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继续调整!可控核聚变突破持续涌现,将成行业关键转折点
时间:2025年05月28日 14:01:28 浏览:次
[摘要] 每个交易日收盘后写出我第二天的计划,第二天中午12点到1点更新当日的午评以及对前一天晚上计划更新,记得购买文章的朋友第二天中午再次点开文章,查看我计划更新的内容。
正文
2025年05月28日 14:01:28
【盘面分析】
从股市的走势来看,此次全球关税战的大赢家是“德国”,因为率先创出历史新高,等于说一切都只是“摔倒”了一下,该涨还是要涨。美股今年大概率还是会继续创出历史新高,欧美股市的性质就是“易涨难跌”,外围的局势已经对全球金融市场有明显的带头作用。目前A股市场进入到缩量调整阶段,走势上已经开启独立行情,但是题材炒作仍然看隔夜欧美市场的动向。普通投资者建议耐心等待调整行情结束,可关注5月初跳空缺口的回补情况。
骑牛看熊发现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通过全面改革美国核管理委员会等措施以加快核反应堆测试等。近年来在AI 算力爆发带来全球电力需求快速增长,核聚变作为高效清洁能源,国内外相关发展进入加速期,今年以来国内相关项目招标亦加快落地。近期核聚变板块催化不断,持续看好核聚变板块的投资机会,看好核聚变加速落地下,上游相关设备项目中标带来的业绩增长贡献。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可控核聚变能源销售市场前景广阔。作为高科技领域的前沿技术,可控核聚变的知识产权具有很高的价值。
三大指数集体高开,两市个股开盘涨跌互半,题材板块方面医废处理、环保设备、一般零售等板块表现较强,电子商务、培育钻石、宠物经济等板块表现较差。核电、可控核聚变概念震荡拉升,融发核电4连板,雪人股份、长城电工等多股涨停,FIA(聚变能产业协会)此前发布的一项报告显示,调查的37家商业核聚变公司中,有26家认为在2035年前第一台核聚变机组将实现并网供电。
农药板块延续强势,海利尔、辉隆股份、联化科技、利尔化学竞价涨停,中旗股份、广康生化等大幅高开,全球产能最大的氯虫苯甲酰胺原药生产企业山东友道化学发生爆炸事故,山东友道化学的氯虫苯甲酰胺原药占据国内主要产能。无人物流、环卫车概念反复走强,云内动力、通达电气等多股涨停,大地电气、玉禾田等多股涨超10%,今年以来,多家聚焦物流场景的自动驾驶企业完成融资,如白犀牛获顺丰联合投资2亿元,计划在50城部署2000台无人车;九识智能融资超4.3亿美元,预计明年交付超3000台。
固态电池概念股探底回升,翔丰华涨超15%,金龙羽冲击涨停,海博思创、英联股份等多股涨超5%,近日驻马店市人民政府与鹏辉能源签署战略协议,双方将在新能源领域全面深度合作,涵盖新能源装备升级、固态电池产业化建设、“豫产豫用”示范打造等多个关键领域。大消费概念持续走强,新饮料、新零售等方向领涨,欢乐家、乐惠国际等超10股涨停,东鹏饮料涨近5%,续创历史新高,总市值逼近1600亿,国家统计局发布社零数据显示,2025年1-4月我国社零总额同比+4.7%,其中4月同比+5.1%。业内人士指出,未来10至20年都将处于消费占比持续提升的大周期。
大盘:
创业板:
【大盘预判】
上证指数周三仍然是在下行通道中,受到5日线的压制始终没有出现明显的反弹动向,不难看出行情仍然是调整为主,下方缺口补掉是大概率事件。2024 年以来,南下资金涌入带动港股估值持续修复,恒生指数PE 从7.5x 左右震荡上行至当前10.5x,与近十年均值水平相当,仍称不上贵,相较2018年初、2021 年初高位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接下来注意上证指数能否在3300点之上稳住。
创业板指数周三出现高开低走的走势,虽然下跌幅度有所放缓,但是成交量进一步萎缩,也说明资金离场后不愿意进场了,没有资金的行情是很难推动新高的。大市值、高成交公司H 股折价明显更低,关注高折价龙头公司H 股:24 年以来随着估值修复,H 股相对A 股折价水平也明显回落,当前整体折价约32%左右,同样接近10 年中枢水平(约34%)。接下来注意创业板指数能否在1950点之上稳住。
【淘金计划】
