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0点新起点!政策暖风频吹:机器人站上制造业C位
时间:2025年07月09日 15:46:33 浏览:次
[摘要] 每个交易日收盘后写出我第二天的计划,第二天中午12点到1点更新当日的午评以及对前一天晚上计划更新,记得购买文章的朋友第二天中午再次点开文章,查看我计划更新的内容。
正文
2025年07月09日 15:46:33
【盘面分析】
特朗普称8月1日起实施对等关税、不会再推迟,警告欧盟征税函将至。时间的推移让市场再度带来阴霾,欧美股市出现调整,A股却开启突破3500点的新格局,各宽基指数基本都创年内新高。以目前的局面来看,外围金融走势必定会有所影响,即使A股出现指数行情也主要是局势板块表现而已,7月份要以震荡行情来应对,大水漫灌的走势很难出现!
骑牛看熊发现人形机器人领域投资应聚焦三大方向:技术突破(中国企业在核心零部件自主化与AI 融合加速,推动性能跃升)、场景落地(工业制造向多元领域渗透,适配性持续验证)及全球化布局(本土供应链优势结合国际生态合作,重塑全球竞争格局)。未来行业将呈现硬件标准化、软件智能化、场景碎片化特征,具备全链条创新力与生态整合能力的企业将引领增长,投资需围绕技术纵深、场景渗透与出海动能展开。
三大指数开盘涨跌不一,两市个股开盘涨跌互半,题材板块方面地面兵装、冶钢原料、焦炭加工等板块表现较强,稀有金属、饲料、贵金属等板块表现较差。机器人概念走强,恒工精密、大丰实业等多股竞价涨停,均普智能、豪森智能等纷纷高开超7%,7月8日晚间,上纬新材公告称,智元机器人拟收购上纬新材至少63.62%股份。待本次股权交易完成后,上纬新材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智元机器人及其管理团队共同持股的主体,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邓泰华,核心团队包括稚晖君等。
水泥概念股震荡走强,福建水泥涨停,塔牌集团等多股涨超5%,上峰水泥、华新水泥等纷纷跟涨,福建水泥7月8日披露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累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067.00万元,将实现扭亏为盈。此外,塔牌集团公告称,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4.07亿元至4.52亿元,同比增长80%-100%。大金融股持续活跃,证券、银行、多元金融等大金融股集体走强,大智慧2连板,越秀资本涨停,工商银行、邮储银行再创新高。
光伏概念延续强势,拓日新能2连板,亿晶光电触及涨停,首航新能、弘元绿能等跟涨,头部多晶硅厂对部分订单致密/复投料报价上调至37元/千克,上涨原因主要是近期“反内卷”政策导向以及行业自律。创新药概念日内震荡回升,CXO方向领涨,普蕊斯涨超10%,美迪西、九芝堂等多股涨超5%,中金发布研报称,短期ASCO众多临床数据披露,以及三生为代表的大额BD落地,进一步证实中国创新药开始具备国际化竞争力。下半年ESMO会议的召开,以及围绕会议前后的数据披露与BD将对创新药有较为积极催化。
大盘:
创业板:
【大盘预判】
上证指数周三高开后横盘震荡,在3500点之上稳住,给人一种夯实指数的感觉,只不过成交量并没有因为指数冲关出现资金抢入,说明资金还是对后市有点信心不足。随着半年度业绩预告披露窗口期的开启,上市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7日21时,A股已有78家上市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梳理发现,业绩“预喜”公司大多来自电子、基础化工、汽车、医药生物等行业领域。接下来注意上证指数能否在3520点之上稳住。
创业板指数周三突破2200点,出现近期新高的走势,但是光伏和电力板块是本周初的大热点,目前出现调整,说明资金逢高离场了,这种情况导致板块效应变成了个股博弈高度。全市场新成立基金20只,总发行规模仅为53.28亿元,创下今年4月以来单周募集规模新低,平均单只基金募资仅2.66亿元。站在当下时点,多家外资机构认为,当前A股市场吸引全球资本深度布局,其中有不少结构性机会值得挖掘。接下来注意创业板指数能否在2200点之上稳住。
【淘金计划】
近期A股市场量价齐升,上证指数已创下年内新高。从私募业内的投资动态来看,不少机构判断“趋势性行情”已然到来。私募备案数量激增、机构仓位高企、融资余额维持高位,各种“抢跑”迹象明显。市场参与热情明显提高,增量资金悄然涌动。
北向资金2025年二季度持股数据7月8日公布,其上半年的整体调仓路径也浮出水面。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北向资金共持有3572只个股,合计持股量为1235.11亿股,较今年一季度末增加约37亿股;持股总市值为2.29万亿元,较一季度末增加508.85亿元。今年上半年,北向资金持仓市值增加近800亿元。
题材板块中的多元金融、养殖业、数字媒体等概念是资金净流入的主要参与板块,稀有金属、贵金属、有机硅等概念是资金净流出相对较大的板块。骑牛看熊发现人形机器人应用方兴未艾,触觉传感或迎万亿蓝海。根据VMR 数据,全球触觉传感器市场规模2024 年为153.3 亿美元,预计2031年将达355.9 亿美元,CAGR12.8%。主流技术路线为压阻(占37%)和电容(占28%)。主要下游为制造业/航空航天&国防等,人形机器人应用方兴未艾。当前,人形机器人尚在灵巧手落地触觉的初期阶段,整体仍处于L3 及以下水平,类似人类儿童(4-7 岁)水平。
灵巧手为触觉落地第一环,伴随任务复杂度提升及应用场景拓展(工商业到家庭),触觉或从手向手臂、足部、躯干和脸部等部位延伸,成长空间巨大。根据我们测算,当人形机器人产量达1000 万/1 亿台时,对应触觉传感器市场规模(各技术路线融合)分别约0.24/1.3 万亿元。若仅考虑单一技术路线占据全部市场,当人形机器人产量达到1 亿台时,各技术路线对应的市场规模分别为:压阻3010 亿元、电容约1.25 万亿元、磁电霍尔效应约2.5 万亿元、视触觉(VBTS)约3.76 万亿元。
人形机器人已进入技术集中突破和应用初步试水的关键发展阶段。历经多年发展及技术迭代,在巨大的潜在市场需求牵引以及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赋能的带动下,人形机器人已进入智能化发展阶段。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下,各地纷纷出台支持人形机器人发展的政策文件,制定了发展路径及相应保障措施,以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实现产业聚集,抢占人形机器人产业化机遇。
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延伸至人形机器人领域后,有望开创新的人机交互模式,实现对复杂动作的控制。伴随着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灵巧手的发展,有望解决人形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瓶颈。国内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在2045 年后达10 万亿元级,不断上升的市场空间也将触发相关材料的需求增长。本报告将从轻量化材料、灵巧手相关材料、电子皮肤相关材料等与机器人制造、性能提升相关性极强的材料出发,深度剖析新材料方向的投资机会。
每个交易日收盘后写出我第二天的计划,第二天中午12点到1点更新当日的午评以及对前一天晚上计划更新,记得购买文章的朋友第二天中午再次点开文章,查看我计划更新的内容。
作者已持有文中所涉及的股票或其他投资组合。
本文仅代表撰稿人个人观点,不代表摩尔投研平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