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硬核股权激励,助跑伊利五强千亿征途

时间:2019年09月09日 18:37:35 浏览:

[摘要] 2019年9月6日,亚洲乳业龙头伊利股份公布本年度股权激励计划草案,拟一次性向包括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业务)骨干在内的480人授予1.52多亿股。

正文

2019年09月09日 18:37:35

文 / 华商韬略 曹谨浩

【1】

2019年9月6日,亚洲乳业龙头伊利股份公布本年度股权激励计划草案,拟一次性向包括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业务)骨干在内的480人授予1.52多亿股。

诱人吗?看起来是的!

但这笔钱并不好拿,因为这份一波三折的股权激励在公司的成长性上设置了极其严苛的行权条件:

以2018年净利润为基数,要求2019-2023年度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不低于8%、18%、28%、38%、48%。而在过去的A股市场,能够连续5年保持净利润增长率8%的公司仅仅只有6%。

除了严苛的成长性能力考核外,激励计划在对盈利能力和投资者回报上,要求选择连续五年保持在不低于20%的净资产收益率以及不低于70%的分红率,其难度更是堪称硬核。

因为过去四年里,A股能分别满足上诉条件的公司只有十多家,而能够同时满足所有条件的仅仅只有一家。

关于舆论普遍关注、引发争议的小股东权益问题,伊利宣布此前回购3%的股票中,2.5%用于股权激励,其余0.5%则进行注销,有利于提升每股净资产及盈利,助推股价,进一步保证了股东的利益。

而对于享受到股权激励的480位伊利管理层骨干而言,激励计划也是一次严苛的检验。因为每一个人都有一套对应的考核标准,需要持续的努力才能获取资格,确保了激励作用对于伊利未来发展落到每一个实处。

如此硬核的激励计划背后是严峻的行业形势。

数据显示,目前21家乳业上市公司都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的业绩,普遍增速不如去年,净利润下滑企业增多,还有两家乳企出现净亏损。

过去5年中国乳制品行业企业营收复合年均增长率已经降到4.22%,而销量增长仅仅只有1.06%。除了前几大乳企,其他乳品企业的净利润几乎零增长,整个行业进入存量厮杀时代。

此外,人口增长红利已经结束、社会总成本水涨船高,如果再考虑到当前的国际贸易局面以及经济大环境,公平的说,五年连续8%以上的净利润增长、高比例分红、高净资产收益率的“军令状”,对于已经处行业停滞时期的伊利股份而言,可谓极其严苛,堪称硬核。

面对行业内外的严酷挑战,伊利的优势在于领先的龙头地位,以及稳定、优质的奶源战略布局,还有产品创新、国际化等领域的优势,而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董事长潘刚前瞻性战略眼光。

【2】

九十年代,受制于保鲜运输技术,中国人对于牛奶的记忆基本来自于本地的牛奶企业,全国性的乳业龙头尚未诞生。

1999年,29岁的潘刚受命成立液态奶事业部,他敏锐地察觉到了其中的“黄金机会”,笃定超高温灭菌奶技术,杀奔全国市场。

凭借着先人一步的眼光与手段,他率领的伊利液态奶事业部用四年时间完成从营收六千万暴增到46亿的行业奇迹,改变了中国人的喝奶习惯,也让中国乳业进入了“黄金十年”。

凭借着傲人的业绩与威望,潘刚临危受命,执掌伊利股份,成为A股最年轻的董事长之一。

在上任之初,伊利内外部都遭遇了困难,潘刚坚定走液态奶之路,在京津、华东及辽宁等扩建生产基地,液态奶日产能超过1950吨,使伊利成为首家总营收突破100亿的乳企。

正当伊利顺利打开局面之时,潘刚又一次预判到中国乳业下一个战略关键——奶源。为了保证品质与口碑,伊利宁可承受暂时的高成本也要掌控奶源地。

于是就有了那句:得奶源者得天下!

