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价已成定局,又一公共事业重新估值!
时间:2021年10月07日 23:55:23 浏览:次
[摘要] 估值修复看PB
正文
2021年10月07日 23:55:23
这个假期港股非常热闹。
先是因为口服新冠药导致权重医药股大跌,后面又来了一轮反弹,走了一轮过山车。
节后这些反馈都会在A股重走一遍。
根据历史经验,10月普遍都是相对舒适的行情。
第一,有3季度报业绩的支撑。业绩支撑能把高景气板块(如锂电光伏)打出双头状态,重回前高附近。这也是前文我说的,为何你短线被套了会在10月解套的原因。
第二,临近年底做净值的区域,这个时候是爬净值最主要的阶段。到了11-12月机构内讧严重,再好的基本面也禁不起对手盘的猛砸。
所以要珍惜红十月,是下半年最后一个相对舒适的月份。
但也要提醒大家,在10月下旬会进入杀白马的阶段。
爬净值和杀白马这两件事完全没有冲突。
你可以理解为,20日以前大家爬山,20日以后大家把不坚定的人给踹下去。
但到了年底阶段,是没人爬山,大家都想着把人踹下去。
其中区别,有过一年以上经验的投资者,应该都能理解。
当然,时间区别并没有那么明显,我写个20号只是因为到了最后几天,业绩报披露会比较密集。
而A股的常规玩法都是提前跌,见光死那天跌的更猛而已。
所以杀白马是常规玩法,倒车接人,不是坏事。
如果以上不好理解,那么10月底你再回头看我这写在开盘前的总结,就能理解了。记得收藏转发留个flag,如果不准,欢迎来吐槽!
那么活在当下,应该全市场的人都知道。
能源紧缺,围绕煤炭燃气,绿电,储能,是当下的主线。
但道理都懂,为何玩不好呢?
因为看的周期,太短了。
用短线3-5天的思维,去看一个3-5个月甚至一年内都难以完全解决的能源问题。
怎么可能看的对?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古人已经告诉了我们这个基本的道理,就是大家做短线做不好板块的原因。
所以板块里面无数好公司,有的受益电价上涨,有的受益煤炭紧缺,有的受益产能紧张短期供不应求,有的收益长远绿电规划。
但往往你一进去,马上就回撤十多个点,无奈触发止损,割肉离场,但过1-2周又新高了。
解决方案即使给你,你一样做不好。
不看盘,就是最好的解决方案,做得到吗?做不到,那就别指望追涨杀跌能给你机会了。
所以我这一段答案,就是给评论区留言问如下问题的朋友。
10月的煤炭行不行?绿电行不行?储能行不行?
你有耐心,就行。
你没耐心,就是不行。
那么假期最让我关注的方向,就是我标题写的。
公共事业,又一个涨价了。
那就是水价。
《城镇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和《城镇供水定价成本监审办法》,两办法将于2021年10月1日正式施行,同时1998年的旧办法废除。
水价可是用了20多年了,价格早就不匹配当下的社会了。
以上海为例,根据发改委数据,生活用水占据可支配收入仅0.5%
而发达国家这个比例普遍在2-4%
我认为是好事。
电价能涨,水价一样可以涨。
中国有很多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正好趁着当下的能源问题,一并解决了。
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
并且通过价格激励机制,这些公共事业有了盈利,可以更好的服务社会。
假期港股的水务股已经有所表现。
根据A股机制,出消息再买,估计又是一堆一字版,等连扳打开又是坑。
这个方向,和火电涨价逻辑是一样的。
也就是说,必定不止一轮,第二轮第三轮是存在的。
估值修复,不是几个涨停就结束的。
而是阶段性的通过季度报的业绩验证,一步步走上去的。
所以前文写过,公共事业,应该用PB去做估值预判。
PB在2以下的,都会轮动补涨,先后而已。
相关的搜索,用问财自己选出即可。非常简单。
给大家一个简单参考。
美国的五大水务公司,PB平均为2.9,这才是一个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事业应该达到的标准。
这么多年计划经济了,该让公共事业赚点钱了!
简单就说这些。
很多人在节前是减仓防止利空的。
那么节后1-2个交易日,大多数都是要接回来仓位。
最后给个小建议。
看好的方向,自己已有认知,做过功课的板块。
那么请使用机构模式看待,追跌杀涨!
请勿追热点!
作者已持有文中所涉及的股票或其他投资组合。
本文仅代表撰稿人个人观点,不代表摩尔投研平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