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周记20250927:旅行归来慢思考
时间:2025年09月27日 14:30:36 浏览:次
[摘要] 关于投资的思考
正文
2025年09月27日 14:30:36
旅行归来,这次出去玩的确实有点久,大家催更的消息我都看到了,这不是已经老老实实坐在电脑旁了嘛。整个旅行的过程中我其实还是比较关注股市的,毕竟这和我的长期收入息息相关,但更多的心思确实投在了吃喝玩乐和社会观察上,而这些又和投资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反正是乱七八糟的感悟与思考没准也夹杂着一些投资线索,再把关于之前投资标的的一些看法写写,停更这么长时间也算是有个交代,所以这一篇周记会写的比较长。
旅行就是会发现一些不同于日常生活的地方。最大的发现就是消费依旧旺盛,但是可能与十年前相比,消费走向有了明显的改变。以我最喜欢去的各地博物馆为例。一次性几十块的自动讲解器很受欢迎,自动取还非常方便,耳机也是一次性的,比之前有了很大进步,甚至很多大型景区都设置了这项业务,进口借出口还,对游客来说很便利。另一件事就是文创商品的大爆发,博物馆是免费参观的,但是文创商品成为新的高溢价赚钱途径。
不过呢,我们也会发现不同的博物馆的策划水平也是大不相同的,要想让自己相关的文创产品脱颖而出,除了文创本身要有足够吸引人的创意外还与藏品的宣传和传播出圈是紧密相关的。从投入产出比的角度博物馆文创大概是我见过最暴利的产品了,还是值得花心思的。现在各地的大型博物馆条件都不错,唯一要吐槽的就是你很难预约到门票,只能另辟蹊径,花点小钱让披着旅行社外衣的所谓票务帮你解决问题,黄牛业务搬到了线上是新时代的一个小烦恼。
饮食在我这肯定是绕不过去的话题。经历过一段时间的网红出圈阶段,人们开始回归味道本身,各个地方都有这种现象出现,就是很多坚持多年的老店开始受到外地食客的欢迎,这要感谢互联网时代红利,现在有了AI的加持,**更加精准,而很多网红餐馆如果不能在味道和食材上下足功夫很容易就会被遗忘。而更有意思的是饭局,如果大家仔细体会就会发现,现在无论是组局请人吃饭还是被人请吃饭都是一件比十年前更难的事。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社会观察,巨大变化的产生原因应该是很复杂的,比如物质的富足,更加注重个人健康与感受,社会关系的复杂化,时间安排的紧密度,对酒局的畏惧,整个社会生活风格的简单化等等。组局变成了费力不讨好而又很费神的事情,慢慢的,除了不得不组织的局,其余的就只剩下非常亲近的朋友之间小聚了,甚至亲戚之间的局都少了很多,可能大家都想少点麻烦吧。
随着而来的就是白酒消耗的大量减少,我经过的各个地方餐馆里几乎都看不到有人喝白酒,只在两家大型酒店的宴会厅看见过,一次是婚宴的桌上还有白酒,还有一次是医药行业的交流会宴请大厅外闻到了白酒的味道。
现在的人年轻人也喝酒,喝小酒,但是受益的可不是江小白,而是各种新口味的啤酒和更多味道组合的酒。白酒的未来不知道该怎么描述,不知道将来还能不能留在红利队里,有很多投资者路径依赖严重,沉迷在白酒里,心里想的都是年轻人现在不喝到了岁数就喝了,我很难想象,即使比例上能和现在这帮60、70后接近,绝对消耗数量上也不可比,人们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和互联网上“抛开事实不谈”是一样的。
白酒和白酒股作为整体仍然会存在,甚至不排除有反弹的可能性,但是要想保持现在的状况,长期看是不可能的。
在旅行住宿方面,人们的观念可能也在发生一些变化。可能是喜欢热闹,我一般的旅行经验就是首选要住在当地最适合吃吃逛逛的步行街附近,次之最繁华的地方,最后是景区里。我发现一些老牌的五星酒店已经逐渐在滑落,硬件设施和服务全面走向衰败,甚至是我觉得一些老酒店已经摆烂了,既不想重新装修也不想花钱提升服务,钱已经赚够了,就这么慢慢消失就好了。反而是一些相对新的品牌比如亚朵,创造了新的服务理念,可能有些地方的硬件标准还不够,但是从服务角度的的确确已经超过了一些老牌四星和五星酒店。
我想了一下这是为什么呢?是时代变了,被服务的人换了,服务的理念也要换。比如很多所谓高级酒店洗衣服要装在袋子里等服务员上门打扫的时候收取,按件收费,我想我应该大概是买下了一台洗衣机,甚至还有酒店为了维持高级感,额外的瓶装水仍然在收取高价,而这些在亚朵这样的酒店完全不存在,玩了一天回来,晚上洗衣自助,直接烘干,写上房间号,如果你忘了取,自然有人给你送回来。至于瓶装水则是在酒店各处无处不在的,随便拿。再小的亚朵也是有健身间,很小,但是晚上其实使用的人也很少。回来晚了,深夜粥也是所有亚朵的标配。以上这些都是完全免费的,亚朵尽管包含在房间售价里。
大概这种便利和舒适自在感就是亚朵们带给出行者的价值,这还不算亚朵的床上用品尤其是枕头带来的睡眠优势。所以当我不知道选什么的时候,选亚朵基本是不会踩雷的。当然我也会发现这背后的纳斯达克上市公司ATAT,只是我不投资美股,这两年的股票走势其实是和亚朵的扩张与口碑同步的,至于会不会盛极而衰我就不知道了,有兴趣的可以研究一下。
我的总体感受是时代变了,人也变了,有些住宿产品因人而变跟上给你了新的需求与变化,而有些酒店产品没有意识到这种变化,人已经不装了,酒店还端着架子在那装呢?
