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周记20200524:投机之作与投资之选

时间:2020年05月24日 12:21:06 浏览:

[摘要] 这一周还是起了波澜,无论是对市场还是我自己的应对。朋友们的讨论问题也有很多,我自己认为都是挺有价值的问题。

正文

2020年05月24日 12:21:06

这一周还是起了波澜,无论是对市场还是我自己的应对。朋友们的讨论问题也有很多,我自己认为都是挺有价值的问题。

问题一:你曾经写到一家公司是否值得投资并不一定取决于所成行业,不热门行业也有好公司。我的理解是:挖金子的不一定赚钱,卖铲子的稳赚。取决于行业中所处的定位,对吗?

这么说当然也是正确的,但是不全面。因为这个问题有很多个侧面可是画像。比如“卖铲子”的问题并不局限于不热门的行业,很多行业都会出现。比如亿纬锂能其实就是把各种类型的电池提供给各个行业去作为能源部件,这里面热门客户和不热门的就都包含在内,而亿纬锂能本身其实也是身处热门行业中。

对于这类公司很多时候就必须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否则就一定跟不上,它目前的估值回到几年前那个时候完全是不可想象的。

但是这个市场的魅力就在于并不是只有这一种赚钱方式。比如传统行业里的鲁泰A,主要业务就是做面料,提供给各个服装企业,它自己一年能设计4万多个面料花色。这个传统得不能再传统的行业,如果用发展的眼光看它其实毫无出奇之处,业务稳定得一塌糊涂。能不能投资赚钱呢?也是一样有机会的。这样的公司如果能够稳定赚钱,最安稳的投资考虑不应该是股价上涨,而是分红。这么多年来,它一直在稳定的分红,近10年来它的营收和利润几乎和周期无关,如果你能在一个股价不好的年份买入持有,现在你的这一部分资金仅股息都会受到手软,大概会超过这市场90%以上的投资者。

所以,“卖铲子”的问题和传统行业掘金还是有不重合的地方。对于比较传统的非热门行业公司的投资,我认为要看几点:不仅要看公司行业定位,还要了解其行业的延续性、行业周期性、要找准其股息分红与行业周期的节拍同步性、要提前长期观察准备并抓住低成本进入的时机。

我在这里大胆预言,服装及相关行业的部分优质公司正在逐渐进入投资低估区间,可以仔细留意研究,未来几个月可能就会有诱人的稳定回报投资机会,这可能甚至都不包含股价未来恢复产生的收益。

问题二:关于并购和商誉的问题。

商誉是个挺大的话题,它的定义并不局限于会计实务,但是好在你们后来又提到了并购,那么就只简单说说结合并购的这部分我自己的理解。

在这里可以简单理解为并购外部企业时,企业所支付的超过被合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或者说是溢价。关于它的具体计算我认为这在会计学中是非常难的点,但是对于投资者来说,可以简化理解。归根结底,无论是三元论还是其它理论,就是买的时候认为这部分资产未来可以创造超出支付成本而认可的价值。

理解归理解,投资过程中最容易暴雷也是它。因为这涉及到人和未来而仅仅是简单计算。我自己对商誉问题是很警惕的,一般对于大举并购的,高举高打的公司我是不碰的,相对于公司体量而言大规模的并购,大部分都是不成功的或者说需要很长时间去消化吸收。但是有时候因为对一家公司太看好,又正好赶上它要并购,那也不能一卖了之,就要费脑筋一事一议。

为什么大规模并购不容易成功或者耗费周期较长呢?并不是资产的问题,而很多是企业文化的问题。这个问题对于从事管理工作的人来说比较容易理解,不要说两家大型企业,就是两个大的部门合并也是不那么容易把内部的亚文化统一的。

企业文化很难有统一的定义,也没有绝对好坏之分,它就是企业风格的烙印。有的公司是独裁管理式,有的公司是开放平等式,没有优劣之分,只要能够驱动业务向前都是可以的,但是当两家风格迥异的公司合并,就会迎来痛苦的磨合期,继而引起人员的动荡,发展的方向,内部的斗争,业务的内耗,效率的下降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往往被最高决策者低估,但正是这些问题使得1+1小于2,再加上商誉,结果通常都不太好看。对于一家强势文化的公司来说,不要说大规模合并,空降兵都很难活下去。

那么具体到投资实务中,怎么来考虑呢?如果是并购结束时间很长了,并且在长时间发展中并没有产生消化不良的问题,我倾向于不考虑商誉问题,因为,企业已经消化掉不良的影响,两家企业已经可以协同前进,那这就是由并购变成了内生增长,你看到的就是企业现在真实的情况,不能刻舟求剑。这里面有个前提就是商誉比净资产的比值不能过高。至于这个比例多少是高,我也没有确定性的结论,一事一议吧。

