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船重组是否会重演中国神车的一幕?

时间:2021年08月25日 21:30:20 浏览:

[摘要] 周四策略

正文

2021年08月25日 21:30:20

国0资委25日召开中0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工作媒体通气会。中国船舶集团副总经理钱建平透露,两船重组境内外反垄断审查工作全面完成,两船重组各项工作进入到实质性操作阶段。

在通气会上,国0务0院国有0企业改0革领0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0务院0国资0委副主0任翁0杰明表示,中船集团与中船重工重组,是应对国际造船业整体产能过剩,提升我国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的积极举措,对国际造船市场格局产生重要影响。“两船”重组整合了行业优势资源,舰船研发制造进展大大加快,企业经营效益大幅提升。重组后的新集团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净利润均居世界造船集团第一,企业市场地位更加稳固、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2019年11月26日,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重组而成的中国船舶集团正式挂牌成立。今年7月,“南北船”旗下中国船舶、中船科技、中船应急、中船防务、中国重工等9家上市公司发布的控股股东股权无偿划转公告称,中国船舶集团将成为公司的间接或直接控股股东。这意味着合并后的资产划转和整合将进入实质性阶段。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中国船舶集团的总部将迁往上海。24日上海市人0民政0府与中国船舶集团签署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中国船舶集团将加大在沪发展力度,加快在沪产业布局调整,大力推进船海创新资源在沪集聚发展,努力提升船海装备产业发展能级以及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助力上海城市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那么,问题来了,两船重组,是否会打造出一个中国神船?

当年,南北船合并的时候,股价从4元涨到了28元,足足涨了7倍,那么,南北船合并,是否会重演当年的疯狂呢?

南船指的是中船集团,北船是指中船重工,他们均没有上市。所以,不可能像中国神车一样,出现一个中国神船。

两船为什么要重组呢?

问题的根源有两个,一个是亏损,一个是优势互补提高国际竞争力。

可能很多人都认为,这么大的企业怎么会亏损呢,又是造航母,又是造远洋油轮,这种企业应该不存在亏损之说吧,不过,实际情况,确实是盈利状况不佳。

以中国重工为例,

2019年3月19日,中国重工旗下两家公司进入破产清算,分别是大连船舶重工集团船务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船务”)和大连船舶重工集团钢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钢业”)。两者均隶属于中国重工全资子公司大船重工。

这两家公司给中国重工造成的拖累不小。根据公告,近三年来,大连船务每年能赚到的营业总收入为4.7亿元左右,但却累计造成了6.33亿元的亏损;而大连钢业则没有实现任何营业总收入,处于完全亏损状态,累计造成亏损为4.22亿元。

亏损严重导致两家公司欠债难还。其中,大连船务因拖欠供应商材料款1550万元左右而被告上法庭,大连钢业也拖欠了1.55亿元的借款无法归还。

深圳某私募基金交运行业分析师张某说:

“资本不断运作的过程,就是降低资产负债率、整合业务、提升中船重工资产证券化率的过程。而大背景是,造船行业低迷,产能过程和需求萎缩,公司处于困境。”

提升竞争力

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迫使国内企业成为国际领导者。造船业作为韩国的三大支柱产业,受到韩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现代重工宣布收购大宇造船,韩国三大造船厂将合并为两家,这也将迫使中国造船企业提高行业集中度,形成国际巨头与之竞争。

按照计划:

北船体系,将中船重工(青岛)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轨道”)注入到上市公司,吸纳新的优质资产,同时,通过破产清算,出清旗下不良资产。

南船体系按照业务板块,通过资产置换和重组的方式重整了旗下两个上市公司的资产,在将船用动力业务归集到中船防务(600685)的同时,把造船资产归集到中国船舶(600150)。

南北船合并由来已久,从2016年到现在,几经起伏,充满波折,但是,他却不像南北车那样简单而纯粹,2只股票已合并,就给大家一个答案,但是,南北船都没有上市,要说,合并利好谁最多,其实,都差不多,预期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

回到市场

今天市场的赚钱氛围还是非常不错的,特别是有机硅,继续领涨两市,我们持仓的新亚强也大涨了接近8个点,从周一进来到今天已经十多个点收益了。

新的内参计划也如期进行,早盘深砸,但是没砸到位,也没有低吸到,所以,按照计划就尾盘开仓,先开了1成,明天早盘可能还会有一波砸盘,先砸一下,然后拉涨停,但是,这里不确定是否还会出现砸盘的机会,所以,今天尾盘还是按计划上车了。

另一只没开仓,实在腾不出资金,周四有资金的话再考虑吧。

其他都挺好的,华子做了加仓,大神其实也能加,没钱了。这种假阴假阳的股,往往都是强势的特征,静待花开即可。

感谢关注风口财经,点个在看,涨停不断!

作者已持有文中所涉及的股票或其他投资组合。

本文仅代表撰稿人个人观点,不代表摩尔投研平台。

打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