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暂停转融券:对市场的影响及投资策略

时间:2024年07月11日 07:54:13 浏览:

[摘要] 市场端方面,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目前市场融券余额318亿元,转融券余额296亿元。转融券暂停并整体调高融券保证金率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市场情绪提振。年初以来,市场融券余额已由692亿元降至318亿元。

正文

2024年07月11日 07:54:13

首先,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暂停转融券对行情有帮助么?

答案是肯定的。虽说不是彻底取消,但有暂停总比不停好。这就如同暂停 IPO 一样,能给市场带来较好的预期,让投资者们的信心得到一定程度的提振。

从 7 月 11 号起,暂停新增转融券,存量转融券合约虽可展期,但不得晚于 9 月 30 日了结。这意味着从11日开始,新的做空力量减少了,而市场中那些之前做空还没还券的人,被给定了一个期限,9 月 30 号前必须买回股票还券。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促使之前做空的人逐渐买回股票,从而转为做多力量。

转融券卖出的券能否用现金归还?

答案是不可以。融券分流通券和非流通券,大股东出借给券商的券即转融券,只能还股票,不能用现金。

那是暂停转融券利好大,还是降低印花税利好大?

显然降低印花税的直接作用更大,它能直接降低交易成本。暂停转融券只是权宜之计,交易制度并未有根本改变。

大家都在期待11日大盘是否会高开。依当前市场氛围,大概率会高开。但大A的情况大家也清楚,之前降印花税时大盘高开 5 个点,最终还是冲高回落,而且目前指数还未回到耻辱柱。

另外还有社融数据没有公布,本来是昨天要公布的,没有按时公布数据,对于市场也会有一定的负面预期。一旦这个数据真的不行,那么对于这个好消息又有一定的抵消。

如果11日大盘高开低走,是否要参与呢?

证监会批准中证金自7月11日起暂停转融券,存量转融券合约9月30日之前了结。交易所融券保证金率由80%提升至100%,私募基金由100%提升至120%,7月22日实施。

这次直接暂停转融券,临近重要会议,监管层对市场的预期也并非特别高,只要能维持到会议开始或结束就行。所以短期内还是会有反弹机会。操作上,大盘高开别追,下跌时下午可小仓位买点,等明后天卖出,适当做个差价。

那这对券商是不是利空呢?

理论上是,但券商在转融券业务上的收入占比不高,而且所有利空基本出尽,反倒成了“利空出尽是利好”。

暂停转融券利好哪些板块呢?

利好可以融券的标的中相对位置较低、业绩较好且一直有人融券做空的股票。

此外,批准证券交易所将融券保证金比例上调,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参与融券的保证金比例也上调,自 7 月 22 日起实施。这显然加大了做空的成本,进一步抑制做空力量。

咱们再说说融券和转融券的关系。转融券是上市企业大股东及券商把券出借给中证金,借入方付利息融券做空;融券是券商把自持证券借给散户或其他机构做空并收利息。此次只是暂停转融券,融券业务未停。

转融通为何只是暂停,而迟迟不被禁止呢?

因为它背后牵扯竟如此之广,盘根错节。

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得搞清楚什么是转融通,当初为什么会设计这样的“天才”游戏规则?

转融通是券商、投资者、证券公司还有金融公司三者之间发生的借贷关系,券商给投资者融券的时候手上没有券,这个时候就需要去其他券商或者说证金公司去借券,投资者拿到券后可以进行空融券买入是做多,融券卖空是做空,A股的普通投资者基本上只能做多不能做空,因此这个做空需要券,但券是稀缺物品,普通投资者是很难去融到券的,所以之前A股的融资买盘相对比较大,融券卖盘是比较少的。

自2019年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指引出炉以后,公募基金也可以涉足股票租借,融券池扩容,随着公募基金可以参与转融通,空头便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子弹。

那么第二点就是哪些公募基金可以参与转融通?

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处于封闭期的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

第二种是指数1TF;

第三种是战略配售基金。

公募基金参与转融通有什么好处?主要是获得利息,而获利更多的是空头,所以这里面就出现了一个bug,基民买入基金以后,基金的净值上涨,基民才能够挣钱。但是基金参与转账通以后,会导致该基金的持仓股被借券的空头做空,基金的净止会下跌,这就相当于基民用真金买银,买了股票以后再出借给空投来做空自己,简单来讲就是基民自己做空自己,这听起来是不是很离谱?

如果基金经理对基金持有人负责的话,肯定不会为了那么点利息就把券借给空头。但是,国内的公募基金它的盈利模式是收取管理费,它并不是收益分成,所以无论基金盈亏,基金经理他都能够获利,所以他们对基金上涨的在意程度,是远没有基金持有者高,同时他们管理的那么多资金,自然是想着往自己兜里扒拉一下,所以很多公募基金会去高位接盘,这样亏的是基民的钱啊,基金经理反而可以吃回扣,如果说空头也给了诱惑力极大的回扣的话,基金经理肯定愿意将券这个空头,所以的话,基民股民成了生物链的底层。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去年前年出事下台的几个明星公募经理的调查报道中看出这个生物链。

投资者花钱买了基金,被收了管理费,基金经理却不好好的帮基民打理,一是接盘新股,完成上面交代的这个IPO任务,第二点是借盘高位股吃回扣,第三点是借券给空头吃回扣。

按理讲,这么大一个漏洞,那为什么还是开了公募基金参与转让通的口子?

