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谈改革(一)“穷”出来的分田到户,拉开了农村改革序幕
时间:2024年07月19日 08:59:54 浏览:次
[摘要] 趟出了一条农村改革的新路,并为城市企业改革点亮了一盏灯
正文
2024年07月19日 08:59:54
1978年的11月24日深夜,当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分田到户的“秘密契约”上,按下自己鲜红的手印,也签下一份生死状的时候,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也就正式拉开了。
那时的我,正经历了第一次高考的失败,正在为第二次高考苦读。为什么一次不成还要考第二次,甚至第三次、第四次,像范进那样,一心当个举人呢?原因很简单,农村太穷,穷到只想通过高考进入城市,才有可能让自己的命运改变,才可以像城市人一样吃上供应粮,才能够放心地吃上一顿饱饭。
只要在农村生活过的人都知道,种粮的人,大多是吃不饱肚子的。一来要保证上交的公粮,二来粮食产量太低,好则四、五百斤,差的只有两、三百斤,农民辛辛苦苦一年,也没有几户能够分到可以让一家人温饱一年的粮食。多数人家都是春节一过,就要依靠杂粮充饥了。
于是,当小岗村的改革风暴吹到其他地方的时候,纵然还有点胆战心惊的农民,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开始在自留地上种一些经济作物。而当分田到户在全国全面推开以后,农村的人们,也终于知道什么叫吃饱饭的滋味了。
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的改革,是从小岗村开始的,而改革的起步,也是冒着掉脑袋的风险的。小岗村的18户农民,用不怕掉脑袋的精神,趟出了一条农村改革的新路,并为城市企业改革点亮了一盏灯。这盏灯,也最终照亮了每座城市、每家企业、每户家庭和每个人,让所有中国人都享受到改革的成果、改革的希望、改革的未来。
作者不愿公开自己是否持有文中所涉及的股票或其他投资组合。
本文仅代表撰稿人个人观点,不代表摩尔投研平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