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干扰下,市场仅存一种抱团模式!
时间:2021年10月13日 00:55:16 浏览:次
[摘要] 新模式即将出现
正文
2021年10月13日 00:55:16
今天行情比之前的还恶劣了。
现在已经变成了无论有没有利好都会砸的场面。
导致板块延续性成为了一个笑话。
虽然我早已不关注短线连版的玩法,但存量博弈资金的减少,实际上加剧了流动性的缺失,对整体环境还是有影响。
当下最佳的办法就是不参与新热点,蹲在熟悉的领域即可。
比如光伏锂电的业绩依然不错,比如白酒明年释放增量的预期。
可选的方向依然不变,只是股价的震荡对持仓人是一种残酷的折磨。
市场没有什么好思路的时候,最佳的办法就是静观其变。
近期的市场变量,核心就是三季度报的大考。
随着大量早早预告业绩增长的季度报出现,会有新的抱团模式出现。
季度报期炒业绩,是A股的常规玩法。
以前炒业绩只能算是一种普通的题材。
但是当下,炒业绩的玩法可能是唯一能抱团的炒作模式。
逻辑在于:这种模式,量化基金割不到。
很简单的逻辑,机器算法,他们对盈利的要求非常的低。
可以理解为,大多数只赚个3-5个点的纯短线资金。
之所以现在大量连扳效应被打破,短线生态毁于一旦。
就是大量的量化资金变成了低收益目标的快速轮动收割机。
以前的游资模式,是不会买几百个票的。
但现在有机器算法,买几个和几百个并无区别,都是同时下单,甚至可以布局板块的所有个股。
虽然收益目标定的极低,但架不住持仓个股多,对板块影响还是很大。
而这个模式会让大部分的游资接力模式失效,也就意味着以前的2版玩法都玩不动,更不用说3-4-5版之后的各类模式,在2版就被终结了,没机会到接力舒适区。
而量化的超短模式在业绩修复估值的玩法里面,是玩不动的。
和题材驱动不同,业绩报修复估值周期可长可短,但对于低位业绩股来说,一旦业绩超预期就不止10-20个点的修复,可能有30-50个点。
这个过程,机器算法的卖单,可以被机构合力吃掉,就影响不到盘面。
所以要问有没有量化交易都无解的模式,还是有的。
随着季度报大量披露,市场重新摸索短线玩法之后,就会发现了。
还是玩业绩抱团,比较吃香,而且不怕量化交易。
思路就写这些。
流动性越好的个股,越不担心量化破坏盘面走势。
换位思考,从监管的角度看市场,量化是市场的净化器,也是投资者教育的一个好工具,乐见其成,没有打压的必要。
可以见前文解析:
聊聊量化对市场带来的好处!
最后总结:
量化不可怕,整体环境弱也不必太担心,毕竟很多行业的业绩是好的,短期超跌就会修复。
怕的是在这种环境里面迷失,反复调仓,反复亏钱,最后无所适从。
实在想避险,还可以考虑白酒或消费,银行等低位板块。
有大量机构已经调仓布局,等待11月底的净值冲刺,在这些战场,量化打不过机构,欢迎来玩。
作者已持有文中所涉及的股票或其他投资组合。
本文仅代表撰稿人个人观点,不代表摩尔投研平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