玩大概是年轻人最舍得花钱的,很多中年人只是听说过剧本杀,大概不知道玩一场要多少钱,会让你们吃惊的。给我最大的震惊是在环球影城,很难想象在淡季全项优速通会卖光。而且你会发现现在年轻人对于某些IP的热爱绝对超乎想象,IP经济将来一定是新人类的标配,即使是成熟的投资者也要关注大的IP可能产生的机会。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年轻人对于化妆的热情,这是出乎我意料的,尤其是彩妆,她们真的会为一个场合化一个浓浓的彩妆,不是为了迎合别人,而是纯粹的为了取悦自己,还可能买一个哈觅酷玛的背包,这些都是很有趣的消费趋势变化。而彩妆里面,国产品牌在年轻人中很受欢迎,其中珀莱雅旗下的品牌“彩棠”正在逐渐脱颖而出,这种变化在早期我们甚至感觉不到,但是这种趋势的力量可能一下子就呈现在我们面前,就像labubu好像一下就爆了,但其实它早就流行在年轻人的圈子里了。
外卖已经变成旅行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这好像有点奇怪,其实是人会懒,需求也会变。我们的外卖行业包含供应与传递两部分,太方便了,在深夜,竟然可以有切好的三文鱼刺身很快送到你所在的位置,这让我很是吃惊。
美团的苦日子恐怕还在后面,我真的不关心谁给我送来,同样的商品谁送的便宜我选谁。现在,对于美团来说是决战,而对于阿里来说只是决心而已。
美团的对手是自己招来的,属于典型的求仁得仁,是京东让阿里看清了美团的弱点,而阿里的决心和态度是美团给的,美团的进取心让阿里明白了即时零售是不能放手的。那最终美团的结局会是什么呢?取决于阿里的战略,如果平分秋色就拉倒,美团是可以喘口气的。如果无休止的进行,我大胆预测美团会被收购,美团自己大概率打不赢无休止的补贴战,现在高德又狙击了点评,高德的扫街榜旅行的时候选店很好用,这是全方位立体覆盖,数据的融合会让AI能力超强的阿里技术优势越来越凸显。不过,美团不是没人要的孩子,到了最后时刻,一定会有另外几家巨头出手收购或者投资支持,不会让阿里一家独大,阿里恐怕自己也明白这个道理。
大家关心的问题。
安克创新,遭遇调查传闻导致股价暴跌,这也是我们这个信息时代的特点吧,很多投资者把这件事类比了2024年药明康德的被调查事件,当时药明康德确实经历了多轮暴跌,但是最终不到一年的时间他的股价就收复失地,现在更是几年来的高位,其实这种事中兴通讯,海康威视大概都经历过,而安克创新所经受的打击是比前几家都要轻的,它只是消费电子,除了证明安克创新的优秀之外也会促使安克创新更加注重合规化经营,更重要的是刺激安克创新开发更多元化的市场,加快其他市场的增长。对于安克创新来说只有短期认打认罚的风险,这种事情国际化的公司在本国以外的市场很多都经历过,并不会影响安克创新的长期发展。所以很多人按照前车之鉴等着安克创新跌个三分之一再入手自然就等不到了,资本市场投资短期情绪交易向来是预期了你的预期的预期,根本就是猜硬币。按安克现在规划,其美国市场的增速还在,但是已经远远落后于其他市场增速,公司应该也意识到高风险的存在,一半以上供美产品已经是海外生产,预计明年开始东南亚产能会100%覆盖美国订单。总之我们可以把这次事件看做一次对安克创新自身高增长能力属性和投资者情绪的压力测试。分散投资的话我觉得可应对性很低,除非不跌反涨可以减点压,或者就是乐见股价大幅下跌等待加仓。
赛力斯我一直不是重仓持有,之前也讲过,一直涨的很慢,就是慢慢从容的买吧,看其他持仓的节奏。很多人问为什么只看好赛力斯一家华为赋能的企业。这个问题以前其实我讲过,对于其他企业,和华为合作是一个大项目,而对于赛力斯是把命交给华为,从头到脚贯彻华为的理念要求,相当于是余承东把自己的想法用赛力斯来实现。或者你这么想,只有赛力斯出品的每一台车都是代表华为,上汽不是,奇瑞不是,江淮也不是。
关于我自己的持仓,出发之前就已经分散的差不多了,现在我的持仓和一个月前稍有些变化:迈瑞医疗,完美世界,安克创新,珀莱雅,移远通信,石药集团,金斯瑞生物科技,伟测科技,雅克科技,圣湘生物,九号公司,中控技术,麦格米特,赛力斯,这些没变。减少了麦格米特,圣湘生物仓位,清仓了再鼎医药,冰川网络。新加入了明阳电气,毛戈平,补充了珀莱雅的仓位。
麦格米特的减仓确实是因为涨的有点多,我是觉得业绩三季报不会有什么大催化出来,而股价已经完全体现甚至超越了催化的作用。