考虑A股“市场底”已现+AI产业逻辑催化,预计科技成长依然具备部分结构性机会,静待调整后低吸“可穿越成长”:(1)产业渗透率在10%15%,业绩回升且资本开支扩张,包括:光芯片、智能座舱、GPU及新型显示技术等:(2)AI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芯片、云计算及数据中心等。中维度来看,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科技、绿色、消费以及基建等领域都是2025 年市场关注的主要方向。长维度来看,目前A 股市场处于新“国九条”行情+类“四万亿”投资的重叠趋势中,2025 年A 股市场大概率以“慢牛”方式运行。
题材板块中的黄金、培育钻石、文娱用品等概念是资金净流入的主要参与板块,工业金属、稀有金属、电机制造等概念是资金净流出相对较大的板块。骑牛看熊发现随着技术的普及,相关设备的制造与销售也将成为盈利点。从反应堆到配套设施,这些都将构成庞大的产业链。由于可控核聚变对国家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政府可能会给予相应的补贴和税收优惠,降低投资成本,提高盈利空间。
1)4 月30 日:ITER 组织宣布项目的“人造太阳”完成建造“电磁心脏”——世界最大、最强的脉冲超导电磁体系统的全部组件建造,其中中国承担了ITER采购包任务的重要部分。
2)5 月1 日:合肥BEST 项目启动总装。总装是BEST 装置建造最关节的环节之一,要求将多个环节(磁体馈线系统、偏滤器等)精确安装在主机坑内,本次总装工作比原计划提前两个月。BEST 项目总装加速、招标不断,2025 年是核聚变实验堆建设的关键节点,持续看好核聚变板块催化带来的投资机会。
3)5 月18 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组织官网宣布,经过数十年努力,由 30 多个国家参与建造的 " 人造太阳 " 已完成其 " 电磁心脏 " ——世界最大、最强的脉冲超导电磁体系统的全部组件建造。形极向场磁体是直径9 至25 米的超导磁环,中国参与制造,这是聚变能源领域的一项里程碑式成就。随着核聚变各项招标工作的落地,未来商业进程也将加快。
随着技术成熟和商业化推进,可控核聚变能够生产低成本、高效率的清洁能源,如电能和热能,直接供应给市场,实现盈利。通过技术转让或许可给其他企业,可以获得可观的收益。全球对清洁能源需求持续增长,可控核聚变作为解决未来能源问题的关键技术,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投资者可以通过参与相关项目,分享这一市场的巨大潜力。掌握可控核聚变技术的企业将成为高科技领域的领跑者,在市场上拥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这种技术优势可以转化为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的提升。
投资可控核聚变不仅可以带来经济收益,还能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这将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源。可控核聚变产业链主要由上游材料、中游设备以及下游电站运营组成。产业链各环节都存在投资机会,且相互关联。随着行业发展,市场变化带来的新机遇将引导资金流向具备潜力的新兴企业。
行业政策信号将不断明确,或有潜在顶层设计或支持资金预期。2023年国务院国资委明确提出了对未来产业的布局,包括类脑智能、受控核聚变等,显示出国家层面对这一行业的高度重视。科技的进步为可控核聚变提供了全新的机遇,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新兴技术可以提升核聚变研究与设备的智能化水平。
每个交易日收盘后写出我第二天的计划,第二天中午12点到1点更新当日的午评以及对前一天晚上计划更新,记得购买文章的朋友第二天中午再次点开文章,查看我计划更新的内容。
作者已持有文中所涉及的股票或其他投资组合。
本文仅代表撰稿人个人观点,不代表摩尔投研平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