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狂飙70%背后:上海银行的「冰与火」之歌
时间:2025年05月27日 21:16:00 浏览:次
[摘要] 股价狂飙70%背后:上海银行的「冰与火」之歌
正文
2025年05月27日 21:16:00
文 / 八真
来源 / 节点财经
2024年,上海银行(601229.SH)在资本市场一骑绝尘,70%的涨幅位列赛道首位。
这样的强势表现在2025年上半年延续,5月22日,该行股价再次刷新记录,盘中创出最高11.33元/股。
上海银行缘何备受青睐?离不开稳健的“基本面”的支撑。
过去一年,上海银行实现了业绩的向上生长:营收529.86亿元,同比增长4.79%;归母净利润235.6亿元,同比增长4.5%。
相对于最近几年愈发复杂的环境来说,上海银行的这份“答卷”彰显穿越周期的韧性,属实不易,也是其重回上升通道的印证。
但不容忽视的是,透过表象看肌理,上海银行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
01 净息差之痛
受宏观经济深度调整,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持续探底,政策强调支持实业(减费让利)等因素的冲击,银行告别“躺赚”,步入前所未有的“困难期”。
其中,首当其冲的挑战便是净息差收窄。
2024年,A股上市银行的净息差全线走低,且首位差距继续拉大。
根据Wind金融终端统计,42家A股上市银行2024年净息差均值为1.61%,2023年这一数值为1.78%。
按照从高到低排序,净息差“三甲”是常熟银行2.71%、长沙银行2.11%、招商银行1.98%,末三位是交通银行1.27%、上海银行1.17%、厦门银行1.13%。
换言之,上海银行的净息差水平,在42家上市银行中,排名倒数第二。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披露,2024年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52%,较上年下降0.16个百分点;城商行净息差为1.38%,较上年下降0.19个百分点。
对比之下,上海银行2024年净息差1.17%,不仅逊于商业银行平均水平,也不及城商行均值,而0.17%的降幅亦没有跑赢行业整体速度。
若与常熟银行比较,上海银行的净息差整整比对方低了1.54%,而在2023年,二者的净息差差距为1.52%。
作为利息净收入的定价根基,净息差高低决定了银行的“压舱石”,即传统存贷业务的盈利能力,由此导致的压力不可小觑。
反馈到财务上,2024年,上海银行实现利息净收入324.86亿元,同比下降7.62%,占营收的比例从2023年的69.54%缩小至61.31%。
不过,东边不亮西边亮,得益于投资收益飙升,仍然撑住了上海银行的局面。
图源:上海银行财报
2024年,上海银行斩获投资收益131.66亿元,相比2023年的67.72亿元,接近**,并带动非息收入猛增57.75%至165.41亿元。
对此,上海银行在年报中表示,主要是把握市场利率波段,加快金融资产流转。大白话就是依赖短期的炒股、炒债手段,也让外界质疑其成长性。
02 资产质量“双面镜”
越是身处复杂多变的内外部大环境,越是考验银行的资产质量。
截至2024年末,上海银行不良贷款余额 165.80 亿元,较上年末减少 0.25 亿元,降幅0.15%;不良贷款率1.18%,较上年末下降 0.03 个百分点,连续两年进步。
细分地看,截至2024年末,上海银行房地产业贷款余额1187.4亿元,占比8.45%,是仅次于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第二大投放领域。
图源:上海银行财报
《节点财经》注意到,虽然上海银行房地产业的不良贷款率已大幅压降至0.98%,但基于较为可观的体量,仍是可能触碰到的“暗礁”。
实际上,早年间通过高杠杆的房地产业贷款进行规模扩张,上海银行曾踩雷“宝能系”和恒大集团,最后对簿公堂。
该行于3月底发布的公告称,已收到相关《民事判决书》,支持深圳托吉斯科技向上海银行深圳分行偿还25.8亿元借款本金及相应利息、罚息和复利,并支付18万元律师费。
天眼查证实,深圳托吉斯科技正是姚振华旗下公司。只是,以现在“宝能系”的境况,还钱的概率有多大?恐怕极小。
不过,上海银行表示,由于已对该笔贷款计提了相应的贷款损失准备,此次诉讼进展不会对公司当期或未来的利润造成重大影响。
另外,上海银行信用卡不良贷款率已飙升到1.98%,上年则为1.76%。
资金“安全垫”方面,,2020年—2024年,上海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从321.38%一路下行到269.81%,说明风险缓冲带面积显著缩减。
同时,也意味着,上海银行归母净利润的攀升,离不开拨备覆盖率的调节作用,但也使其未来的盈余释放受限。
进一步,以同业为“镜像”,上海银行的该两项指标均算不上优秀。
参考同属“包邮区”城商行的宁波银行、江苏银行、杭州银行、南京银行,2024年不良贷款率分别为0.76%、0.89%、0.76%、0.83%,拨备覆盖率分别为389.25%、350.1%、541.45%、340%,上海银行的距离肉眼可见地远。
03 内控“顽疾”何时改善?
内控欠佳,是上海银行身上的长期“顽疾”。
2025年刚开年,上海银行便频频闪现“红灯”,累计被罚约380万元,基层支行集体漠视法规呈现常态化趋势。
1月2日,上海银行因贷款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代理销售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两项违法违规事实,被上海监管局罚款200万元;
同日,上海银行深圳分行因为“价格(含行政事业性收费)违法行为”,被当地市场监管局罚款约62.8万元。
紧接着的1月7日,上海银行苏州分行又收到一张120万元的罚单,原因是银票贸易背景审核不到位、个贷用途管理不到位、项目贷款管理不到位三项违规行为,两名责任人也各自被警告并罚款8万元。
据《节点财经》了解,2024年上海银行由于内控“跑风漏气”,共计罚没金额超千万元。
其中,深圳分行因“贷款资金对接理财产品”“房地产贷款未按进度放款”等问题被罚没472.7万元,10名责任人被追责;宁波分行因“贷款三查不尽职”“信贷资金流入限制性领域”被罚185万元;天津分行因违规发放大额存单、委托贷款资金用途违规被罚145万元……
除贷款乱象外,代销业务成了另一片“重灾区”。
2024年,上海银行因“代销业务严重违反审慎规则”被上海监管局罚款200万元,灵石路支行、浦东科技支行等5名客户经理及负责人因代销违规被警告或罚款。
调查发现,部分员工为完成业绩指标,向客户**高风险理财产品且未充分披露风险,甚至与第三方机构私下合作收取回扣。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银行在今年4月迎来“老将”顾建忠回归,由其任该行党委书记,并提名董事长。简历显示,顾建忠自1997一2014年在上海银行任职,曾历任党委委员、人力资源部总经理、纪委副书记等职。
对顾建忠来说,前路任重且艰阻。
*题图由AI生成
作者已持有文中所涉及的股票或其他投资组合。
本文仅代表撰稿人个人观点,不代表摩尔投研平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