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之争拉开序幕,万亿市场背后的较量!
时间:2020年05月29日 01:17:02 浏览:次
[摘要] 后浪来了!
正文
2020年05月29日 01:17:02
中国动力电池制造商国轩高科周四(5月28日)晚间发布《关于股东权益变动的提示性公告》称,大众中国将正式入股国轩高科。这也是这家德国汽车制造企业首次拥有中国动力电池制造商的直接所有权。
这个并购案,在多数股民眼里,可能就是几个涨停板的事。
并不会想到,这个并购案,可能是未来中德在新能车万亿市场的竞争的起点。
作为大事件的见证者,我们今天来聊聊,未来中德竞争带来的机遇和竞争。
新能源车行业背景
根据专业的行业网站:
EV sales 数据显示,2019 年全球电动车销量为 221 万辆,中国销量就达 120 万辆,占比达 54.3%
同样来自专业行业网站:
知名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发布的报告显示,汽车生产大国德国明年(2021 年)有望生产超过 170 万辆电动汽车,到 2024 年,德国厂商在全球电动汽车生产量中的占比将从 2019 年的 18% 上升至 29%。
看到这里面的细微差别了么。
竞争已经非常激烈。
可能明年,德国就会超过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国。
所以国轩高科这个入主,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这是德国新能源国策中的第一轮进攻,也是大众这个全球巨头的野心所在!
不止大众,宝马也在行动。
2020 年 1 月,宝马首次拿下全球新能源销量榜月冠军
还有戴姆勒(奔驰),在最新的公告中,官方的计划 2030 年在欧洲销售的电动车型中,将占到生产的所有乘用车总销量的 50% 以上。
据麦肯锡报告预测,到 2021 年,大众、宝马和戴姆勒这三家德国车企将在中国市场赶超其他竞争对手,占据电动车市场份额排名的前三位。而在今年(2020 年),上述三家车企的纯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总产量可能翻番,总数达到 100 万辆以上。
中国如何应对?
德国的锐意进取,其实如果你细心研究过国策。
你会发现,其实德国还是慢了一步。
因为他们在拉拢特斯拉上,没有做出正确的选择。
中国的高层才是高瞻远瞩,创造一切条件,把特斯拉留在了中国。
具体的国策解析,可以看之前的文章解析:
如何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能源车之路
风口再来,新能源车补贴新政三大亮点解析
当然,特斯拉也不会放过欧洲这个市场。
目前特斯拉已经开始在德国建立第四家超级工厂,也是特斯拉位于欧洲的首座超级工厂。
但未来谁的产能更大,不言而喻。
举国之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先来后到,谁更有诚意,相信马斯克心中有数
股民需要知道的!
重点的部分来了。
本文想告诉大家的是,越竞争,谁收益?
龙头企业!
也就是我经常说的,核心资产的模式。
随着大众选到了国轩高科。
还有更多的德国车企会寻找中国的并购机会。
宝马,奔驰都会选定合作供应商。
未来有大把的并购机会。
而宁德时代这样早早已经布局,最早和宝马股权绑定,并且拿到百亿订单的,
将面临后起之秀的追赶。
谁是后浪?
未来国轩高科是否可以正面竞争,值得大家去跟踪基本面的变化。
产业链上的所有企业也会受益。
比如国轩高科的供应商,宁德的供应商,别忘记默默提供锂电设备的设备商
最后依然要放图,给大家节约寻找核心资产的时间。
文末最后聊几句专业分析师们的观点。
各路行业分析师,看到国轩高科这轮并购,纷纷感慨,留给中国的时间不多了
全球竞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特斯拉国产化需要加速推进,才能在中德较量中赢得先机。
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 愿中国的新能源产业链继续发力。
未来会更多解析产业内核心资产的基本面,以及第一手的调研资料。
敬请期待!
作者已持有文中所涉及的股票或其他投资组合。
本文仅代表撰稿人个人观点,不代表摩尔投研平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