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报导:粤港澳大湾区的港股投资机会
时间:2019年02月25日 15:57:17 浏览:次
[摘要] 2月18日晚间,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公布。我们今天来探讨一下,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港股的投资机会。
正文
2019年02月25日 15:57:17
2月18日晚间,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公布。我们今天来探讨一下,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港股的投资机会。
1、请先介绍一下港股最近的走势
华盛证券交易部负责人 施冠宇:港股在去年10底跟今年的1月头形成双底后, 已见到明显的反弹, 目前也保持在上升的势头当中。
配合上A股跟美股最近的良好势头, 港股有机会挑战29000点的大关, 不过要留意的是在上方有密集的重仓货区, 港股如果需要突破需要更强大的利好消息, 例如中央有重大的好消息出台, 中美贸易战有重大突破等等, 暂时我还是谨慎看好, 特别是期待中美之间的谈判能够在本周末更顺利一点, 大市应该持续地震荡向上, 中间不排除受到突来的消息有较深的调整, 尤其是最近累积了比较多的升幅, 而且像一些领头的银行最新的业绩比预期为差, 使部份的投资者可能会对即将公布业绩的上市公司保持警戒心, 有现象出现资金开始减少持仓, 其实这也是挺正常的情况, 本来升市的形成就比跌市来得要更慢更困难一点。
2、国务院在2月18日发表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在这个计划底下预期会 对港股的后市有哪些影响呢?
华盛证券交易部负责人 施冠宇:这个计划影响对股市肯定是正面的。首先我简单说一下这个计划, 这个计划覆盖了广东省的9个城市跟港澳两个特别行政区, 当中以香港、澳门、深圳及广州为主, 整个大湾区总人口接近7000万, GDP总值约1.51万亿美元, 占全国经济总量的12%。计划中2022年基本完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巿群」的框架, 2035年全面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一流湾区。当中特别提到香港需要巩固及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及国际航空枢纽的地位, 拥有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 战略定位非常清晰, 将会成为推动整香港经济的强大推动力。因此预计香港在很多方面都会受惠于该计划, 实体经济成长的情况下, 港股也会有相应的正面作用, 而这个正面作用会特别反映在直接受惠于大湾区概念的行业跟股票当中。
3、在大湾区的发展计划当中,对香港这个金融中心而言, 金融业的计划肯定是其中一个重点, 那这次计划中金融业估计会有哪方面能受惠呢?
华盛证券交易部负责人 施冠宇:首先我是特别留意到有「理财通」这一项, 因为这个对于香港金融业是蛮重要的一个措施。理财通的模式估计会有点像股票通, 香港的金融管理局跟内地的有关机构现正在洽谈详细的合作模式, 一旦落实, 就会是另一个接通港股跟A股的重要措施, 在依法合规的情况下,大湾区内的基金和保险产品等能够实现跨境交易。在初步的探讨中, 内地居民可以透过内地的银行在香港开立户口, 可以直接用人民币或兑换成外币, 投资境外的金融产品, 完成投资后则需换成人民币持有。这个消息对香港的金融业, 特别是银行跟保险业的刺激相当正面, 这表示他们可以把产品销售给整
个大湾区的7000万居民, 市场扩大了很多。
一些领头的银行业跟保险业的股票, 在这几天更是一直在升, 其中一个在内地全资拥有中国业务的外资保险商现价位更是出现了历史新高, 上方出现了无阻力区, 市值这么大当然不能翻个一两倍什么的, 但是也反映了投资者是看好大湾区的业务, 相信在未来一段时间的增长是非常可观的。
在银行方面, 香港跟澳门的银行有希望在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设立经营机构, 也有机会在广东的自贸区内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 有利于整合区内的资源优势。而且银行本身也有很多不同种类的理财产品, 像保险商一样大湾区的7000万居民对于银行界来说也是一块大大的肥肉。
4、除了银行跟保险之外,大湾区计划的落实,相信对香港的一些券商或交易所等的,应该也是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吧?
华盛证券交易部负责人 施冠宇:对的, 其实在这个计划下, 当中有很多提到了对于科研的支持跟发展, 近年的科网「独角兽」不断地出现, 也不断地出现集资额很大的情况, 相信在2018年大家已经碰到过很多, 很多新股上市的第一天就大升特升, 引来不少人去券商排队开户口的奇景。而交易所本身在2018年已经完成了一个大规模的新股政策改革, 相信这会对未来一些大型的科网公司产生一定的吸引力。这计划当中也提到支持香港的私募基金参与大湾区的创新科企融资, 也允许一些符合条件的创新科企来港上市集资, 这些创新科企来港上市的作用对于交易所跟一众券商一定是非常正面的, 有机会出现打新
火爆而带动整体大市氛围。另外一点是对沪港通、深港通和债券通的一些完善措施, 也对交易所跟券商股有一定的支持力度。
5、除了金融业之外, 还有哪些行业你认为特别能受惠而引起投资者注意?
