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这么心动了,下半年值得关注的科技选手名单!
时间:2025年07月08日 11:05:39 浏览:次
[摘要] 6月份一进入尾声,A股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加速
正文
2025年07月08日 11:05:39
6月份一进入尾声,A股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加速。
从最近市场的表现来看,以TMT为代表的AI科技板块重拾升势,成为当前市场中最具爆发力的主线。
7月份最值得期待的方向,科技是其中之一。
如何布局?
一方面,可以选择行业指数或者ETF进行配置;
另一方面,科技成长选手的超额收益越来越明显,主动权益也可以重点关注起来了。
随着上半年基金业绩收官,我们也看到,部分科技股基金霸榜领跑,主动权益投资的Alpha优势开始释放。
中欧数字经济A近1年收益率达到93.07%,大幅跑赢同期沪深300(13.70%)和业绩比较基准(35.40%),在银河证券公布的排名中位列同类第1(1/54),成为过去一年TMT与信息技术主题的领跑基。
中欧智能制造混合A、中欧科创主题混合(LOF)A近1年收益率也都在60%以上,不仅相对沪深300和基准录得了大幅的超额收益,也在同类基金中处于领跑位置。
这些科技基金是如何做到业绩领跑的?
在科技投资的版图中,哪些选手可以作为主力战将?
01
领跑基的秘密配方
如何高效地把握人工智能时代的投资机会?
中欧数字经济A提供了一个优异的观察范本。
该基金成立于2023年9月12日,可以说是紧跟全球人工智能革命浪潮的时代趋势。
基金经理冯炉丹更是业内较早一批AI全产业链投研出身的基金经理,5年前就开始跟踪研究人工智能投资赛道,对AI技术的发展进程有着非常清晰且深入的认识。
早在2023年的基金四季报中,冯炉丹就明确了人工智能的投资方向。
她写道,
“基金投资方向聚焦数字经济产业,特别是泛人工智能行业,最看中的是该行业的高成长性。”
当时整个AI行业还处于早期的高波动阶段,但冯炉丹在季报中就已经指出,
“坚定地相信AI产业正处于爆发的前期。”
2024年以来,基金一直维持在90%左右的高仓位,行业配置和重仓个股也相对聚焦于人工智能产业。
在2025年一季报中,冯炉丹还指出,
产品“重点关注AI应用、机器人及智能驾驶、国产AI产业链、AI基础设施以及端侧AI五大核心赛道”。数据来源:基金一季报,截至20250331
从2025年一季报来看,前十大重仓股合计占比为56.60%,这表明基金经理在配置上松紧有度,一方面对核心看好的赛道集中出击,另一方面又通过个股的组合配置来分散风险。
这种深度投研的能力,也转化成为基金的投资业绩。
截至6月30日,数字经济A近1年回报率高达93.07%,不仅跑赢业绩基准和大盘,还大幅战胜CS人工智(930713)这只行业指数,该指数同期涨幅仅为34.69%。
与此同时,冯炉丹的回撤控制也较强。据Wind数据显示,数字经济A近一年最大回撤为-21.83%,凸显了主动管理的优势。
同样进军AI赛道,中欧智能制造混合A则更倾向于对AI硬件以及更下游的AI端侧应用的挖掘。
基金经理邵洁是一位“硬科技”投手,投研背景相当“硬核”。
毕业于美国杜兰大学金融学硕士,邵洁一入行就是电子行业的研究尖兵,在国金证券、安信证券担任研究员期间,跟着团队拿下2014-2015年电子行业新财富、电子水晶球最佳分析师的双料冠军。2016年加入中欧基金后,先是给团队提供研究支持,随后在2020年正式管理基金,拥有超13年证券从业+超5年投资管理经验。
对科技行业多年沉浸式的研究,让她对科技产业周期和技术拐点具有更强的敏感度。
在管理中欧智能制造混合A期间,邵洁就做过几次产业大周期的转换。
比如在2023年,邵洁发现,科技行业如信创、元宇宙、IC设计、智能驾驶等在两年的调整中迎来估值中枢的低位,坚定看好技术创新带来的行业机会。于是果断降低新能源行业的配置,并加大对半导体、AI等方向的配置,提前布局端侧AI芯片产业链。
数据来源:基金一季报,截至20250331
翻看中欧智能制造A前十大重仓股,邵洁在底部逆势布局了多只潜力股,这也体现了她选股上的独到眼光。
截至6月30日,中欧智能制造混合A近一年累计收益率达到69.11%,大幅跑赢同期业绩比较基准(26.17%),同类排名前1%(13/1819)。
在2025年一季报中,邵洁指出,
“2025年或是AI推理落地的元年,推理应用将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推理所需的全新架构的存算运力芯片需求爆发,受益推理成本下降的终端设备、Agent、智驾、医疗和机器人等领域都会迎来产品或者商业模式的创新。”
在当前整个科技大赛道中,TMT行业估值优势较为明显,而邵洁擅长把握产业周期,又具有逆向投资思维,擅长挖掘隐形冠军,现在的市场环境刚好是她的“顺风期”,大家可以重点关注她的二季报,期待下她下半年的表现。
02
科技布局的路线图
此外,在中长期维度上,中欧科技战队的业绩也始终处在第一梯队。
