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降通道的生成与识别
时间:2025年05月16日 14:12:45
浏览:次
正文
2025年05月16日 14:12:45
20250516做一个笨功夫的践行者,慢功夫是开悟的基石视频重点:下降通道的生成与识别关键特征:高点次高点序列:第一个高点后,次高点无法突破前高,形成“滑梯式”下降(如周线、日线级别更清晰)。兄弟连理论:高点为“老大”,次高点为“老二”,后续低点逐步下移,形成“下坡梯子”无需等待形态完成,早期识别可提前规避风险图表熟悉度与“图感”培养重要性:对图表的绝对熟悉(如月线、周线、日线全周期观察)能快速捕捉形态开头,预判结尾。局部服从全局:手机看盘易忽略长期趋势,需通过电脑复盘全图,避免误判“空间由时间支撑,否则像旱地拔葱,怎么上去怎么下来。”:快速暴涨的标的缺乏时间夯实,易暴跌。你对图表越熟悉,它带来的价值越源源不断。长期复盘形成“图感”是技术分析的核心竞争力通过规律积累,实现“开头即知结尾”的预判能力技术分析的“三板斧”方向股票涨完后,只有三种结局:向上:继续涨(但大涨后很难,就像人跑累了得休息)。向下:直接跌(比如从100元跌到60元)。向右:横盘震荡(像“躺平”,股价在90-95元来回磨蹭)为什么电脑“看全图”比手机看局部更重要?屏幕尺寸与信息量:电脑是“地图”,手机是“放大镜”电脑大屏:像展开一张世界地图,能同时看到国家、河流、山脉的整体布局,避免“盲人摸象”。股市应用:月线看牛熊趋势,周线看中期波动,日线看短期买卖点——电脑能同屏对比,手机只能来回切换。手机小屏:像用放大镜看地图,只能聚焦局部,容易误判方向。比如把“短期反弹”当成“牛市启动电脑像站在山顶看整片森林,手机像蹲在地上盯着一棵树——前者能判断火灾风险,后者可能连火苗都看不到。前者是俯瞰,后者是仰视时间维度:电脑看“一生”,手机看“一天”电脑全周期:像看一个人的完整人生(童年、青年、中年),手机只能看“今天穿什么衣服”。股市:电脑看宁德时代从上市到万亿市值的轨迹,手机只能看这几天涨跌了多少手机是“战术工具”,电脑才是“战略武器”如何培养“图感”?像认人一样记图形:每天看10张K线图(像记10个朋友的脸)。重点记“下降通道”“头肩顶”“横盘”这些经典形态(像记住朋友的习惯动作)。久了就能一眼看出“这股票像上次暴跌前的样子”。就像老司机看到前面车突然减速,就知道可能要堵车,不用等导航提醒。每天看图,像认人一样熟能生巧。熟能生巧,举一反三“吃透一个点,熟能生巧,就能举一反三。”“一个案例代表一批同类,吃透一个等于打通一类。”深度优于广度:彻底理解一个模式(如“头肩顶”),比浅尝辄止学十个更有用。复利效应:每天进步1%,三年后就是质的飞跃(1.01³⁶⁵≈37倍)每天进步1%,执行压力小,容易坚持。”“不怕慢,就怕停;不进步就是退步微习惯的力量:像“蹒跚小步”走路,看似慢,但长期走得更远。雪球效应:小进步像滚雪球,初期慢,后期势能巨大。一本书读百遍,每一遍视角不同。”“市场就那些点,反复讲是因为一类通百类360度理解:像刘伯温“读百问”,从不同角度重复学习,直到形成本能反应。肌肉记忆:通过反复练习,将知识转化为直觉(如老司机看路况为什么“吃透一个点”比学一堆有用?炒股同理:彻底搞懂“头肩顶”这一种形态,下次见到类似的就能秒懂,不用等暴跌才后悔。每天1%进步有多厉害?学技术:每天研究1个股票图形,三年后你脑子里就有1000多个案例库,一眼能看出涨跌信号。“不进步=退步”是啥意思?跑步比赛:你原地休息,别人还在跑,排名自然下滑。炒股竞争:别人每天学新技巧,你停滞不前,迟早被市场淘汰总结少就是多:吃透一个模式(如“头肩顶”),胜过泛泛学百种。龟兔赛跑:每天进步一点点,三年后你就是专家。重复的力量:像老电影反复看,越看越能发现细节。别停:哪怕每天只学10分钟,也比躺平强——市场不会等你!“一天一图形,三年成妖精; 贪多嚼不烂,慢工出细活。”投资,练到本能反应,你就赢了!#a股#
作者已持有文中所涉及的股票或其他投资组合。
本文仅代表撰稿人个人观点,不代表摩尔投研平台。
打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