来看,11月的金融数据,比较符合市场的预期,没有太多超预期的东西。金融条件仍然还在惯性收紧,没能出现期待中的改善。

本文来自公众号秦小明,作者秦小明

本文仅代表撰稿人个人观点,不代表摩尔投研平台。

打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