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捐地巨富郑家纯:成功的关键在于踏准国家和社会机遇

时间:2019年09月27日 10:39:17 浏览:

[摘要] “如果中国坚持改革开放,未来一定很好。”

正文

2019年09月27日 10:39:17

“如果中国坚持改革开放,未来一定很好。”

文 / 华商韬略出品人 毕亚军

昨日,香港地产巨头新世界宣布,将以象征性的1港币租金,捐出位于香港的28,000平方尺地皮兴建社会房屋,帮助有小朋友的低收入家庭,并将在后期持续增加,最终合计捐出300万平方尺的土地兴建社会房屋,缓解基层居住压力。

300万平方尺折合约27.87万平方米,其面积相当于约38个标准足球场,若按容积率5倍计算,可以兴建135万平方米房屋,若按香港人均住宅约15平方米计算,可满足约9万人居住需求。

新世界由已故著名企业家郑裕彤创办,是香港地产“四大天王”之一,也是香港四大地产商和一线财团中,最早且最成功将基业传承至第三代的家族财团。昨日,代表公司宣布捐地计划的,即是其第三代接班人——现任集团副主席郑志刚。

郑裕彤1925年生于广东顺德一个贫寒之家,13岁为避战乱只身前往澳门,进入准岳父周至元开设的周大福金铺,从扫地、擦桌子开始学习黄金买卖,之后前往香港独立门户。

注重学习,勤于思考,敢于创新,在可以看到、学到的一切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之上前进,是郑裕彤的核心经营哲学。

通过这些学习和创新,他以首创“9999金”重新定义了香港黄金市场,也以率先引入西方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与激励制度,尤其是品牌经营理念,让周大福在香港黄金珠宝市场快速崛起。

如今,周大福已是华人世界的第一珠宝品牌。2011年12月,周大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后,更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珠宝公司,也是全球年销售额最高的珠宝公司。

▲郑裕彤

周大福获得成功之后,郑裕彤把握香港经济起飞、人口激增的机遇,踏入地产业成立了新世界。如今,新世界已是资产规模高达5000亿港币的世界性产团企业,除是香港四大地产商之一,同时还进入基建与服务、百货及酒店等核心产业,并拥有新创建集团有限公司、新世界百货中国有限公司两家上市公司,以及新世界中国地产有限公司。

新世界在香港和内地投资兴建了一系列地标性建筑。

其中,于1985年,由郑裕彤长子、集团第二代接班人郑家纯作为执行者,与香港贸易发展局合作兴建的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不但是香港最著名地标,还被评为“全球10大最佳工程”,同时也是1997年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举办地。

于内地,新世界则深度参与北京、武汉的旧城改造,由其在上海投资的香港新世界大厦,在北京投资的京广中心,也至今是地标建筑。

除地产外,新世界也将百货等业务引入内地,至今已是内地最大的外资直接投资之一。甚至有人断言,如果新世界不过早大规模投资内地,而是效仿长江实业或新鸿基将此间的投资侧重在香港,则今日香港最大地产商非新世界莫属,而香港四大家族的位次也会因此改写。

至2018年6月30日,新世界集团在内地投资规模已超过160亿美元,业务遍布四个直辖市和20个省份。至于郑家的老本行——周大福,目前更是遍布内地主要城市,甚至已将网络延伸至城镇乃至发达地区的乡村。

除在内地直接投资外,郑家还是通过香港股票市场投资中国的最大投资者之一。几乎所有中国大型国企和民企到香港上市,其家族所有的周大福企业(并非周大福珠宝)都是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之一,而其2008年帮助恒大度过重大危机至今为坊间美谈。

▲郑家纯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李嘉诚不断出售内地物业套现时,郑家纯却带领家族私人企业周大福不断在内地下注地产业务,在广州、天津、武汉等地相继推出百亿级的大型综合地产项目——以超高层建筑为核心的城市综合体“周大福金融中心”。

通过分享社会发展红利实现企业发展,企业发展起来,也要与社会分享发展成果,是郑家三代共同的信念,也是他们保持事业兴旺的成功法则。为此,他们常年在香港和内地开展公益慈善事业,也是香港捐资公益慈善规模最大的家族财团之一。

郑裕彤认为,开展公益慈善事业,为社会繁荣发展出力,不但是企业家社会责任的体现,也更关系到企业家本身的核心利益。“如果社会动荡不安,如果站在社会对立面,被社会排斥,你还谈什么持续经营?”