近3年的维度上,据银河证券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欧科创主题(LOF)A排名同类第1(1/390)。
中欧智能制造A同样表现领先,位列同类排名前1%(11/1343);
中欧电子信息产业沪港深股票A(代码:A类004616 C类005763)同类排名第2(2/23)。
在TMT的大赛道里,中欧电子信息产业沪港深股票A一直以来表现都很抢眼。过去三年,基金精准把握了消费电子、半导体等不同产业在周期阶段下的细分投资机会,总能在合适的时机出击。
早在2023年一季报中,基金经理刘金辉就展现出了超前的眼光,明确提出要高度重视AI投资机遇。在随后的两年时间里,他从算力、应用、光模块等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入手,不断挖掘个股机会,通过长期战略布局与中期战术调整的结合,“稳准狠”地抓住了AI趋势下的行业机会。
在近7年的长期维度上,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欧明睿新常态混合C(代码:A类001811 C类005765)在同类产品中排名第1(1/59)。
中欧明睿新常态的基金经理刘伟伟是我们一直密切关注的科技成长选手。
刘伟伟擅长景气度投资,新能源行业研究员出身的他,近年来也在团队的助力下,不断拓展能力圈。在这波AI产业投资浪潮中,他也挖掘到了以光模块为代表的细分行业的投资机会,是科技成长赛道中的高潜力值选手。
科技投资战队的亮眼表现背后,离不开中欧基金扎实的整体业绩实力撑腰——在国泰海通证券公布的13家权益类大型基金公司绝对收益榜中,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欧基金近1年排名第2,近10年排名第4。
近年来,我们看到中欧基金在大力推进“中欧制造”,即在统一的投资理念指导下,通过专业化分工、流程化协作,力争输出定位更清晰、风格更稳定、长期超额更可期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以中欧科技战队为例,成员多为清华、交大等理工科背景,深耕科技产业链研究。目前团队共有13位基金经理,平均从业年限约12年,投资年限约6年,几乎每个领域都有能力突出的投资战将。
比如冯炉丹对AI全产业链认知独到,邵洁在硬科技领域长袖善舞,还有对AI大模型研究深入的杜厚良,精通互联网产业的王颖,深耕TMT赛道的刘金辉、专注智能驾驶和机器人研究的钟鸣,在科技成长领域储备丰厚的刘伟伟、代云锋等。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研究尖兵,协同起来又能够形成“交叉验证”的优势,团队间相互取长补短,让超额收益来源更加丰富,也更具备可持续性。
此外,还有研究组组长、基金经理杜厚良带领的12位资深研究员提供支持。
他们对科技产业链进行了全面覆盖,包括科技领域的人工智能、半导体、消费电子、通信、计算机与传媒互联网;制造领域的机器人、新能源电力设备与汽车等。
在中欧基金看来,投资本质上是以获取股票投资收益为目的的上市公司相关信息加工处理行业,面对更复杂的行业变化与同业竞争,需要“工业化”的实践方法,来实现Alpha的稳定性和胜率提升。
在“广度、深度、时效”三位一体投资框架下,中欧科技战队通过广泛的科技行业覆盖保持领先的投资嗅觉,依靠专业化分工保证深度的研究认知,再通过无缝链接的交流机制保证超额收益的可持续性。
目前,中欧科技战队已布局超20只科技主题基金,从上游的半导体、AI硬件,到中游的大模型,再到下游应用端的消费电子、机器人、智能驾驶等全覆盖,整体实现对科技产业链的全面布局。
03
“工业化”投资战队的Deep Seek时刻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去年以来,科技股行情已经悄悄出现了主角换位。
以往做科技投资,大家都在紧盯着“海外映射”,而现在投资的主线已经慢慢聚焦于国产突围,各类“DeepSeek时刻”成为更重要的投资引擎。
中国科技已经从"跟跑者"变成了科技行情的"发动机"。
这背后,是中国制造多年来深耕产业链的坚持底气,也是工程师红利的集中爆发。
投资上也是一样。
过去几年,在主动权益的逆风期,中欧科技战队同样选择“工业化”布局的路线,把产业链研究到毛细血管,用工程师思维吃透技术本质。
最近一年,旗下科技基金业绩表现亮眼,其实只是提前播下的优质种子,春风一到,自然长成了业绩森林,迎来属于他们的“DeepSeek”时刻。
在接下来的投资版图中,科技是不容错过的重要环节,正如我们前面提到,这个阶段我们可以重点关注战斗力更强的科技主动权益选手,这里面或许可以找到同行的“赶路人”。
注释
公司排名来源:主动权益排名来自国泰海通证券,《基金公司权益及固定收益类资产业绩排行榜》,近一年排名2/13,近十年排名4/13,截至2025/06/30。
按照国泰海通证券规模排行榜近一年主动权益的平均规模进行划分,按照基金公司规模自大到小进行排序,其中累计平均主动权益规模占比达到全市场主动权益规模50%的基金公司划分为大型公司。
