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敢花”到“放开买”:各地如何用政策唤醒消费欲望?
时间:2025年05月27日 17:07:26 浏览:次
[摘要] 不花钱,国家却不能坐视不管,毕竟消费、投资、出口并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
正文
2025年05月27日 17:07:26
5月27日,A股消费板块有所异动,相关食品、乳品、酒、珠宝等板块纷纷上扬,科拓生物、星徽股份、明牌珠宝、升达林业、金枫酒业、青岛金王、有友食品、莱绅通灵、英联股份等多只成分股实现涨停。
消息面上,近日,河南、广东、上海等多地发布提振消费利好政策。天风证券策略团队发布研报指出,目前,我国正从生存型消费转向发展型消费,服务消费成为趋势,服务消费提升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
为何不敢花钱?
近年来,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中国经济却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下呈现出“稳中有进、结构优化”态势,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之一。
中国消费市场虽然整体向好,但依旧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一方面,中国消费市场水平仍然偏低,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平均水平相比,消费占GDP比重存在近20个百分点的差距;另一方面,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始终保持在90以下。
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三个核心方面:收入增长放缓与财富不均、居高不下的生活成本压力,以及对未来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
收入增长与期望落差是消费意愿降低的首要原因。2024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率为3.2%,虽然数字看似还算稳健,但与10年前动辄7%~8%的增速相比已显著放缓。更关键的是,这一平均数掩盖了收入分配的严重不均。
高昂的生活成本是抑制消费的第二大因素。住房问题依然压在大多数家庭身上。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一、二线城市房价收入比均值为12.6,远高于国际公认的合理水平4-6倍。
未来的不确定性则是影响消费信心的第三大因素。2024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虽然控制在5.2%左右,但25-35岁年轻人的失业率高达9.7%。同时,近两年来频繁出现的企业裁员、降薪现象让就业市场弥漫着不安全感。
多地加码释放消费潜力
不花钱,国家却不能坐视不管,毕竟消费、投资、出口并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在成熟经济体中,消费通常占GDP比重超过50%(如中国2023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贡献率达82.5%),是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和“压舱石”。
因此,中央及各地开始不断出台消费刺激政策。
近期,河南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公布,鼓励设置中小学春秋假!鼓励领导干部带头休假。
从6月1日开始,广东将再次派发2025年惠民托育券,最高提供10天托育服务体验券或2000元托育服务消费券。
河北加力扩围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在之前品类基础上,新增了微波炉、净水器等4类家电产品,并增加咖啡机、洗地机等8类小家电,同时鼓励商家出台配套促销政策。
江西、海南结合冰箱、空调夏季销售旺季,鼓励商家推出卖场联动、品牌联动、“拆旧装新”服务等,让消费者得实惠。
青海农机报废补贴品目由14种增至25种,其中,重点提升报废手扶拖拉机,以及报废更新播种机、联合收割机的补贴标准。
多行业多企业受益
政策效果显示,对于汽车、家电、旅游、免税、医疗、白酒、科技、物流、教育、娱乐等多行业、多企业产生了拉动作用。
其中,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扩围,手机、平板、智能手表等纳入补贴范围,并支持绿色智能产品,这有利于美的集团、海尔智家等家电企业通过产品智能化升级提升毛利率。消费电子类上市公司如立讯精密等,也会因换机周期缩短而受益。
汽车行业以旧换新补贴、支持新能源汽车绿色化升级等政策,会刺激消费者的购车需求。比亚迪等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将受益于需求增长和技术迭代,其市场销量和营收有望进一步提升。同时,政策推动汽车后市场发展,相关汽车零部件企业以及从事汽车改装、租赁业务的上市公司也会迎来更多的业务机会,如华域汽车、广汇汽车等。
消费升级带动宴席与商务场景复苏,农村消费潜力释放,贵州茅台、五粮液等高端白酒企业受益于高端化趋势,区域酒企如今世缘等聚焦婚宴场景,也会有更多的市场机会,白酒行业上市公司的业绩有望得到提升,推动其估值修复和提升。
城中村改造释放住房需求,公积金政策松绑支持家装消费,这会增加存量房翻新需求,欧派家居、顾家家居等家居企业以及海尔智家等智能家居企业,将受益于渗透率提升,市场需求的增长将带动这些企业的业务发展。
促进农民增收、推动绿色农产品消费、支持农业品牌建设等政策,有利于牧原股份、金龙鱼等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通过农产品标准化与渠道下沉,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作者不愿公开自己是否持有文中所涉及的股票或其他投资组合。
本文仅代表撰稿人个人观点,不代表摩尔投研平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