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性资产荒来临!巴菲特将“超配”A股?
时间:2019年11月07日 16:52:13 浏览:次
[摘要] 今天的市场涨跌不一,整体来说还是震荡格局,创业板强于主板,盘面没有太多的亮点,依旧是震荡市中平凡的一天。 相信大家也关注到了,最近科创板新股“破发”事件频频发生,且非科创板新股上市公司连板效应已经大打折扣,大量个股上市后股价直接下跌,打新红利正在消失。
正文
2019年11月07日 16:52:13
今天的市场涨跌不一,整体来说还是震荡格局,创业板强于主板,盘面没有太多的亮点,依旧是震荡市中平凡的一天。
相信大家也关注到了,最近科创板新股“破发”事件频频发生,且非科创板新股上市公司连板效应已经大打折扣,大量个股上市后股价直接下跌,打新红利正在消失。
很多人认为这是最近新股发行过多导致的资金承接意愿不强,当然,有这方面的因素,但是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市场对于价值的判断标准更为成熟。
而且不得不称赞科创板的制度改革成果,前5个交易日没有涨跌幅限制,游资无法依靠涨停板玩猫腻,将极大程度使得成交价快速接近于公司实际价值。
我们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市场的新股享受的溢价率是最高的,这很明显是不符合逻辑,也不符合常识的,这里面一定有制度因素的原因,通过科创板制度改革,并且向全市场普及,相信这个数据我们会很快和国际接轨。
这对于整个市场风气来说是好事,也是我们向成熟市场迈进的必经之路,我之前说过,只要高层想消灭游资,只需要把涨停板取消即可,但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过我相信最终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而消灭新股溢价对市场的好处其实也是非常大的:
1)新股溢价消失,这里面将释放出大量资金去布局真正有价值的标的,这极大程度节约了市场资金,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这个是资本市场的核心功能;
2)新股溢价消失对于指数走强大有裨益,我们之前观察到很多次新股在股价泡沫阶段被纳入指数,这对于指数来说是巨大的负担,需要长时间的股价消化个股实际价值才能跟得上,而这期间无疑对指数的上行产生了压制;
3)次新股溢价只是这个市场资源错配的一方面,未来随着A股制度的逐步完善,市场投机性需求将大幅下降,消失是不可能的,但是大幅下降之后,有利于市场回归价值,也有利于发现和挖掘价值,这是慢牛市的基础。
另外,我看到个消息说,巴菲特准备寻找2020中国投资机会,邀请10位中国资本精英赴美座谈,网上很多渠道发出了报名方式,活动行程也附上了。
我其实觉得这是一个蛮值得重视的信号,巴菲特和芒格在股东大会上不乏对中国以及中国经济的赞美,但是说实实在在的投资目前也有记录的也就是中石油和比亚迪,这个言行很明显是有落差的。
我个人认为,巴菲特之所以迟迟未大举进入中国,主要是有以下几点原因的考量:
1)确实对于中国市场的认知还不够(当然要强于大多数人,我说的是他的内部衡量标准),巴菲特以恪守能力圈著称,对于自己没有把握的机会宁可放弃,这次召集中国精英座谈,其实还是在解决能力圈的问题,看自己对于中国市场的把握能够达到几成;
2)对于市场制度的担忧,虽然中国资本市场在全球,无论是总市值还是成交量都已经位居全球前列,但是毫无疑问的是,我们依旧是一个年轻的市场,年轻意味着制度还有诸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之前频繁爆发的财务造假问题,这些问题对于像巴菲特这样的成熟商人是非常看重的,他们没有必要为了所谓的高收益去“冒险”,这是得不偿失的。
但是,近段时间,高层对于资本市场的制度优化做出了极大的改善,前文所描述的次新破发就是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另外,我们还在加大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所以,从时间点来说,现在也许是进入中国资本市场的好时机。
另外,近期伯克希尔的大股东由于不满巴菲特持有大量现金的“不作为”,而选择卖出了大量伯克希尔股票,这对巴菲特也许是一个触动,虽然我们知道巴菲特是一个善用“内部计分卡”的人,不会被别人左右,但是这或许是促使巴菲特去寻找除美国以外更好投资机会的契机。
而另一方面,对于全球资本市场有更深入研究的桥水董事长,以及更早之前的罗杰斯,都喊出布局中国市场,最近高盛也发布研报称超配A股,作为外资观察的最佳途径,北上资金近几个月以来持续保持大幅流入。
这些都说明了中国资本市场对全球投资者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也体现出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以及流动性大幅宽松的背景下,全球性资产荒问题凸显,作为当前全球稳定性最高的经济体之一,A股的核心资产无疑是保值增值资金理想选择,这个也是我一直以来的观点。
我个人为,巴菲特大举进入中国只是时间问题,如果你足够理性,绝对不会放过中国市场,更何况是巴菲特。
好了,今天就说这么多,记得关注、点赞,下课!
最后附上A股中期值得重点关注的行业:
1、医药业。关注被错杀的医药股,以低位滞涨,小而美为主;2、食品业。以低位滞涨,小而美为主;3、银行业;4、保险业;5、长期持有优质白马。
后语:大量粉丝还没养成点“赞”的习惯,如写得好,望大家阅读后在下边点个“赞”、关注、右上角分享,或打个小赏,以示鼓励!长期坚持原创真的很不容易,多次想放弃。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作者已持有文中所涉及的股票或其他投资组合。
本文仅代表撰稿人个人观点,不代表摩尔投研平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