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减仓,也不敢加仓,这种行情还有什么解法?

时间:2025年02月13日 10:27:34 浏览:

[摘要] 让“固收+”成为市场空转多阶段的配置利器

正文

2025年02月13日 10:27:34

持仓过节的小伙伴们,开工都领到大红包了吧?

2月份以来全球大类资产里面,中国股票涨幅达到4.05%,比黄金还强(意不意外)!(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2/11)

蛇年以来,全球重要指数中,中国资产全面领涨,中证1000以5.89%的涨幅拔得头筹,创业板指大涨4.31%。(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2/11)

A股热门的概念指数当中,DeepSeek指数蛇年以来大涨超过37%,云计算、AI算力等概念指数短短一周内涨幅都超过了20%。(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2/11)

但市场越上涨,大家心里也越慌张。

一个是不敢减仓,看着市场上涨,担心把手里的仓位卖飞了。

另一个是不敢加仓,AI这么涨,现在追进去,一旦市场调整,就太搞心态了。

这种行情下,有没有第三种解法呢?

我们一步步来解题。

01

行情还能走多远?

对于蛇年的这波“开门红”,有一句话总结得特别到位,叫做:

“突然的AI自信。”

春节期间,DeepSeek如同“魔丸降世”,将全球AI行业搅了个天翻地覆。

中信建投策略指出,DeepSeek的突破进展可类比美国的Chat GPT时刻,其低成本、开源等特性及强大的推理能力有望大力推动国内AI应用及端侧AI加速发展。

春节以来,DeepSeek的关注度一路狂飙,几乎长在了热搜上,市场对科技股的乐观情绪大大增强,满屏都是中国人“突然的AI自信”。

节后A股一开盘,这种“自信”也就在股价上得到了体现。在DeepSeek推动下,A股TMT行情表现亮眼,市场上各种“AI+”概念也都纷纷搭上了顺风车。

兴业证券认为,国产AI的实质性突破成为市场情绪的重要催化,DeepSeek R1成功缩小了市场对于中美AI发展前景的认知差异,引发了中国AI产业链的价值重估。

并且,本轮AI行情交易的线索与此前出现了明显不同,本轮AI行情领涨的方向,已不再仅是上游的AI算力板块,而是向中游软件服务以及下游应用扩散,正在进入多点开花、共振上涨的阶段。

与“924”的普涨行情不同的是,当前A股更多表现为结构性行情。

根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在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计算机、传媒、汽车、电子科技板块涨幅居前,交投火热;而煤炭、食品饮料、银行等行业则仍然录得了下跌。(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25/2/5~2025/2/11)

这种背景之下,虽然AI引爆的春季躁动行情仍然值得期待,AI也有望持续演绎成为2025年的投资主线,但在短期积累了一定涨幅之后,波动加大也在预期之中。

这也是当前市场产生分歧的地方。

部分资金在AI上获利丰厚,有了落袋为安的想法,上证指数在三连阳之后,周二就歇了歇脚。而对于大部分资金来说,AI这波行情产生的赚钱效应仍然具备吸引力,并且市场还在期待3月份的政策落地,调整或许也成为资金新一轮的进场时机。

因此,对于当前的行情,保持“不下牌桌”,可能还是较好的策略。

02

“不下牌桌”的第三种选择:是时候派“固收+”出场了

怎么做到“不下牌桌”?

换仓怕卖飞,追涨又担心被套,有没有第三种方法?

其实,从去年开始,我们就一直跟大家提到,2025年很可能是“固收+”的“第二春”,无论是磨拳霍霍的投资小白,还是想提高收益的“收蛋”专业户,都可以增加一些“固收+”的仓位,搭一波A股的顺风车。

对于“固收+”策略来说,当前正好集齐了“天时”“地利”“人和”三大有利因素。

“天时”,指的是“固收+”的配置时机。

“固收+”策略是指以固定收益类资产(如债券)为底仓,在争取基础收益的同时,通过配置一定比例(不超过30%)的风险资产(如股票、可转债等)来增厚收益机会。

风险可控,同时配置有一定的权益仓位,让“固收+”成为市场空转多阶段的配置利器。

比如2019年的一季度,当时A股市场已经回暖,但权益类基金的波动让很多想要入市的投资者心有余悸,“固收+”产品就因此迎来了一波配置高潮,成为了不少投资者的入场首选。

当前的市场背景跟2019年也有不少相似之处,包括存款利率快速下行,理财需求旺盛;股市由空转多,市场逐渐回暖;还有就是“宽货币+宽信用”政策组合,让股债迎来有利环境。

“地利”,指的是A股的“转机时刻”。

“固收+”最大的价值就是资产配置,通过股债搭配,追求低波动下的稳健收益。

但在现实操作中,低利率环境下,纯债部分实现超额收益非常困难,真正决定波动的往往是权益仓位。

这也是2022年、2023年很多“固收+”基金业绩承压的原因,股市一路下行,“固收+”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而“924”以来,政策转向带动A股情绪大幅回暖,今年以来AI的持续活跃以及DeepSeek的横空出世,又给A股春季躁动行情添了一把柴火。

市场整体估值也处于合理区域,沪深300市盈率(TTM)为12.58倍,处于近十年52%的历史分位;市净率(PB)为1.35倍,处于近十年22%的历史分位。从全球范围来看,A股仍然具有较高的投资性价比。

