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发现没?旅游总是出门前最开心,背后是大脑两个重大缺陷在作祟
时间:2025年05月15日 09:12:59 浏览:次
[摘要] 随着旅游的次数变多,所长越发发现一个事实,每次旅游都是出发前最开心、最期待、最兴致勃勃,刚开始旅游时也会比较兴奋,可基本到了第三天甚至第二天就觉得兴趣缺缺提不起劲了,甚至还会懊悔,为什么要千里迢迢跑出来,花这么些钱浪费这么些时间?
正文
2025年05月15日 09:12:59
“这是价值事务所的第1856篇原创文章”
随着旅游的次数变多,所长越发发现一个事实,每次旅游都是出发前最开心、最期待、最兴致勃勃,刚开始旅游时也会比较兴奋,可基本到了第三天甚至第二天就觉得兴趣缺缺提不起劲了,甚至还会懊悔,为什么要千里迢迢跑出来,花这么些钱浪费这么些时间?
为什么会如此呢?
这其实源于我们大脑一个很坑人的设置。
首先,我们的大脑非常擅长幻想,它绝对称得上是一个顶级造梦家。旅游前我们会在脑海中勾勒出无数美好的画面,壮丽的风景、独特的美食、轻松惬意的时光,仿佛这次旅行会完美无缺。
可当我们真正踏上旅途会发现,现实不仅没有想象中的美好,反而可能还会很糟糕。可能会遇上航班延误,飞机等各种交通工具坐起来要多不舒服就有多不舒服;旅游区到处都是人,哪怕你错峰出行,也可能看到一大堆人头;住宿也不那么尽如人意,尤其是那些较偏的地方,甚至会遇上车坏了、生病、证件丢了等糟心事。
不止是旅游,仔细想一下,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陷入各种各样的幻想中,觉得那些未实现的事情一定充满美好。
这个东西看起来很好吃,吃起来应该会xxxx;
这个衣服看起来很好看,穿在身上应该会xxx;
这个房子看起来好安逸,住进去应该会xxx;
如果我当初跟Ta在一起就好了,现在应该会xxxxx;
如果我当初选另一份工作就好了,现在应该会xxxx;
如果我当初买另一只股票就好了,现在应该会xxxx;
但当你真的吃了想吃的美食、穿上了你想穿的衣服、住上了你想住的豪宅,同你理想型伴侣结婚并生活在了一起,而后基本都会发现现实哪有那么多美好,只会平添一大堆糟心事,即便你运气真的好到爆炸,啥糟心事都没遇上,全都如当初想象的那样实现了那些 "如果",大概率也会觉得不过如此,甚至有些无聊。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其实是所长要讲的大脑的第二个坑人设置,即喜欢给自己找刺激。
人脑就是一个不断渴望接受新刺激的器官。为什么旅游的第一天会比较兴奋,因为你去了一个新的地方,对大脑而言,一切都是陌生、新鲜的,新的环境、新的面孔、新的食物、新的体验,这让大脑兴奋不已。但到了第二天、第三天,周围的事物逐渐变得熟悉,刺激感不断下降,大脑就会觉得不够新了,自然兴趣就随之降低。
就像你刚开始看到女神男神会惊叹不已,看多了就觉得习以为常,甚至到后面朋友圈一刷到他们的照片还会吐槽,又在那里臭美,有啥好臭美的;
第一次到一个新地方品尝当地美食觉得惊艳无比,再吃几次就那么回事,而且觉得到处都是这些吃的没意思。
我们绝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就是被大脑的这种“奇葩”模式设定控制着前进的,于是我们永远活在幻想中,并不断陷入寻找新刺激的循环里,终身都无法获得真正满足。
看到别人去了新的地方,就幻想那地方有多美好,他有多幸福,一方面羡慕嫉妒别人,另一方面也幻想如果自己去了会有多美好;
刚结束一次旅游,上一次的不满转眼就抛在九霄云外,觉得换一个地方肯定会更好,于是就又开始期待下一次;
伴侣永远是别人的更好,饭永远是别人家的更好吃,生活永远是别人过得更幸福。
其实全都是被大脑给骗了,别人和我们一样,永远都活在幻想中,永远都在因为“如果”没实现而产生懊悔,永远都在寻找更新的刺激,永远都觉得当下很乏味、当下很无聊……
那该怎么办呢?
答案是安住于当下。正如这次五一,所长没有再如往常一样找什么热门的旅游城市,而是去了一个非常小众的四五线小城浏阳,每天做的事情也不像当初那样打卡什么热门景点,找什么小红书**美食,而是几乎和平时一样早起晨跑、晚上饭后散步,其余时间在酒店写作,只是没有健身房可以撸铁,不过也会延长其他运动的时间,食物就是随便点点外卖或者就在酒店附近吃。
除了最开始两天跑步、散步基本是去没去过的地方探索城市,看看这个城市到底什么样子,后面几天也就是围着酒店绕圈圈。
当所长专注于当下的每一件事时,吃饭就是吃饭,走路就是走路,跑步就是跑步,不去幻想未来,那么,围绕着酒店绕圈圈和头两天探索城市的感受其实是一样的,在酒店吃外卖和打卡小红书网红美食的感受也是一样的,在酒店写文章和去壮丽景点看风景的感受也是一样的。反正都是安住于当下,不再乱YY,甚至忘记了自己,不一会时间就过去了。嗨,这其实就是心理学上所谓的心流状态,只不过相当于强行让自己在任何事情上都进入心流状态。
讲到这里估计也有同学要问了,既然是绕着酒店转圈圈、在酒店吃外卖、在酒店干活,为啥还要出门呢,就待在自己家不行么?
嗨,其实也是这次出门经历教给所长的,下回确实可以挑战“不出门”了,只要安住于当下,在哪里干任何事其实都是一样的。
为什么要用“挑战”两个字呢,因为现如今所长的水平可能还无法达到,出门在外,哪怕只是换了个城市在酒店里过同平时一样的生活,也会让所长内心有一种抽离感。虽然也是在工作,但相比平时你会少一些“压力”,并不是我非要一直工作,我可以想工作的时候才工作,因为在心理上,你给自己划定了这是休息时间;虽然你还是拥有那些社交关系,你还是有各种社交标签,但换了个城市暂时远离那些关系,就你一个人,至少心理上会觉得更自由一点,看不到就不会去操心。
嗨,你看,说来说去还是“心理上”,所以呀,其实人在这个世界的一切行动、生活、思想都是围绕着自己的内心,一切为心所造,真正的幸福感、真正的意义感、真正的烦恼、一切一切的感受,都是自己内心创造出来的,与他人无关、与外部环境无关。
所以,并没有所谓的如果怎样就好了,也没有所谓的烦恼与无聊,一切的懊悔、苦恼乃至于期待,都是我们大脑给自己生产的“幻想”,只要学会将心安住于当下,你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是美好,永远不会觉得无聊,亦不会再去期待"如果",更不会对他人晒的美好心生嫉妒。
如果大家也对所长看的企业、行业专家交流纪要感兴趣,可以加入《价值宝库》查看。《价值宝库》是所长团队精心打造的投研资料库,每天会上传100+内容,绝大多数都是大家最为关心的一手调研纪要,此外还有各种研报、突发/热门事件分析、宏观政策及市场解读等内容。总之,只要是对咱们有用的,所长能找到的,都会上传到里面。
作者已持有文中所涉及的股票或其他投资组合。
本文仅代表撰稿人个人观点,不代表摩尔投研平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