产品排名来源:银河证券,截至2025/6/30,同类为银河证券分类。
中欧数字经济混合A属于TMT与信息技术行业偏股型基金(A类)、中欧智能制造混合A属于偏股型基金(股票上下限60%-95%)(A类)、
中欧科创主题混合(LOF)A属于偏股型基金(股票上限95%)(A类)、
中欧电子信息产业沪港深股票A 属于TMT与信息技术行业股票型基金(A类)、中欧明睿新常态混合C属于偏股型基金(股票上下限60%-95%)(非A类)。
数据来源:业绩经托管行复核,截至2025/6/30。
截至2025/3/31,据基金定期报告显示,中欧数字经济混合发起A的成立以来涨跌幅51.12%, 同期业绩比较基准16.11%。
2024年基金涨跌幅和同期基准表现为29.4%/20.39%。历任基金经理:冯炉丹20230912-管理至今。中欧智能制造混合A的成立以来涨跌幅43.76%, 同期业绩比较基准6.59%。
2022-2024年基金涨跌幅和同期基准表现为-3.51%/-10.33%,0.1%/-3.04%,17.46%/17.05%。历任基金经理:邵洁20220322-管理至今。
中欧科创主题混合(LOF)A的成立以来涨跌幅124.81%, 同期业绩比较基准12.43%。
2020-2024年基金涨跌幅和同期基准表现为54.79%/30.53%,20.92%/1.55%,-24.6%/-18.27%,-0.58%/-14.4%,15.3%/9%。
历任基金经理:邵洁20200214-管理至今,王培20190628-20210813,张跃鹏20190628-20210813,周应波20190628-20200812。
本产品于2020/10 修改投资范围,增加存托凭证为投资标的。本基金自 2022/6封转开后,投资策略等按封闭期届满后的合同约定执行。详阅法律文件。
中欧电子信息产业沪港深股票A的成立以来涨跌幅154.31%, 同期业绩比较基准12.72%。
2020-2024年基金涨跌幅和同期基准表现为50.76%/9.85%,30.79%/0.65%,-19.98%/-22.73%,-4.82%/0.8%,3.08%/18.6%。
历任基金经理:刘金辉20200814-管理至今,许文星20200518-20220930,曲径20171117-20190924,刘晨20170707-20200529。
本产品于2020/10 修改投资范围,增加存托凭证为投资标的。详阅法律文件。
中欧明睿新常态混合C的成立以来涨跌幅96.02%, 同期业绩比较基准5.36%。
2020-2024年基金涨跌幅和同期基准表现为55.9%/21.73%,46.74%/-5.92%,-27.87%/-14.89%,-26.14%/-8.91%,12.39%/14.11%。
历任基金经理:周蔚文20211217-20240322,刘伟伟20210208-管理至今,周应波20161201-20211217。
本产品于2020/10 修改投资范围,增加存托凭证为投资标的。本产品于2021/9 修改投资范围,增加港股通标的股票为投资标的,删除中小企业私募债、权证。详阅法律文件。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
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中欧数字经济混合发起A、中欧智能制造混合A、中欧科创主题混合(LOF)A、中欧明睿新常态混合C为混合型基金,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高于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但低于股票型基金。
中欧电子信息产业沪港深股票A为股票型基金,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高于债券型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和混合型基金。
中欧数字经济混合发起A、中欧智能制造混合A、中欧科创主题混合(LOF)A、中欧电子信息产业沪港深股票A、中欧明睿新常态混合C可投资于港股通标的股票。
除了需要承担与内地证券投资基金类似的市场波动风险等一般投资风险之外,本基金还面临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
中欧电子信息产业沪港深股票A基金名称仅表明基金可以通过港股通机制投资港股,基金资产对港股标的投资比例会根据市场情况、投资策略等发生较大的调整,存在不对港股进行投资的可能。
很厉害哦,全文都看完了呢!顺手【点赞】【在看】,钱包跟着膨胀!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END
发现“分享”和“赞”了吗,戳我看看吧
黄衫女侠|文
财商侠客行|出品
作者已持有文中所涉及的股票或其他投资组合。
本文仅代表撰稿人个人观点,不代表摩尔投研平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