对“固收+”策略来说,当下债市依旧强劲,发挥着提供票息、降低组合波动的作用;与此同时,权益市场正处在底部回升阶段,配置性价比较高。可以说,整个“固收+”策略可能正步入顺风期。

“人和”,指的更多成功的经验。

和2019年相比,现在市场里的“固收+”,不管是产品还是策略都更加丰富。而且,经历过一波市场起伏后,我们也有迹可循,更容易找到那些经得住考验的有效策略。

我在复盘自己持仓中的“固收+”时,就会更倾向于留下那些净值能够创新高的产品。

比如天弘永利债券就是我的保留品种。

来看看天弘永利债券的三个数据。

1️⃣天弘永利债券A近一年累计回报达到6.38%,回报能力不错;

2️⃣ 基金经理姜晓丽2012年8月3日任职以来实现了104.95%的累计回报,任职年化回报达到5.89%,基金经理经验丰富,经受住了过去几年的市场考验;

3️⃣ 基金过去三年最大回撤为3.56%,最大回撤回复天数为42天,说明基金风险可控,创新高能力强。(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2/11)

更重要的是,当时我买天弘永利债券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基金经理姜晓丽和张寓的组合,更擅长于把握具有“时代特征”的投资机会。他们在2021年重仓的新能源车、光伏、半导体等行业的个股,让基金在当时的牛市行情中进攻性十足,产品年报显示,天弘永利债券A在2019~2021年连续三年年度收益率超过10%。

当前A股也是科技打头阵,天弘永利债券2024年基金四季报显示,基金股票行业配置中,制造业占比达到48.52%,也吻合当前权益配置的大趋势和大方向,后市表现还是值得期待一下的。

03

“固收+”怎么选?好策略有三个特点

借鉴过往投资经验,我进一步选出了当前值得关注的“固收+”产品,其中就有两只低波“固收+”产品:天弘价值精选和天弘永利兴宁,这两只产品权益仓位不超过10%,低波特征更加明显。

选它们的原因是什么呢?

1️⃣ 资产配置能力更强

作为固收领域的头部企业,天弘基金在“固收+”方面布局很早。通过专业分工,让权益与固收基金经理能够充分发挥各自专长。

在固收投资上,团队有独创的“天弘五周期”债券投资模型;在权益投资方面,通过资产配置-行业配置-个股选择的方式构筑三重收益保险。固收与权益的强强联合,让“固收+”产品兼顾较低的波动和更高的性价比。

2️⃣ 更适配的基金经理风格

这次选到的几只“固收+”基金,基金经理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特点。

比如天弘永利债券,主基金经理姜晓丽擅长资产配置与固收投资,另一位基金经理张寓有制造业投研背景,二人合作使基金在稳健中抓住科技成长机遇。

天弘永利兴宁由姜晓丽和张馨元搭档,策略分析师出身的张馨元,擅长运用中观行业配置策略把握市场机会,更适配当前A股的结构性行情。

天弘价值精选的主基金经理胡彧投资经验丰富,风格灵活,更擅长把握市场趋势。权益仓位中配置是红利打底,顺周期和科技作为进攻品种,这种思路也符合我自己的长期布局思路。

3️⃣ 更严谨的风控体系

我们配置“固收+”产品主要是看中它低波动的特性。所以,在选择产品时,应尽量挑选那些以追求绝对收益为导向,且风险收益特征清晰明确的产品。

天弘基金对于部分低波产品有回撤硬约束考核,在风险把控上可以说相当严格。

在查阅天弘基金“固收+”产品的时候,我还顺道领取了一张自己专属的2025年发财工牌,“年入黄金万两”,哈哈,这句话深得我心。

04

结语:让账户听得到上涨的声音

回到前面的话题,看着市场上涨,我们要不要冲?

把现金全部投向股市,似乎风险太大,对于追求稳健收益的资金来说,“固收+”就是另一种“不下牌桌”的思路。

通过股债搭配的资产配置方式,让资金以低风险、低波动的方式参与到权益市场当中,可分享权益市场上涨带来的超额收益。让账户听得到上涨的声音,争取实现资产的稳健增值。

风险提示

天弘永利债券A类成立于2008年04月18日,成立以来近5个完整会计年度产品业绩及比较基准业绩为2020年11.1%(2.97%)、2021年13.89%(5.09%)、2022年-1.91%(3.3%)、2023年1.56%(4.77%)、2024年5.71%(7.6%)业绩数据来源于基金定期报告。

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及基金经理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者在购买基金前应仔细阅读基金招募说明书与基金合同,请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本基金根据侧袋机制指引及相关配套规则的要求,于2021年调整过基金投资策略,具体请阅公司官网披露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

天弘永利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历任基金经理:蔡采(离职)(2008年04月18日~2008年05月30日)、袁方(离职)(2008年04月21日~2009年06月06日)、姚锦(离职)(2009年03月17日~2011年03月03日)、朱虹(离职)(2010年05月19日~2011年12月08日)、陈钢(2011年11月18日~2015年04月24日)、姜晓丽(2012年08月03日~至今)、张寓(2021年03月27日~至今)、杜广(2021年06月19日~2024年08月23日)、赵鼎龙(2021年11月30日~2024年09月27日)。

很厉害哦,全文都看完了呢!顺手【点赞】【在看】,钱包跟着膨胀!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财商侠客行

仗剑走江湖,飒沓如流星

黄衫女侠|文

财商侠客行|出品

END

作者已持有文中所涉及的股票或其他投资组合。

本文仅代表撰稿人个人观点,不代表摩尔投研平台。

打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