圣湘生物减仓是因为其他投资我认为更有冲击力和爆发力,暂时减少一些仓位,好在它本身也足够平稳。
再鼎医药则完全是业绩预期不符合预计,失望之余只能暂时退出来。
冰川网络是因为和完美世界差异性不大,当时是在游戏行业做了布局和补充,经过一段时间观察,还是决定只保留完美世界一支,当然冰川网络确实也替我赚了不少钱。
明阳电气的加入是经过一番思考的,他的行业和产品属于面向未来的算力,电力与新能源的必经之路,根据各方公开的对于未来算力与电力需求建设的推算,明阳电气的产品和主要规划几乎完美契合这一趋势,海外市场的开发正当其时。大概率他会成功,也不一定就是公司多努力的结果,而是顺应了未来十年算力电力建设需求,这不是一个由公司自身特别突出进行的投资决策,而是行业趋势与需求过载决定的一笔投资。当然,公司估值本身很低是安全的基础,更有意思的是公司上市以来连续8个季度股东数大幅下降,股价变化却表现得相对平稳,我觉得这很有意思,可以慢慢等,不是要来把大的,就是要拉坨大的。
毛戈平是上次周记规划的备选,稍微有点贵,没想到那之后市场就跟了一个机会,突然就来了个暴跌,可能这就是港股的特点吧,我都没来得及细想,看见推送,赶紧满上,算是完美执行了计划。
珀莱雅的增仓主要还是基于上面提到的旅行观察和年轻人的**,增强了一些信心。投资中有些事情是很有意思的,长期看国产化妆品一定会崛起,这基本就是我们无数产业努力奋斗的过程,长期确定性极高,而就目前的情况看珀莱雅是不会被绕过去的,这是它的地位,战略和产品力决定的,但确实现阶段大消费也不受待见,珀莱雅能看上的就更少了,它真的不在风口上,不过这样反而投资起来更从容。
关于这些调整可能都涉及一个投资节奏问题。
有的时候也挺容易理解得,大概就是关注的公司跌的多了,持仓涨了,那就可以从容切换或者进行再分配,慢慢的持仓品种就多了,倒也不是特意持有那么多公司的股票,关键还是你了解多久了解多少。大多数调整持仓是因为发现了更好的或者同样具有优势但是不同类型的目标,而不是因为牛熊转换或者风格切换以及其他没有逻辑的理由。
我的持仓买卖与调整中,便宜是个门槛。而买的的便宜不便宜除了周期还要看产业发展阶段与趋势,有些看着跌了很多却仍然有可能是假便宜,有些看着高高在上却可能是真便宜。
旅行途中虽然依旧关心股市,但真的感觉自己离市场远了很多,也有一些不同的感悟。投资时间越久越觉得自己不懂,就是大概有些道理或者经验可可能只是呈现了一个很小很短的片段或者阶段,却有可能被自己奉为真理,这种可能性其实无处不在,看看市场上的各种固执己见的所谓大V和专家,我不仅仅是有些怕,还会怀疑有些信仰是对还是不对呢?需要时间来验证吗?问题是岁月无情,我们任谁可能也没有那么多时间来验证,有些错误当我们知道的时候可能已经无法东山再起,真的有可能我们就是没有看到本质,这想起来让人惶恐。
我还有一个思考,那就是未来要更加重视香港市场,现在的情况和十年前相比大不一样,买中国资产变成全球投资者的共识,这是基于产业态势,稳定性,创新力,国力,超大规模市场等因素的综合考量。目前这个阶段,香港就是大部分国际投资者的最终目的地,这个阶段会持续很长时间。同时,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选择香港资本市场IPO或者二次上市融资走向国际市场。所以香港应该被提起重视,香港资本市场远比大家认识的要重要,起码香港资本市场作为中国优秀公司的出海口是非常有前途的,应该引起多元化投资者的重视。
总体上,通过长时间旅行期间的观察,我认为本质上消费需求是不会消失的,关键是要创造出与新的需求相匹配的供给,目前这个阶段我认为是老登消费逐渐退场,中登消费在努力跟上时代,小登消费已经登场,但是我们的供给还停留在主要为老登和中登服务,那么谁能率先服务好小登就有可能吃到未来十年的红利,现在正是换挡的时候。
旅行中总有非常有趣的观察,值得品味也值得慢慢的思考,但确实很多问题也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应该广泛收集线索然后从自身出发去感受,体会,思考,决策。
作者已持有文中所涉及的股票或其他投资组合。
本文仅代表撰稿人个人观点,不代表摩尔投研平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