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9月股市分析报告
时间:2025年05月05日 22:22:14 浏览:次
[摘要] 先说结论:预计未来几个月,股市先抑后扬,先回探再反弹,低点在3000附近,高点在3600点附近,围绕3300点的中枢,上下震荡
正文
2025年05月05日 22:22:14
先说结论:预计未来几个月,股市先抑后扬,先回探再反弹,低点在3000附近,高点在3600点附近,围绕3300点的中枢,上下震荡,国家队的出手已经封杀了大盘大幅下跌的空间,上证3040点可以看做是政策底,而市场底应该比政策底低一点,不排除瞬间跌破3000点,盘中会快速拉起,理由是:中国经济在于弱的现实和强的预期之间,市场一直在等待政策的发力,期待政策工具箱拿出一件件法宝来挽救经济,对冲外部风险。以最近4月份政治局开会的基调,还是要立足于先用好已有的政策,以稳为主,“稳就业、稳市场、稳预期”,会议强调“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增量储备政策,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中美贸易战、中美的冲突是一个长期的存在,是一个持久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将会是影响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的变量。目前进入相持阶段,可以说最坏的时刻还没有到来,政策要留有余力,加上一季报的经济数据比较好,可能会让决策层产生一种错觉,高估了中国经济的韧性,想让子弹再多飞一会儿,所有的政策有个滞后期,可能想多观察一下,暂时还没有经济政策应出尽出的紧迫感。属于政策观察期。新的刺激政策可能要等到7月份的政治局会议和年中经济工作会议,根据当时的情况,再出台新增的1点5万亿到2万亿的刺激政策。主要在房地产领域、扩内需的消费领域,还有生育补贴政策、医保、社保领域等。主要起到托底民生的作用。以低息债来置换高息债,以时间来换空间,拉长债务周期。债务货币化,以通胀来化债,推数字货币化债务于无形。
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经济的三架马车,随着中美贸易战向纵深发展,依照国外投行的推测,可能会影响中国新增一千万人的失业,影响中国二季度GDP增速1到1点5个百分点。按照美国已经公布的数据,以及预计美联储降息的点阵图来看,很可能在六月份议息会议上宣布降息25个基点,全年降息2到3次。中国会采取跟随策略,到时一定会降准降息。
关于提高消费短期的政策包括但不限于:
1、提高补贴幅度,扩大补贴的品种;
2、将补贴的范围扩大到服务消费,出行、餐饮、酒店、住房、旅游等全面补贴,扩大补贴人群;
3、允许合理用途提取公积金、医保个人账户资金,租房、购房、装修等相关用途都可以提取,医保账户不限制使用方向等;
长期来看,要根本解决问题还是要解决收入的问题,解决失业问题,保护产权(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让民营企业有良好的预期,增强信心,敢于投资,扩大就业,让人民有钱消费,让人民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解决医保、社保、养老、教育的问题,让人民敢于消费。扩内需的关键在于分配制度的改革,在蛋糕不再增加时,在存量博弈的大背景下,怎样提高人民的收入是个难题,阶级固化,阶层跃升变得很难,权贵阶层和既得利益者不愿让渡利益,生产过剩和消费不足的矛盾,就难以解决,对内表现为内卷,对外表现为贸易摩擦,甚至贸易战。按照经济学的理论,经济危机在所难免。相信政府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难题,因为宗旨是为人民服务的,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关于房地产的政策:
1、全面取消限购;
2、加快老旧小区改造、加快扩大货币化安置规模;
3、降低公积金贷款利率、降低商业贷款利率;
4、加快专项债收储商品房;
5、在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先试,试点二胎送房子政策,一举解决生育下滑和房地产库存积压两个难题;
关于出口的政策:
1、扩大出口退税的规模;
2、降低非美国家的进口关税,提高对非美国家的出口补贴;
3、鼓励国内线上线下商城开辟出口商品专柜,出口转内销,部分产品定向补贴,参与国内“以旧换新”补贴,补贴国内消费者;
4、加大财政补助失业保险的力度,让失业者基本生活有保障,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5、出口企业税费减免,减轻企业压力,支持企业度过难关;
6、鼓励企业调整产品结构,进行产品创新,加强创新驱动,以市场为导向,深挖市场需求。
关于投资的政策:
1、做好现有重大项目的投资,用一批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来稳住经济基本盘,筑牢根基,上马民生项目,以工代赈,解决经济和失业问题;
2、国内改良农田,新农村建设,让农民增产增收,把农村作为应对经济危机的蓄水池;
3、支持人工智能和新质生产力投资布局,实现科技突破和产业升级,人工智能的发展依赖于三种资源:算法、算力和数据,在人工智能方面美国长于创新,中国长于应用,而再好的高科技,最终要落实到运用上,中国有海量的数据,从人脸识别、人脸支付、自动驾驶到大语言模型,人工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的结合,必然出现在中国。
关于中美贸易战:
现在的种种迹象表明,中美即将开始谈判,1、最近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大涨,现在目前的情况下,人民币没有走强的基础,反而应该是顺势贬值以促进出口来面对关税战,离岸人民币盘子很小,央行完全可以通过国有银行来控制汇率,现在人民币汇率走强就是为谈判创造条件(美国早就说不要操作人民币贬值来应对关税战)
2、据彭博社报导中国已经对部分美国商品实施关税豁免,涉及约400亿美元的进口商品,包括医药品、高端医疗器械、工业化学品、芯片等,意在缓解贸易战对中国经济带来的冲击。
3、国内宣传口开始软化一些表态,一开始中国的态度是最强硬的,说的是除非美国先取消对中国征收的对等关税,否则中国是绝对不会和美国谈判的,现在的表述是:美国在取消关税上做好准备,那我们就可以谈了,不需要美国先有动作,中国就可以找理由谈,当然以中国语言的博大精深,给人感觉绝对是美国先找中国谈,美国先服软。
4、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最新报导,中国主动告诉美方,想以芬太尼问题为切入点来启动和美国的谈判,派出公安部部长王小洪亲自带队来美国谈判,或者找个第三国和美国接触。
中美启动谈判对中美和世界经济都是一件好事,当然开始接触和开始谈判到谈判达成协议是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反复,中国也会合纵连横以抗强秦,斗志斗勇,谈谈打打 打打谈谈,从美乌达成矿产协议来看,市场可能低估了川普,或者川普背后的精英团队,不完全是草台班子,川普现在对的要价和中国释放的混乱信号可能是一种极限施压的谈判手段和技巧,也不排除背后精英团队的纠错机制,美国的强大在于美元、美军、科技和人才,但最根本的应该是制度,这种制度能保证即使一条狗在台上,也能保持美国的强大。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还没有哪个货币可以取代美元,美元强势货币的地位还是不能动摇,只要美元还是强势货币,美债就不是问题,不管是36万亿,还是更多。当然谈判技巧是细枝末节,和写出《三十六计》和《孙子兵法》的国家拼谈判技巧还是差点意思,最好的谈判筹码是实力。中国应该做好自己的事情,以产业链优势、国内大市场优势、以完整的工业门类优势、以强大的工业制造能力、以广阔的战略纵深来应对中美之间的除热战之外的冲突对抗。
2025年5月5日
作者已持有文中所涉及的股票或其他投资组合。
本文仅代表撰稿人个人观点,不代表摩尔投研平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