郑裕彤曾在接受华商韬略专访时说,一个人要获得成功,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和胆识,但世界上有知识,能力和胆识的人很多,要在这么多具有成功条件的人中胜出,还需要在两件事上比别人做得更好:

第一是勤奋,比别人更投入;第二是更好地对待他人,结善缘,而且强调,最主要还是待人接物,多做好人,结善缘。

至于如何更加成功,而且持续成功,比如创办出一家基业长青的大公司,郑家共同的认识则是:要踏准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节奏,并从中把握属于时代主流的商业机遇。

郑裕彤曾在我对他的专访说,他的确很努力,但依然不像李嘉诚那么努力,并且还感叹,像李嘉诚那样工作太辛苦。他说:

“我没有他那么忙。他早上8点多一点就上班,我是11点,差很远。我们都喜欢打高尔夫,以前,我经常和他打,但我现在就不大喜欢和他打,因为他6点就要开始,我还未起床哩!我现在上班,在办公室,基本上也不做什么事,人在那就行,有什么人找我,我能在。他是整天世界各地跑来跑去,不停。”

郑裕彤另外一个“偷懒”成功法就是提早交权交班。

他是香港四大财团领袖中交班最早的人。长子郑家纯1971年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972年就被他安排出任了刚刚上市的新世界发展的董事。再过一年,方才27岁的郑家纯又出任了公司的执行董事,是当时香港上市公司中最年轻的执行董事之一。

1989年,64岁的郑裕彤干脆直接把董事总经理职务也传给了43岁的郑家纯,在交班路上再进一大步。而且,他还要求自己位置给过去,权力也给过去,“除了参与非常大的事情,我都只是听听意见,关心一下进展”。

提早交班也是郑裕彤确保家族企业传承更成功的关键策略。他说:“早点交他,你还可以在一边看着,有问题了,需要时出马挽回局面,帮到他。若等自己不行了再交,他有问题,你也有心无力了。所以,不要贪恋权位。”

郑家纯也沿袭了郑裕彤的这一精神。当郑裕彤2012年宣布彻底退休之时,郑家纯的长子,方才32岁的郑志刚,便被安排出任了集团执行董事兼任联席总经理。而且,在此之前,郑志刚就已多有历练,是在经受重重考验后,才从第三代中脱颖而出。

▲郑家纯与郑志刚(左)

如今,身体欠佳,以至于昨日缺席发布会的郑家纯已基本退出日常经营。相比父亲和儿子,郑家纯更为低调,朴实,他说话简练,直击核心,甚至惜字如金。

此前,他曾接受华商韬略的独家专访,这是他至今为止都少有的长篇访问,同时也是我压力最大的一次访问。很多企业家可以谈论几个小时的话题,他几句话就结束了。

以下为访谈摘要

毕:现在大家都非常关心,中国内地和香港经济的前途,您怎么看?

郑:我还是充满信心,一直充满信心。

中国经济虽然经历了几十年的高速增长,但我认为我们依然处于起步阶段,起步迈向发达国家。现在中国已经是这么大的经济体,国内市场很大,也有实力承受一些经济波动。在国家推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内地的经济或许会面临短期的挑战,但很快又会回到良性的轨道,增长会越来越有动力。

香港的经济前途,基本上取决于内地的经济前途。有内地做靠山,我对香港的前途也感到乐观。我坚信内地经济可以带动香港经济一起发展。

毕:新世界从成立至今,历经很多的经济危机,甚至社会动荡。但你们每次都能安然渡过,是什么让你们立于不败?

郑:首先是因为我们坚持稳健经营的观念,始终是稳中求胜。企业家要向前冲,但也要管理好风险,做到稳中求胜。

其次,我们的业务比较广泛,这也有利平衡和分散风险。假如我们的地产或酒店业务遭遇冲击,可能其他的会好。多元化是分散风险的一个选择。

毕:您说,不喜欢冲得太厉害,但新世界还是发展很快,获得这个成绩的关键是什么?

