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市场环境和现在很像”,南方基金张延闽比对当年牛市前夜

时间:2022年02月01日 17:39:00 浏览:

[摘要] 张延闽显然就个例外,很奇怪,为什么他不是按照“第一桶金”的打法,继续增强自己的风格?

正文

2022年02月01日 17:39:00

“当时的市场环境和现在很像。”

张延闽一开口就将我们带回了2014年10月,那个牛市躁动的前夜,经济不太好,市场流动性又很宽裕,而创业板已经从历史底部585点连续上涨了两年的时间——就跟2021年底的新能源板块一样——中小创板块的“交易非常拥挤”,唯一的不同就是,当时有非常强的信用和货币宽松预期,一场全面牛市正在拉开序幕。

张延闽此时已经在融通基金做了4年的研究员,他本科和研究生都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读自动化专业,原本已经联系好出国继续攻读自动化博士,却在一次巧合的实习机会中,发现投资比科研有意思多了,于是在创业板“十年一剑”的大背景之下,以工科生的身份,进入基金公司成为一名机械行业研究员。

工科生专业背景以及冷静克制的思维方式,让他在研究员生涯中表现出色,连续三年都是研究部考核的前两名,也正因为如此,2014年10月,张延闽提前接管了基金通乾,走上了投资一线。

在基金通乾2014年四季报里面,张延闽写了一篇散文诗般的季报(这种风格也一直延续在他此后的基金季报中),生动地重现他在当时市场“二八分化”格局下的思考。

“车子还是车子,内容还是内容,豆腐还是豆腐。一边是市场预期的高度一致,一边是价格和价值渐行渐远,小股票整体进入一种不稳定平衡点的状态,并随时可能见到市场先生那张狰狞的脸。

……

有一种声音将传统行业等同于夕阳行业,此观点我不敢苟同。”

基于这样的判断,张延闽有一种强烈的感觉:“蓝筹股可能会面临一次系统性的重估。”

说他无知无畏也好,新手光环没有负担也罢,上任之后,张延闽在一天内就将组合里的持仓全部清完,并在三天内按照自己的想法完成了建仓,大比例增持了银行、券商、保险以及中字头的蓝筹股。备注:以上图表截取自基金定期报告,不代表投资建议

2014年11月,央行超预期意外降息,一举点燃了市场热情,金融股大涨,券商板块在12月短短一个月内就实现了翻倍,张延闽管理的基金通乾在短短两个月内净值增长40.95%,一举逆袭,以47.68%的年收益率在传统式封基中排名第一,成为2014年封基年度冠军。

说到这里,我忍不住翻了一下张延闽当前管理的几只基金,想看看,他既然说“当时(2014年)的市场环境和现在很像”,2021年年底以来,房地产、银行等传统蓝筹板块也同样出现了逆袭的迹象,那张延闽是否还会把当年的操作再度复制一翻?

备注:以上图表截取自基金定期报告,不代表投资建议

这是张延闽管理的南方中国梦2021年三季度的前十大重仓股,虽然第一、第二大重仓股是地产金融,但从行业比例来看,整体还是比较均衡的,跟他2014年年底的操作明显有着很大的不同。

在《文明、资本与投资》一书中,自由投资人丁昶曾经和他公募基金的同事们探讨过一个问题:

“市场上投资流派那么多,而基金经理们大多是白手起家,入行之前都是一张白纸,到底是什么因素决定了他们的风格呢?”

曾经的公募明星基金经理,现猛犸资产的陈扬帆回答道:“一开始大家都是随机摸索,直到他们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而这第一桶金是怎么赚到的,他们的风格基本就是什么样的了。”

张延闽显然就个例外,很奇怪,为什么他不是按照“第一桶金”的打法,继续增强自己的风格?

作者已持有文中所涉及的股票或其他投资组合。

本文仅代表撰稿人个人观点,不代表摩尔投研平台。

打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