对于商誉的确认是很让人头疼的,我也没有准确搞懂,说是无形资产吧?不具有可辨认性,说是固定资产吧又来无影去无踪。最好是单独作为一种资产类别,同时它又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与资产结合进行计算。所以它是投资中的“暗物质”。

再比如一些平台型公司,如复星系,它对于资本的运作,国内外的收购手法都是成熟的,成功历史可追溯,并购之后的管理能力也已经被充分认可,那么一般来说这类企业也是可以不过多关注商誉的。

那么啥样的并购要小心呢?比如自己本身根基尚不稳,高举负债大举收购,热衷于炒概念的,要小心。还有很久之前我自己曾经投资过的百洋股份收购火星时代的案例教训。两家公司完全不搭界,这种跨行业的并购一定要小心,两个公司的管理理念和文化根本无法实现协同效应。这样的例子还有我本来很喜欢的服装辅料的伟星股份收购北斗资产也是大概率一个结果。还有就是让你看不懂的,比如一些公司处于利益输送或者交换的目的进行的溢价收购,这类其实也是最难防的,最好的办法只能敬而远之了。

由于并购的效果并不是在收购当期就能够充分反映出来,所以收购导致的亏损不能马上被发现。而商誉引起的减值和资产减值的账面呈现是不同的,只要没有迹象显示商誉损失,就可以不算数,而这个迹象其实可控程度远比如固定资产减值高。也就是说,等你发现不行的时候,这个商誉引起的利润减值可能已经是个大窟窿了。这个特点也就存在被利用的可能性了,这也是很多时候为什么商誉暴雷让人猝不及防。

问题三:大概是因为我有短线操作,小徒弟问,华大基因从85到118的过程中,你到底减过它的持仓没有?我是来问问到底怎么看待回撤问题。请诚实回答。

这个问题我后面在自己的投资记录中直接写写。

我的持仓还是亿纬锂能、复星医药、华大基因、千禾味业、乐普医疗、汤臣倍健。但是仓位是有变化的,我说说我是怎么操作的,你们不用去怀疑这到底是不是真实的,只去了解这个思路即可。

本周我本来是没有投资计划的,但是偶尔我是会投机操作的。周三亿纬锂能毫无征兆的大涨,以我对它这几年的了解,在这个减持的窗口期,那就一定又出现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个利好如果不是强大到能推动强势涨停,那么就是有资金在短线操作,加上减持可能,第二点的走势是可以大概率推断的,胜率极高,所以我和小徒弟说果断做个“明天T”,她说那叫“反T”,不管它了,周四按照我一般采用的两点半法则全部买回。

在周四周五之间又出现了新的情况,一部新的国安法规要出台,港股市场立刻反应,仔细观察,这是一种整体性的下跌,不明资金大量出逃,这与A股开盘出现了非常大的反差,这种反差体现了A股市场资金的犹豫,此时完全可以判断,在这种偏差非常大的状况下,通常,两个市场由于很多大型公司共存,后续一定会出现一个带动另一个走势的情况,等到10点之后,走势大概率可以进行判断。于是我卖光了

所有股票,按照下午两点半法则又都买回来。这就是整个惊心动魄的投机过程。本来是想周一再买回来,但是想着自己的根本目的是利用大概率获胜的投机操作降低持仓成本而不是兑现利润,目的达到,所以还是老老实实当天买回来,避免周末的不确定性,这和一般投资者可能是反过来的。

这里面就涉及到华大基因的操作。一直关注的知道,华大基因我的持仓成本是很低的,我对于它没有短期获利的期望,或者说期望值很低,但是它确实走出了自己的道路。我对它的判断是,由于确定性的增加,对于华大基因我长期是更有信心的,而由于成本的低廉,我基本无视减持这样的情况,但是该有的降成本动作还是可能有的,所以我不仅基本没有减持过,这一次还在此次大换位的操作中加大了华大基因的仓位,相当于它和千禾味业换了位置,这个赔了我是要认的,就算是为了情怀买单,可能这并不值得学习。

现在开始才感觉慢慢有一些行业的好公司进入估值下降的通道,比如上面提到的服装相关行业,大家可以慢慢研究。

下周没有什么投资计划,突然出现的投机操作机会不是总有,自己也不一定总有时间瞄两眼股市,不过还是想说一句,即使是投机,需要随机应变,也要有一定的预案,不打无准备之杖。

作者已持有文中所涉及的股票或其他投资组合。

本文仅代表撰稿人个人观点,不代表摩尔投研平台。

打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