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步骤,排除99%造假上市公司

时间:2019年05月24日 18:57:00 浏览:

[摘要] ​最近这些事情,让我引发这样的思考,如何避免买入财务造假的公司的股票?

正文

2019年05月24日 18:57:00

最近这些事情,让我引发这样的思考,如何避免买入财务造假的公司的股票?我自己能想到的有以下几点,崇尚低风险,大家应该在这方面很有经验。

1,买在香港也上市的公司。香港的监管严,寄希望于它们的机制可以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2,买品牌信誉度高,品牌价值高的公司。毕竟违规成本要高很多。3,买职业经理人管理的,非一言堂民营企业的。一些央企,银行应该也算这一类其它请帮忙补充下。

股友:目标140

要想避开造假公司,只有一条路,抱着怀疑一切的态度去看报表。原来是从业,有些不能说,现在失业了自由了很多。我看过的造假的公司远比正常的公司多。有些轻微造的不严重的评估一下继续投。随便举几个例子:A公司融资很多钱,主营机械系统,老板豪迈,社会关系好,但是有几个疑点,其他应收款不是借给做辣椒的公司几百万就是借给养鸡的公司几百万,有3-4个公司几年内来回出现在前五大客户和前五大供应商,同一个公司今年客户明年供应商,不过金额都不算大;新增赚钱业务都在子公司孙公司,穿透下来持股比例将将30%并个表。这公司我觉得算好的了,那些占款和可疑交易我判断就是老板对外借款,就是对股东不厚道,没有投。B公司就严重了,前五大客户占比80%+,前五大供应商也差不多,持续4-5年了。账面利润年年30%增长,就是没有现金流,不是预付款给供应商了就是应收账款。那些客户、供应商天眼查一查,电话、邮箱、主要成员多处交叉重叠。这公司我判断九成造假。刚查了一下还没暴雷,2018增长40%,年年增长,老板年年减持。C公司做工程的,原来也是年年增长,2015-2016爆发了,一查,给一个做农产品的公司盖了个冷库,3-4个亿,收入利润当期确认了,但钱还没收到,计在长期应收款。这怎么验证呢?我又查了欠他钱这个农产品公司,淘宝店月销不足200,官网卖蔬菜提货卡,有机蔬菜售价市价2倍+。我判断九成有问题,没有投。结果去年雷了,换不出贷款要破产了,长期应收款根本收不回来,这不是意料之中的嘛。以上全部新三板公司,请勿对号入座,上市公司也好不到哪去,都是那些会计师。我看三板时候也看过可比上市公司,某公司重资产行业,资本开支大。我一看折旧,nm,完全和附注披露的折旧比例不一样啊,披露年折旧11-16%的科目就折了5%,这一下净利润多2个亿。审计师一样签字。去年业绩雷了。我觉得你看的比我再仔细点可能也无法避过所有的雷。

股友:起个名字比较难

分享一个避免造假的几条,只要把把握住这几条,基本不会碰到。

1.超高商誉,特别是高科技行业,利益输送很严重,传统销售行业可以再分析。

2.超高负债,特别是动不动就90%以上的负债(银行,地产可去除)。

3.超高质押,大股东或者二股东把股票都质押了,这种大部分可能有问题。

4.超高关联交易,大部分收入都是关联交易来的。要注意了。

5.超高担保,把自己的子公司担保了一大堆,要注意。

6.前5大客户,前5大客户占比超过90%要注意了,因为客户单一,风险很大(具体再分析)

7.大额应收账款,和利润不匹配。比如,今年赚了10亿,应收帐款增加了20亿。

8. 大额存货。比如今年赚了10个,存货突然增加了20亿,要注意了。

9.工资支出,高管工资动不动就5000万,8000万的,要注意。

10.东北股买入之前要谨慎。尽量不买。如果你按这以上10个步骤排除公司,不能说有100%排除,但是99%,基本能排除造假的公司。

股友:水无常形

香港的监管严?那你是不知道香港的老千玩法。建议买国企,管理人没有动力造假:被暴露是自毁前程,不暴露赚了也不是自己的。

硬币也有另一面,基于同样的理由,国企管理人经营的激励也没那么大。

但有些国企不需要多大激励,含着金勺子出生,躺着也能赚钱——这样的国企也就少数几个,碰到了可要用水桶接哦。

股友:memoriesaier

一个是分散投资一个是管理层道德分析但凡曾经有过造假的公司,应该尽量回避掉。

来源:集思录

作者不愿公开自己是否持有文中所涉及的股票或其他投资组合。

本文仅代表撰稿人个人观点,不代表摩尔投研平台。

打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