郑:也是稳中求胜,成功关键在于踏准国家和社会提供的巨大机遇进行业务部署。

毕:您是1989年开始做新世界的董事总经理,这几十年,新世界集团采取哪些不同的策略来发展业务?

郑:我们不强调、也不追求所谓不同策略,我们的策略一直不变。第一,根据国家和社会趋势来发展。第二,坚持稳中求胜的策略来发展。

虽然我们会根据不同时期的环境作出不同业务安排,但策略上没有变化,都是稳中求胜,量力而行中具有一点挑战精神,把握每个我们认为符合社会需要的发展机遇。

毕:这20多年来,您在企业经营上最关心的是什么?

郑:也还是跟随社会趋势和如何稳中求胜。很多人做生意想很快成功,但是我觉得那是不可能、也不安全的。但是,又不能不发展,不发展就要落后,所以,不冲也不行。我的体会是,你太稳,甚至保守,不行,但是太冲,也不行。

毕:不能太冲,又不能不冲,您如何平衡它?

郑:我们的办法是量力而行。稳健,务实,不冲得太厉害。另外,我觉得运气很重要。眼光和决策当然要好,但这不是成功的全部。

毕:一个大企业家讲运气很重要,您不担心影响大家以努力改变命运的信心吗?

郑:我讲实话。一个人,一所企业,有时候甚至一个国家的成功,自身要正确地做正确的事情,这很重要。但这并不确保你一定可以成功。

毕:新世界在内地获得很好的成绩,相信这不是靠运气可以获得的?

郑:也还是有运气的成分。当然,首先是靠实力和眼光。我们当时就看到一点,如果中国坚持改革开放,未来一定很好。

毕:您第一次到内地投资时,最担心些什么?

郑:我们的第一个项目是在广州投资中国大酒店。那时,我们看到内地在各方面的落后,也看到内地发展经济的强烈愿望,感到内地的发展非常有潜力。

担心的事情主要在于政策和法规方面,特别是法规。内地很多政策和法规不完善,风险很大,所以当时倾向慢慢发展。但我们内心对这市场的信心是非常坚定的,因为我们看到国家实行开放的决心,相信不会走回头路。

毕:新世界在内地做了一些与其他香港地产商不一样的投资,或者说做了一些不太划算的项目,比如在武汉和北京做旧城改造。为什么要作出这样的安排?

郑:我们希望在赚钱的同时为当地带来更多益处。我们不能将老百姓的房子拆掉,然后盖一些远远超过他们购买力的房子。当我们到一个地方投资,总希望能长期在那里发展。关注共同利益,是实现这个目标的保障。

我们投资这些地方,是看到这些地方有迫切改善的需要。比如北京崇文区,当时那里的情况已经很不符合北京的地位和形象,老百姓居住的条件也很差。我们算了一下,做这个项目,虽然利润较低,但还是赚钱的,不会亏。有利可图,又能对当地社会和民众起积极作用,所以我们就去做。

毕:新世界在决定是否投资一个项目时,主要考量哪些因素?

郑:我们会考虑三方面:第一,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可以赚钱,做企业必须追求盈利,不然,对不起股东;第二,我们要求自己能对改善老百姓的生活有积极作用;第三,我们希望能对国家和社会有贡献。

毕:我们也听说,若当年新世界把在内地的投资放在香港,可能今天的新世界要比现在大得多?

郑:可能大几倍。那时是香港地产最辉煌的时候,但我们将投资放在内地,而内地市场当时又没有发展。那个机会是失去了,没有办法了。

从商业的角度说,我们是眼光不准,也可以说是运气不好。但我们是不后悔的。因为我们在那时期为内地的发展尽了自己的力量,而且也得到一些回报。

毕:伴随内地经济的发展,国家对待外资企业的态度,已经和以前不同了,包括调整过去的一些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等。外商要如何适应这种新形势呢?

郑:经济发展离不了政府和企业携手。我提倡政商合作,政府与企业中间不要有天然的鸿沟。那种把政府和企业放在对立面看的思想,我觉得是错误的。

香港现在的投资环境有待改善,很大一个问题就是政府离企业太远,而且效率较低。民主很重要,但民主制约效率,有时候会阻碍发展。

外商到中国,我认为不要再强调优惠政策,而要强调自我竞争优势和贡献。你有竞争力,能做贡献,就可以发展,不怕没有优惠。优惠本身并不是长久之计。

毕:新世界是以香港为基地的,您刚才也谈及,香港现在投资环境有待改善,且本身资源也很有限,那是否说,在您看来,新世界在香港的发展空间已很小?

