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市场观察
时间:2020年06月13日 12:28:08 浏览:次
[摘要] 重要指数回顾;板块状态分布;市场机会方向
正文
2020年06月13日 12:28:08
最近没事会逛逛知乎,就是那种有个十来分钟,干个事情不够,看个书会被打断那种时候随便翻翻。有一次回答了一个关于理财的问题,然后各种理财问题都推过来了,里面比较多的,就是这种类型:我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工作稳定,收入虽然不多,但有些积蓄,要怎么理财才好。一般情况下,我都回复“投资给你自己”,原因很简单,几万块、十几万这种规模,理财的收益根本是可有可无,哪怕是上百万的规模,小白会去存的货基,大概一年下来也就三万块钱,而各种基金需要比较专业的知识,又不是一言两语能讲的清楚,所以对这种刚毕业的,有点小存款的,一般都建议投资给自己,不管是看书还是报什么学习班,都比理财那些微薄的收益要强。
显然,理财这个词,是被滥用的一个概念,真正需要理财的是哪一种情况?那种大量闲余资金,为了抵御通货膨胀而造成的巨额贬值,才需要专业的理财,在这个领域,年化收益稳定达到10%,就会有无数人的无数资金会投给你。而十万块的10%是多少?一万,虽然也聊胜于无,但对总资产的影响力微乎其微。在这种资金规模中,需要做的是想尽一切办法提高收入,让收入水平指数级的增长,而不是理财。当然,这并不是说理财就完全不应该,而是不作为主要考虑的项目,看了前面的文章,如果还是能容纳两个极端这种信息量,那就不应该了。
资金管理也是一样的,一个被滥用的概念,在投机中,所有的基金都需要基金管理,因为资金规模比较大,阳光私募的起步门槛是500万,一般设15%的止损清盘线,也就是亏了15%这产品就结束运营,而上千万和上亿甚至上百亿的那种规模,就更需要专业化的资金管理,因为对大规模的资金来说,在始终保持一定仓位的情况下,让收益曲线平稳才是水平的体现,这是产品的特性所决定的。而大众耳熟能详的所谓“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这种方式,也是有特定条件的,那就是资金量的庞大,必须要考虑分散风险,以及调整收益曲线。
再有,就是期货等天生带杠杆的品种,这是必须有资金管理的,没有哪一个加5倍杠杆的操作者,能够满仓的一直在市场上生存下去,更不用说外汇那种400倍杠杆了。
说到这里,应该明白一件事情了。在投机中,对资金管理水平高低的要求,与所要操盘的资金量和杠杆倍数,成正比。换句话说,99%股票市场中的散户,其实都不需要考虑资金管理这一项内容。
缠论中所说的位次,在技术中,指的是当下走势结构处于高级别走势结构的哪个阶段,同时的大盘指数如何、板块如何、分布如何、市场情绪如何、小级别的运行目前是什么情况,这些都是股票分析中的位次。但位次的概念,是广义的,并不是只有在技术分析的时候才有用,再好的技术,也需要人去判断、执行,是人能弘道,而不是道能弘人,推而广之,人的当下位次是必须的首要考量因素。
性格、时间、职业、思维方式,是通常都能考虑到的因素,除此之外,生活是否规律?有没有单独看盘空间的需要?吃了重庆火锅和吃清淡健身餐之后的看盘状态?健身运动是否必要?感情是否稳定?家庭是否和睦?朋友相处如何?等等这些,都是可能会影响到实际操作成绩的因素,别以为这是在小题大做,当你把投机看成小题的时候,你就没有大做的机会了。生活规律对养成生活的韵律有着极大的帮助,而这种韵律的体会,会直接体现在操作的韵律上;单独看盘的空间乃至几个屏,会影响到看盘期间的心绪稳定度,至少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这样的;吃火锅后的情绪容易急躁,而清淡的就会好很多,正常情况下在当下可以考虑十个条件,鼻炎的情况下最多想到三个;运动其实是必须的,但我做得不好,这是保持思维敏捷很好的方法;感情、家庭、朋友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日常心情,99%的人会把这种心情带到分析和操作中来。可以罗列的可能还有很多,回顾一下高中看的古龙小说《多情剑客无情剑》中,李寻欢在与上官金虹决战之前,对现场的勘察那一段,投机,其实是差不多的, 如果觉得这有些小说的儿戏,那么学习一下佛家的戒律,那种以生死为最终目的的事业,是如何让每一个细节都有利于修行的。当你把一件事情认真到了极致,必然会想办法让所有的客观条件都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靠拢,这事情做不成才是怪事了,也只有在这种前提下,才有资格去谈什么天赋、福报、命运之类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人上述这些,对人的当下性分析之外的,需要重点考虑的,就是当下的资金量。不错,巴菲特年均收益30%,然后自己几万块钱也买了个长线,安慰自己说有30%就满足了,纯粹脑子进水。十万的30%也就三万,自己算算需要多少次的30%才有一个亿?二十还是三十?然后想想十几年是不是也不算太长,相对于这最终收益来说?
预警注意,不是十几年,而是十几次!有好多卖复利奇迹的文章,会告诉你这样那般去投资,20年后会有若干亿的收益,但那前提是能够每年都以这种速度增长。而在中国股票市场里,真正大的机会,以目前的经验来看,平均6年才有一次,十次轮回大概就可以去见马克思了,抱着这种思维方式来长线投机的,最后无疑以失败告终。
小规模的资金,以经验来判断,百万以下的那种,要追求的是哪种指数级的快速增长,依靠长线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不是牛市的时候怎么搞定收益?哪怕是牛市里翻两倍,200%,这大概已经是大多数人不敢想的收益了,平均六年翻两番很夸张吗?随便认真的做点什么生意,前几年都可以百分之几百的增长好不好?
要在股市中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立足在短线的操作上才有可能,复利以短线的方式呈现出来,才会有爆炸式的增长效果,其他的一概pass。但如果在牛市中,能够每次都去抓到主升浪,那增长速度也是极快的,然而平均六年一次的轮回将平均摊薄这种收益,实际达到的年均收益并不算高。
在这个层面上,根本就不存在什么资金管理的问题,而是技术水平和人的当下性二者之间密切配合的问题。在这种视角下,所谓的资金管理,其实就是管理你自己,以详细的、可执行的计划,去学习、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刻意的去练习,同时把操作者自身的当下条件罗列清楚,搞明白当下条件最适合做的事情,以及这些条件哪些需要调整和如何调整,这些才是操作的根本基础。
至于年均20%以上的增长,其实理论上也是可以做到的,让资产在以世界为投资范围的不同时期的不同品种上轮动就可以,但需要的知识量太庞大了,一个人在短期内应该搞不定这种知识规模的学习,当然去涉猎一个领域、精通一个领域,就会多一个可识别的机会,不是坏事。但如果是想在股市里去实现你想要的收益,那你应该花上至少一个月的时间,去思考、记录、计划,并通过三到五年的时间来成熟起来,这三到五年已经是非常快了。
作者不持有文中所涉及的股票或其他投资组合,未来5个交易日内也不打算买入或做空。
本文仅代表撰稿人个人观点,不代表摩尔投研平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