借助奶源优势,声誉鹊起的伊利于2008年服务北京奥运会,2010年又服务上海世博会,营业收入也从3.55亿元飙升至2018年的近800亿元,增长了220多倍,位列全球乳业八强。

今天,伊利市值已经从最早4.2亿攀升至1784亿,增长420多倍;累计现金分红205.43亿元,分红率高达58.71%,年复合收益率高达27%,为股民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要知道,股神巴菲特多年来的复合收益率也不过20%。

在成长为大白马的十年里,2006年、2014年、2016年三次成功的股权激励正是促使伊利把握数次机遇,完成26倍股价增长的最关键因素。

今年,伊利股份于8月末发布2019年中期报告,业绩持续高歌猛进,实现营业总收入450.71亿元,净利润近40亿元,登顶亚洲第一。

回顾过去十多年的历程,可以认为,没有潘刚的战略远见,没有管理团队的同舟共济,就没有伊利今天。

面对行业存量竞争、分化转型的关键期,站在冲击“全球乳业第一”新目标的起跑线上,伊利需要进一步激活核心团队凝聚力、战斗力。

因此,科学、合理的第四次股权激励关系着伊利的未来。

【3】

2014年,京东赴美上市前,京东董事会授予CEO刘强东一笔约合6.06亿美元的股权支出,创下互联网界股权激励记录。

2018年8月2日,作为公司激励计划的一部分,苹果公司CEO库克第五次获得56万股苹果股票的顶格激励,总价值约1.2亿美元。

此后,小米公司CEO雷军、谷歌CEO皮查伊等等高新企业高管都在领导公司取得重大突破后获得了股权激励,从而绑定企业和个人利益,为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强大的持续动力。

在A股市场,沪深交易所也配套出台了《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实施细则》,对股份回购做了进一步的松绑和规范,明确支持上市公司积极实施股份回购,用于股权激励。

在这种海内外潮流下,据统计,2018年全年A股股权激励计划总体公告个数高达409个,创下自证监会2005年底发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以来的历史新高。在激励工具选择上,限制性股票成为激励工具的上市公司普遍选择。

因此,考虑到产业发展环境与公司长期战略发展目标,伊利董事会决定,采用“约束与激励并重”的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将核心管理层、骨干员工、股东与企业长期发展深度捆绑,实现了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

此前,外界对于50%的授予价格颇为关注,伊利股份董事会秘书邱向敏在答复媒体时就表示,根据证监会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相关原则规定,50%的授予价格是目前市场的主流选择。

事实上,由于采用限制性股票授予形式,需要被授予人自筹资金一次性购买,最终收益要考虑45%的个人所得税, 以及累计6年50%左右的融资成本。

这么算,几年下来,实际收益并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夸张,如果业绩没有大的增长,其收益仅仅相当于好一点的理财产品,这还没有考虑业绩未达标或者股市波动的风险。

风险与收益共担是激励作用最大的来源。

结合上述分析,考虑到严苛的行权标准以及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本次激励回报并不如外界想象的那样唾手可得。营收增长、分红、净资产收益等等目标都需要管理层和核心团队在未来几年里全力以赴才能达成,这也是此次伊利股权激励的本质目的。

曾有人以伊利过去的高速增长业绩为标准,武断认为此次激励计划门槛过低,但很显然犯了刻舟求剑的错误。

一个不切实际的业绩目标同样毫无意义,甚至会挫伤积极性,带来相反的效果。

“股权激励将核心团队与公司长远战略目标绑在一起,实现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核心团队利益统一。”

这才是伊利此次股权激励设计的核心所在。

面对不确定的环境,伊利秉承“全球最值得信赖的健康食品提供者”的愿景,把握当下、布局长远,强势锁定“五强千亿”的战略目标,离不开董事长潘刚前瞻的战略眼光、精准的管理及核心团队的同心协力。

可以说,贯彻股权激励计划,建立长效激励机制,是伊利构建“全球健康生态圈”,朝着 “全球乳业第一、健康食品五强”战略目标冲击的关键推动力,更是伊利所有投资者利益最大化的最佳途径。

——END——

图片均来自网络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作者不持有文中所涉及的股票或其他投资组合,未来5个交易日内也不打算买入或做空。

本文仅代表撰稿人个人观点,不代表摩尔投研平台。

打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