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联:奔赴“星光”之约,书写ESG与绿色金融新画卷

时间:2025年04月30日 10:20:25 浏览:

[摘要] 如题

正文

2025年04月30日 10:20:25

文 | 付一夫

如何评价一家公司是否优秀?

针对这一问题,相信不少人会从公司的行业地位、盈利能力、市场份额等维度来给出答案。不过在我看来,真正伟大的公司,其发展之路上绝不应该只有产品销量上的独占鳌头或是引领行业的风光无限,更为重要是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践行ESG(Environmental、Social、Governance,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理念,更加注重长期可持续发展,并彰显企业时代担当。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资源紧张、生态环境等问题的日益加剧,让低碳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等理念深入人心,各行各业对于企业ESG因素愈发重视,越来越多的公司都开始着手制定ESG策略,并积极践行ESG理念,为全国乃至全球经济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增长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看似晦涩难懂的ESG理念,实际上并不神秘。譬如中国银联近期的一系列实践,就为我们提供了生动且典型的范本。

1

事情要从一场别开生面的公益艺术展说起。

4月20日,一场名为“低头捡星光”的公益艺术展在上海START星美术馆圆满开幕,该艺术展以源头源尾的“江河对话"为轴线,邀请了多位艺术家,以三江源真实的环保人物和故事为创作原型,利用回收垃圾作为创作材料,精心打造了许多独特的艺术作品,以不同的方式诉说着守护三江源的动人故事,同时也在唤醒更多人热爱三江源、守护三江源的自觉意识。

例如:

《大地血脉》通过综合材质还原三江源独特的辫状水系地貌,展现这片土地的壮美与脆弱,警示垃圾污染对生态的严重威胁;

《重生之树》在上海新“种”下一颗用垃圾编织的重生之树,与三江源的那颗树遥相呼应,寓意将守护三江源的善意种在所有人心里;

《废羽新生》以残破鸟网编织成鸟群受困的矩阵,构建出震撼的具象认知……

除艺术作品外,在摄影展区的一系列摄影作品,亦在向观众展示发生在三江源头和长江尾的生态守护的公益事迹。展出作品包括著名野生动物摄影家奚志农用镜头呈现的三江源,以及野羽环境保育志愿者朱维佳在“护鸟之旅”中记录不同鸟类的珍贵瞬间,用生命的影像把生态保护的善意传递给更多人。

这场“低头捡星光”公益艺术展,便是由中国银联与三江源生态保护基金会共同策划并举办。该艺术展通过垃圾再生艺术、影像叙事、公益讲座与公众互动,将艺术与公益的深度融合,以一场跨越4000公里的善意传递,串联起三江源头与长江源尾之间的生态纽带,呼吁社会关注三江源生态保护并参与到生态保护的实践中来。

其实早在2024年,中国银联就正式发起“低头捡星光”公益行动,并联合三江源生态保护基金会策划了第一场公益艺术展,用8件垃圾打造的艺术装置再现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中8位环保卫士的真实故事,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当年入选了人民网“2024人民企业社会责任案例”。

而这一次,中国银联将“低头捡星光”公益艺术展从三江源带到长江尾的上海,为公众带来10件全新的艺术展品,通过垃圾再生艺术、影像叙事、公益讲座与公众互动,呼吁社会关注三江源生态保护并参与到生态保护的实践中来,让“低头捡起垃圾,抬头看见星光,守护锦绣中华”的公益理念深入人心——顺便提一句,此次展览会开放到5月4号,感兴趣的观众可以通过中国银联公众号中的小程序免费预约参观。

公益活动的内核,正是中国银联践行ESG理念的生动诠释。

2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公益艺术展的现场,还有一个MINI银联星光超市吸引着众多人。在观展结束后,所有观众都可以通过现场的MINI星光超市装置完成对三江源星光超市的爱心捐赠,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展览周边。

而这背后,同样凝结着中国银联的良苦用心和深远用意。

去年7月,中国银联在素有“三江源头第一县”美称的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创办了星光超市。虽然名为“超市”,但不同于其他商业超市的是,银联星光超市并不售卖商品,而是完全的公益属性。在这家特别的超市里,垃圾是唯一的货币,三江源生态环境的守护者们可以用捡到的垃圾在超市兑换、累积生态积分,再通过积分兑换日用品、书籍、画笔、足球、相机、望远镜等物资。