因为科创板,科创板的话有大量的战略配售股份,这一些股份是具有锁定期的,锁定期内是不能够套现的,但是如果你开了转融通的口子,战略配售股就可以在上市的第一天套现离场,为什么要让战略配售股份这么轻松的套现离场,那是因为参与战略配售的才是这个生态链的顶层。

这真的是一个天才设计,利益集团通过这个规则赚得盆满钵满,券商、公募基金等机构则是参与利益链的,一环套一环,在每一环里面,普通投资者都是鱼肉。市场上行的时候,融券的威力是没有被发挥出来的,那么市场跌的时候融券就天下无敌,散户在A股的交易模式是单向的T十1,而大资金在A股的交易模式是双向T十0,还同时可以通过股指期货沽空,市场下行的时候,因为趋势向下,所以买盘力量不足。

按照这个制度,融券做空的空头可以将股价向下打压接近无限归零。那么它是怎么操作的?

首先是在高位先融一笔券,然后砸盘,股价一路下跌,等手里的券快出完的时候,低位买回股票还券,然后继续砸盘,股价继续下跌,如此往复,股价将永远跌跌不休。所以的话,我们看到为什么在2023年以后,很多股票一路下跌,一点反弹都没有,而有的股票可能连跌十天反弹一天,而反弹那一天只是空头买回来股票还券而已。

谈到这里,可能就有人会问,很多股票一路下行,但是融券余额没有增加?这是因为人家玩的很隐蔽,大资金可以T十0融券做空,比如早上9:30开始砸盘,砸到10:30买回股票还券,然后继续砸,尾盘2:30再买回来股票还券,如此一来,收盘的时候融券余额当然没有增加,因为人家在盘中就完成了做空和还券,那么在这种操作模式下,谁也接不住空头的砸盘,怪不得以前这个贝莱德表示啊,不知道从哪里又来了大量抛盘,根本就买不完啊,还有这个护盘资金,上千亿的救市资金进去都打了水漂。

我们举个栗子,记得年前的时候,药明康德啊,1月15号当时的数据是融券卖出只不到2万股,但是到1月29号的时候,药明康德转融券卖出63万股,暴增30多倍。所以突然暴跌,只是空头借利空消息做空,连续放量跌停,并非空头首尾是很多筹码大盘,而是公募基金将筹码借给了空头做空,相当于基民的资金被基金经理借给空头去做空基民。

那为什么长期以来转融通这种恶贯满盈的机制却始终得不到禁止?因为这背后涉及了很多方面的利益和考虑。

首先,对大资金而言,这个转融通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对冲工具,涉及到量化交易者可以借助这个机制进行变相的T十0交易,从而更好的控制风险和收益。

其次对于持有大量限售股的大股东而言,转融通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合法的变相的减税通道,使得他们可以在不向股价的情况下逐步的释放手里的股份。

第三点,就是新股发行同样受益于转融通机制,因为转融通的存在,新股IPO的机构可以更加大胆的报高价,接盘者也更加愿意参与申购,从而确保了新股发行的顺利进行,同时新股的高价发行也能够更好的吸引投资者关注,进一步的推高股价,形成证券效益,保证融资功能不丧失。

第四点就是证金公司和券商也通过转让通机制获得了高额的利息收入,此前有报道讲,新股转让通利润高达60%以上。

第五就是这个转融通,还是一个有效的多空收割工具,因为券源是掌握了机构手里面,可以通过做空盈利,而散户只能单向做空,因此只有散户在交易里面处于生物链底层,是被收割的对象。

第六点就是,这个制度的存在,还为机构抱团提供了便利,公募基金可以借助这一机制,肆无忌惮的拉高股价至高位,一方面吸引散户跟风,将手里的筹码逐步转让给散户,另一方面可以控制券源,在高位进行做空交易,实现“双赢”——两次盈利。因此转融通和IPO一样,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为这个产业链上下的各个参与者带来了丰厚的利益,所以这个东西,它牵扯太广了,动一发系全身,所以的话,不可能短时间内就出现一个有效的措施,他这个东西一定是慢慢来的,目前只能是暂停,而不能做到禁止的。

市场端方面,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目前市场融券余额318亿元,转融券余额296亿元。转融券暂停并整体调高融券保证金率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市场情绪提振。年初以来,市场融券余额已由692亿元降至318亿元。

量化端方面,主要是股票多空策略受到较大影响。暂停转融通,券源只剩券商自有券及场外券源,这两类券源规模都不大,供需不均下融券成本或将提升;由于保证金率提高,资金利用效率降低,多空策略综合收益降低。综上,多空策略规模或将萎缩,超额收益降低。多空策略可能转而变为市场中性策略。

整体上,该举措对市场多空策略整体影响不大:

(1)个股上,影响有限。多空策略收缩会产生部分个股上涨及部分个股下跌。但近期调研估算多空策略整体规模在500亿元左右,在给予足够时间周期以及监管并未直接叫停融券政策下,总体不会对市场产生显著冲击;

(2)交易量上影响有限。受过往券源影响,多空策略频率不算高,且暂停融券可能会让多空策略转为市场中性策略,资金大概率仍留在市场,不会产生过度市场冲击。

以上就是关于暂停转融券的全面解读,希望能对大家的投资决策有所帮助。看完的朋友记得点击关注神雕侠直播间,28年投资阅历,历经数轮牛熊循环,帮助大家理性客观的判断,规避风险,把握投资机会。后面我们会继续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祝大家投资顺利!

https://www.moer.cn/front/live

作者不愿公开自己是否持有文中所涉及的股票或其他投资组合。

本文仅代表撰稿人个人观点,不代表摩尔投研平台。

打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