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口失守即对延伸提出挑战

时间:2023年02月06日 08:20:30 浏览:

[摘要] 概括性描述盘面情势,以波动分析为主体,结合各种技术面分析逻辑,推论各主要公众指数的中短期运行节奏。同时,对短期走势具有代表性的板块,或是热点题材进行必要跟踪分析,以其能够对相关品种的可操作性有着更深认识。而在能够厘清与纯指数意义之间的取舍关系之后,即可为实际操作提供更有针对性的逻辑基础。由此从相对稳妥的角度出发,提供适宜普通投资者理解及运用的方式,如回撤风控、突破参照等盘面要点的选取,可为避免风险无序放大及利润合理最大化提供较为有力的支持。本盘面评论文章具有时效性,发布一个月之后设置自动公开供回溯,亦可作为回顾时的学习材料。私密直播用户请勿重复购买!

正文

2023年02月06日 08:20:30

兔年首周的市场表现显然与多头预期存在一定偏差,大幅高开填补长假期间与外盘形成的落差后,权重群体回吐领跌对于指数重心起到了明显压制作用。而这种几乎算是开盘就形成短期高点的盘面运行节奏当中,即便还有着国证2000为首的小指数群体借助着ChatGPT概念热度,进一步又将短线情绪引至数字经济这个明牌方向保有交投热情,可也很难不让人想起21年春节之后的那种丧气模式。毕竟从最关键的资金面来看,北向资金持续大幅净流入态势已然放缓,甚至在周五也终于出现了净流出,而可以作为市场风格切换至小指数群体看待的融资资金则又缺乏明确加码态度,很难让我们对其博弈逻辑有个或长或短的直观判断。因此,在大多数指数及个股都已有明显日线级别超买信号存在的情况下,我个人仍是建议普通投资者应该先从技术层面角度对于短线回撤有个最基本的风控预案,一旦实际走势确实超出可接受可承受范围的话,那就还是要考虑转以市场进入对应去年12月末同级修正的保守策略作为当前的主要矛盾看待。

就沪指波动细节发展态势来看,周五开盘直接将所给出模拟图示当中的红色参照线击破,显然还想维持周三低点上行为新一级延伸结构的可能性大幅降低。尤其要注意到地产板块低开可谓是将周四反包努力葬送,这对于多方来说,更将有着导致其一月中旬以来走势向中续抵抗转化的风险存在。因此,无论各位对于日线级别走势抱有什么不同的理解看法,但至少在细级别走势上,都应该先将这个低开视为对应周一同级的c段性质修正看待,结合模拟图示视为转入蓝线选项。那么,按照常规的三波修正逻辑来说,显然沪指及沪深300追随领跌的上证50指数,将1月20日缺口也给回补掉就是必然结果。对于这个缺口的回补,我认为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去年12月末以来的上行结构难以继续延伸,纯指数意义上更有导致这一段走势停留在七波伪推动模式当中的嫌疑,从这个角度来说,先从整体仓位的角度提升风控等级是很有必要的。这一点行至早盘后段出现类楔形抵抗衰竭形态,并引发午后连续的反抽并不矛盾,某种意义上我们先当做沪指是在反抽低开跌破的红色参照线即可。非要说有着什么积极意义的话,我觉得无非只是寓示此处调整暂时仍控制在平台修正模式当中,这比起21年春节之后连续跳水杀跌多少会温柔一些。

小指数方向上的问题,目前变成集中在数字经济相关品种们的积极轮动,能否令其有着与权重摁压影响的大指数们保持一定程度的切换态势,而电新等老旧赛道的戏份则再度受限。如此,在真正增量的带动下才有跳出21年节后那种短期补涨套路的能力,否则,对于优柔寡断的多头来说,小指数群体如今的逞强其实也就不能算是什么好消息,相比积极参与其中博弈强势品种,我反倒更加担心面对超买修正负压,后面会不会又出现专治不服造成更大损失的可能性。同时,以板块运动的常规逻辑来看,这里的问题其实也可以变成之前所说的,数字经济相关品种作为23年明牌一样投资主线,将选择持续性更长更健康的轮动方式,还是会在一季度就因事件推动去把合理能够预期的部分走完甚至是情绪化的透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显然并不希望是后者这种怎么上去怎么回来的玩法。回到波动细节来看,国证2000为首的小指数群体相比大指数群体来说,暂时还保留着日线级别走势进一步延伸的可能性,但要注意到周五低点的性质其实与大指数群体周三低点的性质相同。作为短期趋势维持强力延伸的保证,原则上不被击破应是能否轻指数重个股的要点所在,若击破则视为延伸可能降低,需将操作策略转与大指数同步为好。

总体来看,短期市场运行节奏已受到日线级别超买负压的明显制约,特别是沪指等大指数将1月20日缺口回补更对延伸节奏提出挑战。从领跌释压的上证50指数走势来看,此处显然需要避免周五缺口具有某级主跌特性,即便只是将周一高点下行对应为小时级别顶背离导致扩张回洗的C段主跌也都是不应该允许的。因为,一旦如此即意味着短期修正结构进一步出现小转大的可能性,这样一来,自11月以来遗留的诸多缺口就将成为一个个空头路标,就算只按照对应12月末的同级修正考虑问题,显然都是可以允许继续攻击1月9日缺口来保持视觉效应的。所以,我们在将仍能保有延伸预期的国证2000等小指数作为仰仗的同时,对于细节回撤的容忍度其实也就不高,至少需要考虑本周初上试仅为1月19日尝试翻越突破依然的末段可能性。那么,为了合理有效的控制试错成本,我们显然对于那些偏离八日均线过远的强势品种,就仍应该维持看多不做多的态度。要不然以周五低点作为理论风控要点的话,大多数个股明显都会缺乏可以从容观测的时间和空间,这样也太容易出现被倒打一耙的事情了。故其与在小指数延伸仅作某级末段预期,且大指数反抽亦先停留在反抽性质的情况下,继续博弈题材热点超买之后的剩余惯性空间,我觉得并不是一个有着合理性价比的普适行为。

作者已持有文中所涉及的股票或其他投资组合。

本文仅代表撰稿人个人观点,不代表摩尔投研平台。

打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