创办星光超市,也是中国银联“低头捡星光” 守护三江源公益行动中的重要一环。在中国银联看来,丢在地上是垃圾,捡起来就是“变废为宝”的星光;三江源作为离星星很近的地方,只有这里的环境干净健康,星光才会变得更加美丽——这也是“低头捡星光”的题中应有之义。

对于所有三江源生态环境的守护者来说,他们每捡起一份垃圾,就是对三江源的多一份关爱和珍惜;而中国银联创办星光超市的用意,正是鼓励大家都要眼中有光、心里有爱,共同“低头捡星光”,抬头望向更加美好的远方。

现如今,“低头捡星光”公益艺术展虽移步上海,但中国银联还是把MINI银联星光超市带到了艺术展现场,让更多的人都能参与到这场源头源尾的守护中,一起“点亮星光”。这无疑是在告诉世人:中国银联的公益环保绝不是一次性的“走秀”,而是真正成为了一一份可持续、可传承的事业,这也是中国银联践行社会责任、彰显企业担当的极佳诠释。

3

如果我们把时间线拉长,会发现中国银联对于ESG理念的践行,绝不是举办一场公益活动或打造一个星光超市那么简单。

事实上,为了响应国家“双碳”(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中国银联早在2022年5月就已推出银联“低碳计划”开放平台,依托银联受理网络,整合跨地区、跨行业、跨场景的绿色数据,通过打造“个人碳账户”,并建立激励机制,倡导绿色消费。为助力经济绿色转型,以金融服务带动绿色消费,银联在建设平台能力的同时,联合官方碳交易所开发碳减排方法学/模型,科学衡量不同场景、不同行为产生的碳足迹,将每一笔金融支付自动核算碳减排量。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银联低碳平台已累计覆盖公共交通出行、新能源汽车、酒店入住、绿色家电、线上点餐等21个绿色场景,并为浙江、湖北、山东等地政府输出碳普惠服务。

与此同时,中国银联发挥卡组织优势,建立碳账户统一标准,实现与建设银行、中信银行等多家银行碳账户的互联、互通,实现绿色场景共建、绿色数据互认、绿色权益共享。截至2025年5月,银联低碳平台已累计带动8万吨碳减排量,同时,中国银联积极发挥企业社会责任,用切实行动投身到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建设、野生动物的保护中。

不仅如此,在“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的政策号召下,中国银联以积极且坚定的践行者姿态投身其中,联合38家商业银行发行了54款绿色低碳卡,累计发卡量超过600万张。这些绿色低碳卡不仅仅是支付工具,更是一个个传播使者,不知疲倦地向每一位持卡人普及绿色低碳的意义,唤醒人们对于绿色消费的重视,将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每一个消费场景的点点滴滴之中。

何为优秀?我想莫过于此。

4

忆往昔,中国银联承载着使命而诞生,壮大于市场化环境、数字化潮流以及国际化趋势之中,经历了几代人的共同努力,这家国字号的银行卡清算机构在奔跑中成长,现已成为了一个综合性的国民支付服务平台和一张亮眼的中国名片,它见证和引领了中国支付产业的崛起,也让全球的每一个角落都闪烁着“中国银联”四个字。

不仅如此,作为国家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与银行卡产业的枢纽,中国银联的发展目标早就超越了自身的商业表现,如今正以更加广阔深邃的视野和“达则兼济天下”的胸怀,关注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公众的福祉。而“低头捡星光”等一系列举措,正是中国银联始终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坚守“支付为民”初心、积极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的创新实践与生动体现。

梦想依在,挥斥方遒。立足新起点,未来的中国银联必将在助推绿色金融、践行ESG理念上继续砥砺奋发,积极探索更具创新性与可持续性的公益新范式,不断书写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新篇章。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已持有文中所涉及的股票或其他投资组合。

本文仅代表撰稿人个人观点,不代表摩尔投研平台。

打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