华盛证券交易部负责人 施冠宇:我觉首先是澳门的博彩股行业大家可以留意一下。很多博彩股在计划公布当天都有一定的升幅。在这个计划当中,提到会协助澳门建设成一个世界的旅游休闲中心,而且会在澳门成立大湾区城市旅游合作联盟,推进粤港澳公用区域旅游资源。同时会支持澳门机场扩建,还有就是横琴口岸的规划,加强港澳与内地的交通联系。这些对增加澳门日后的旅客量一定的帮助,但是一般都需要数年的时间才可以见效, 所以相对可能需要等待慢慢发芽成长。澳门博彩业也有一些其他利好的条件,包括港珠澳大桥的开通有助于带来更多的旅客,盈利预测的空间下行空间较少,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也有助中场业务的收入。
另外一个是关于基建跟水泥方面的行业, 大湾区的发展一定离不开道路跟高楼大厦等等的建设, 国家也正在积极推进基建, 特别是在新年假期复工后, 产生了一个传统上的需求回升, 配合上大湾区消息的公布, 很多水泥股在当天都有不错的升幅, 如果投资者想找寻一些比较水泥股来投资的话, 可以找一些龙头股, 特别是本身一些业务集中在华南地区的, 在广东省内的销售额占比比较大的, 会更直接受惠。而一众基建股像也对计划有所反应录得不错的升幅。
还有就是房地产行业, 大湾区的建设离不开对房地产的需求, 其实在刚开始有这计划的初期, 一些内房股就开始有所反应, 在计划公布后相信对公司本身的受益层面就更大了。有一些公司本身就扎根在大湾区内, 部份公司更有超过百份之90的土地储备是位于珠三角地区, 最能直接受惠。不过也需要留意一些风险, 就是内地的房屋政策有机会收紧, 销售增长也有机会出现放慢的现象。
其实不单只是这一些行业, 像很多运输、医疗、物流等等的行业也会深深受惠于这个计划, 受惠的程度并不比以上的行业低, 只是时间所限无法详细地一一列出。
6、在世界上还有另外3个湾区特别著名,分别是东京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对比这3个湾区,你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相对优势的地方在哪?
华盛证券交易部负责人 施冠宇:老实说, 这3个湾区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 在多方面的成熟度都比粤港澳大湾区来得高, 特别是在人均GDP上, 美国的两个湾区人均GDP有8到10万美元, 东京湾区也多于4万美元, 而粤港澳大湾区只有仅仅多于2万, 而世界企业总部的数量也是远多于我们, 这方面是我们需要追上去的。但是在很多方面我们却更有优势, 像人口数量、湾区面积和机场的旅客数量, 特别是货柜吞吐量是远超于这三个湾区的, 三个湾区加起来不及我们的三分之一。另外重点是GDP的增速方面, 粤港澳大湾区的GDP增速大约在百份之7, 相对来说比较高, 而湾区内也已经有成熟的金融、创科、产业链、交通基建等等, 也有5个国际机场跟多个货运港口。如果湾区内大家能够互补不足, 像内地的9个市有产能过剩, 澳门的经济结构过于单一, 香港近年经济增速下降, 都是各自的弱点, 互补长短后, 各城市和整体实力都可大幅提升, 绝对有资格晋身成国际一流的湾区, 对各自城市、对国家、对股市都会有正面的影响。
7、可以看得到最近这几天大家都在炒大湾区的概念股,你觉得一般来说这种概念是否可以支持大市长期的升下去甚至回到之前的高位?
华盛证券交易部负责人 施冠宇:一般来说这种长远规划性的计划, 都可以刺激投资者来一波短线的投机, 但是你可以看到其实在计划公布的第一天, 有很多股票大升特升, 但是在第二天其实就有点扛不住了, 虽然说多多少少也受到汇丰业绩的影响, 但其实这计划的跨度长达16年, 是在2035年达成大湾区内的高度互联互通。所以几乎可以肯定的是, 效果一定是慢慢体现出来的, 大家可以多研究一些受惠的行业跟股票, 然后在调整的时候买一点存着, 或者作为个人的投资组合之一, 这样才是长久的股市生存方法。像刚才介绍过的1299, 如果你在上市初就放了, 哪来今天丰盛的收获, 所以一只好的股票可以长伴着你, 在适当的时侯才进行减持。也希望大家可以多花时间研究一下自己持有的股票, 可别买了之后都不知道自己买了啥。最后也要补充一句, 本人并没有持有上述的股票, 投资涉及风险, 请大家谨慎投资。
作者不愿公开自己是否持有文中所涉及的股票或其他投资组合。
本文仅代表撰稿人个人观点,不代表摩尔投研平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