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降息!港股这波机会怎么看?
时间:2025年09月22日 15:58:40 浏览:次
[摘要] 如何找到“纯度”更好的港股科技指数?
正文
2025年09月22日 15:58:40
美联储降息,港股闻声而动,恒生指数上周一度冲破27000点!
这个信号,值得咱们好好琢磨琢磨。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250801~20250919
毕竟,前两个月,A股一路“开挂”迭创新高,港股却有点掉队,8月份以来跑输沪深300不少。但美联储的降息利好,很可能再度“唤醒”资金对港股的关注。
港股是否将迎来新一轮的布局窗口?
先来看看各路资金的动向。
01
单月流入破百亿美金!外资正在加大筹码
彭博数据显示,今年8月,港股ETF单月资金流入额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招商证券的数据也显示,自去年“924”以来(截至2025年9月13日),外资通过ETF持续加仓港股,合计已经净流入了113亿美元。
为什么外资突然大举加仓港股?
其实也不难理解。美联储降息,流动性充裕,国际资金要寻找能带来更高回报的资产。而港股市场流动性与外资息息相关,现在无风险利率下行,风险偏好上行,港股估值自然有了向上提升的动力。
另一方面,自今年6月初至8月中旬,由于港元兑美元长时间触发弱方兑换保证,香港金管局通过买入港币卖出美元,在维持港币汇率稳定,而这一操作也对港股市场流动性形成了压制。
从国金证券的研究数据可以看到,这一时期的恒生指数是跑不赢万得全A的。
但转机从8月22日的杰克逊霍尔会议开始了!美元降息预期一升温,港币兑美元立马走强,港股也跟着开启新一轮上涨,涨幅慢慢追上万得全A。
很明显,美元进入降息周期后,港股受益于资金外溢,之前资金面紧张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这对港股而言就是长期利好。
02
南向资金也在动!A股高位震荡,港股成性价比之选
南向资金也没有错失机会。
A股快速冲上3800点之后,最近一直在高位震荡,波动越来越大。
于是内资又将目光投向估值更低,相对滞涨港股。
中信建投证券的统计发现,从8月份开始,南向资金流入港股的速度明显加快。近一个月港股通买入前十的股票,阿里巴巴、腾讯控股这些港股科技巨头,都是资金重点加仓的对象。
也就是说,这波A股和港股联动接力,这边A股涨多了高位整理,资金就开始在港股找机会。
03
港股现在处于什么位置?
那么,港股现在到底是不是合适的配置时机呢?
港股本轮行情从去年“924”开始启动,整体涨幅不小,但从长周期来看,目前还处于上涨趋势当中。
中信建投证券就认为,目前港股长周期牛市正处于中段左右,三大周期性因素中流动性周期目前最领先,估值周期也已经显著启动,盈利周期目前还刚刚启动,以结构性行业景气修复为主。
还有一个规律很值得参考。今年港股与美元关联性极强。在美元指数走弱的阶段,港股往往有不错的表现,特别是科技类指数,它们对资金流动最敏感,波动也更大,想要抓住港股的上涨趋势,港股科技板块不能缺席!
04
如何找到“纯度”更好的港股科技指数?
今年市场的主线很明确,半导体、通讯等TMT行业一直是市场的“香饽饽”。那么,在一众港股指数中,如何找到TMT含量更高的科技指数呢?
实际上,恒生指数有限公司早在2023年就已经发布了一只“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这只指数通过聚焦TMT行业,剔除了医药、家电和汽车等非核心行业,主打的就是“高纯度”的科技属性。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0919
可以看到,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的配置集中在TMT产业。根据WIND一级行业分类,66.3%集中在信息技术产业,TMT含量高达73.5%。
30只成分股中,24只来自信息技术板块,另有3只来自通信服务。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0919
该指数包含了传统的互联网平台公司和软件服务商,也较全面地覆盖了芯片制造、计算机硬件等AI基础设施企业,与今年AI市场指数关联度极高,甚至可以称为“港股的AI指数”。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0919
同时我们可以发现,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的个股权重上限最近从10%提升到了15%,大幅高于恒生科技指数的8%;同时,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前5大成分股(阿里、腾讯、小米、美团、中芯国际)权重高达59.7%(恒生科技指数前5大权重股占比仅为39.2%),更受益于核心龙头公司的长期增长。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0919
这一点,也能从指数的表现上看出来。
近一年,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明显跑赢了恒生科技指数。与TMT行业的高关联性,使得这只指数在TMT行情中,能够获得更高的收益。当然,更高的收益,也就意味着可能有更高的回撤,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近一年最大回撤为33%,略高于恒生科技指数的27.9%。
截至9月19日,科创50和创业板指的最新市盈率估值分别为176.5倍和43.4倍,而恒生港股通科技指数的市盈率仅25.9倍,港股科技指数的估值优势相对A股尤为明显。
如果觉得科创50和创业板指的估值已经让人犹豫,那么港股科技就是很好的“捡便宜”机会。
05
结语:把握港股科技“高性价比”的布局窗口
从近期,多家外资机构发布的中国市场观点中可以看到,外资普遍看好港股市场前景。
高盛表示,维持对中国股票“增持”立场。
摩根士丹利的研报更是直言,外资将进一步流入港股。它表示,当前人工智能、半导体、人形机器人、新消费等热点板块的主要交易场所集中在港股和A股,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兴趣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种情况下,与港股科技市场热点关联性极高的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就非常值得关注了。
目前跟踪该指数规模最大的为港股通科技ETF(159262),最新规模超过44亿元,场外也有它的联接基金A/C(025197.OF/ 025198.OF)可以选择。
作者已持有文中所涉及的股票或其他投资组合。
本文仅代表撰稿人个人观点,不代表摩尔投研平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