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光:十年研究,万字雄文,解析电子行业(二)

时间:2020年01月11日 14:53:32 浏览:

[摘要] 外资报告,研究深度最高的是野村和BNP,研究基本面最强的是JP 摩根,看大趋势最准的是美林。

正文

2020年01月11日 14:53:32

案例一:电子的五朵金花时代事实上,电子行业并非天然弱势,在2004-2005年曾经产生“华微电子、士兰微、生益科技、法拉电子、航天电器”为代表的五朵金花,2005年A股涨幅第一名就是航天电器,以至于2007年经常遇到有人跟我说,“航天电器是我当年挖掘的”。华微电子连续十一个季度业绩环比正增长,某前辈把生益科技盈利预测从几分钱一次性上调到0.45元。然而,我们不能孤立看待这些现象。产业研究的第一条基本信念即是,现象背后必然有原因。五朵金花时代产生的背景是,中国家电、DVD、通讯设备开始崛起后,但其上游元器件还普遍处于进口状态。因此,那一波机遇的逻辑是:这些下游成熟产业的上游本土替代。探明这一逻辑,在此后的分析中,我们会培养“从下游看上游”的分析习惯。也会明白,这些企业在2005之后的几年不管多么努力,也难复制辉煌,因为培养他们的土壤还未形成。案例二:选择一个时代到了06-07年,各类资源品的涨价必然侵蚀中间制造业的利润,而产业规模相对弱小,对于基金经理而言,研究的投入产出比很低。那时候印象最深的两个事情,某买方分析师告诉我,电子行业就是不断降低价格为社会做贡献的行业,电子分析师的价值是帮基金经理“排雷”。在时代机遇没到之前,一个又一个“技术创新”故事的没兑现,使得后来机会已然到来后,经历过前一个阶段的投资人,普遍持怀疑态度。多数人的思维习惯,必然是根据过去推测未来。因此,当研究所梁所长让我和背景跟我一样的同学选择行业时,同学毫不犹豫选择了如日中天的机械行业。而我,曾读老子之说,养成的“反者道之动”的思维习惯,也情怀满满的选择了弱小的电子行业。以此为启发,目前我们对中国汽车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产业以及创新相关产业的悲观,应该转化为积极挖掘临界点后的乐观态度。只是,不能盲目乐观。案例三:两岸电子产业论坛的巨大差距2007年7月7日,我们与台湾台证证券合办的两岸电子产业论坛举办,经过半年的日夜作战的熬夜,入行第五天,我就得以获得机会发表“厚积薄发未来可期”的演讲。但是,与两岸电子产业同样存在巨大差距的是,我们的电子研究水平,大相径庭。他们有成熟的框架和数据库体系,而我们,还停留在外事不决靠谷歌,内事不决靠百度的时代。这个差距,让我下定决心,得到了托马森路透的报告平台账号。外面的世界,差距很大。每天读读外资报告,英语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外资报告,研究深度最高的是野村和BNP,研究基本面最强的是JP 摩根,看大趋势最准的是美林。至今依然记得,拿到小摩每年500页Handbook的激动人心。

作者不持有文中所涉及的股票或其他投资组合,但计划买入或做空。

本文仅代表撰稿人个人观点,不代表摩尔投研平台。

打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