郑:越来越小了,所以我们看重内地的发展。现在,对新世界来说,内地比香港更重要。未来,香港企业要继续成长,战场都应转到内地市场。

当然,香港也有自己的优势,如法制、税制和国际化等方面。

毕:新世界是否也会考虑到其他海外国家和地区发展?

郑:我们在国外有一些投资,但很少。未来,也不会做出什么大的新投资。我觉得中国内地的发展空间那么大,足够了。

毕:在经营管理上,您比较注重什么?

郑:我现在关注的主要都是大方向。具体的事务,我也不管了。我们每个业务、每个部门都是主管负责制,大方向确定后,执行就好。

管理上,我觉得制度很重要。另外,请对人很重要。因为有了制度,你还需要有很好的制度执行者。大方向定了,制度有了,怎么做,都要靠你请的人。

毕:在您看来,怎样才是对的人?

郑:忠心、能干。

毕:如果说忠心和能力发生冲突的话,您要什么?

郑:看什么岗位。我直接管理的,能力应该都不差,那么忠心最重要。

毕:您父亲对您最大的教导是什么?

郑:他给我的最大忠告和意见是,不论做生意、做人,都要以诚待人。这个很重要。

毕:当年我访问您父亲时,他说他现在很轻松,企业传承很好。现在您的下一代也开始接棒了。你们为什么能在这方面做得更好?

郑:我认为很重要一点是要看下一代的兴趣和才干,根据他们的兴趣和才干去传承。我觉得我们很幸运,我比较喜欢商业,我们的下一代也是。另外,我们的业务也比较广,可以满足不同的兴趣。

如果没有兴趣,强迫他去做,是做不好的。我本身对做生意很有兴趣,能不能干就另说了。我们的下一代对做生意也很有兴趣,很能干,所以我们让他们都进来,儿子、女儿、侄儿,都进来了,都很有兴趣,这很重要。

兴趣甚至比能力更重要,能力还可以培养,因为做生意本身就需要学习,需要培养。但兴趣一旦没有,很难建立起来。

当然,兴趣也不是天生的,我们如果有点成功法则,就是注重培养和引导他们的兴趣,然后从兴趣上升到责任。没有兴趣,一定不强制他们去做。

还有,我们注重及早从基层培养。早让他们参与实际工作,慢慢建立工作经验。我认为,做生意很重要的不是靠知识,而是靠社会经验对知识的应用。

毕:按兴趣来的话,如果(下一代中)有两个都非常喜欢做酒店怎么办?

郑:我们范畴比较多,酒店、珠宝、地产、零售等等,他们喜欢哪一方面,我们就安排做哪一方面,让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这个原则很重要。

两个人都喜欢酒店?现在还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我的决定会是,一正一副,一起做,一起把酒店做到更大更大。

总之,我一定很尊重兴趣。没有兴趣,你强迫他做,不可能成功的。

毕:您掌管新世界20多年时间了,想请您分享一下这20多年的感受,怎样做好一个接班人,现在又要开始为交班而准备?

郑:第一,我尽到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做好,我会有压力,担心做不好。但解决压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努力工作,努力做好。

第二、我不背思想包袱,尽量用平常心对待,做得好是好事,一时做得不好,也不会有太大的压力。每个生意人,都会有成功、有失败,胜败乃兵家常事。

创业难,守业更难,这种难并不是每个人可以感觉到的。压力总会有,但尽量保持平常心,也把压力当动力,这是我的态度。

毕:您有没有定一个目标,比如说,要在怎样的时间内,把公司发展到怎样的程度?

郑:没有。经济环境很难预测,所以,我不太去做什么预测,我要求平时尽最大努力。还是那句话,稳中求胜。善用当下每个机会,自然对未来有更大把握。

——END——

图片均来自网络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作者不持有文中所涉及的股票或其他投资组合,未来5个交易日内也不打算买入或做空。

本文仅代表撰稿人个人观点,不代表摩尔投研平台。

打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