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神话“复利”的人,忽视了一个问题
时间:2025年10月14日 21:38:31 浏览:次
[摘要] 如何让复利真正发挥作用?
正文
2025年10月14日 21:38:31
A股确实出圈了。
国庆长假期间,和亲戚朋友聚会,话题总会神奇地绕到股市上。
有个墨尔本的亲戚回国探亲,开始打听外籍人士可以怎么买A股。搭电梯碰到邻居,主动问我是不是在研究股市。
甚至,刚上大三的侄女,最近也发微信问我:
投资是不是越早开始越好?
我觉得很有意思,就问她,你从哪里看到的?
她告诉我,看到一篇文章,说复利是第八大奇迹,越早开始投资,越能通过复利积累财富。
事实真的这么美好吗?
01 复利为什么没有让更多人“暴富”?
复利可能是很神奇的。
巴菲特在1956年成立基金的时候,本金只有10万美元,依靠20%左右的年化收益率,在不到70年的时间里就实现了70万倍的财富扩张。
但是,神奇的复利公式背后,其实藏着一个隐秘的“敌人”,那就是高回报率的不确定性。
来看下复利的公式:
最终金额=初始本金×(1+r)^n
其中,r是每期收益率,n是期数(比如年数)。
在复利的魔法中,有两个重要的引擎,
一个是时间,时间越长,复利的作用越明显;
另外还有一个引擎,也很重要,那就是收益率。
只强调时间,而把收益率当成理所当然的确定性因素,这是非常危险的。这样开始的投资,就像是上了一辆漏油的卡丁车,再早启航,也跑不完财富积累的长途旅行。
更危险,是“负复利”。
投资中残酷的地方在于,r(收益率)不一定是正数,它有时候也可能变成负数,下跌带来的“负复利”,对复利的破坏力也是超乎想象的。
看下这张表,
在一笔10年的投资中,如果第一年回撤20%,假设未来9年复合回报都是12%,综合下来复合回报只有8.3%;
如果第一年回撤50%,同样的情况下,10年下来复合回报就只剩下3.3%。
并且,一旦回撤超过20%,就需要2~3年才能够回本。
成功投资的秘诀之一就是收益会随时间而以复利增长,但负收益会严重影响复利的魅力。
资产的“巨幅波动”,是复利增长最致命的杀手。一次深度的亏损,需要更高比例的盈利才能弥补。你的投资曲线不是在平稳向上,而是在“爬两步,退一步”的震荡中,消耗了宝贵的时间价值。
所以,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复利,除了早点开始,关注收益率,还得重视“回撤”这个指标,收益率稳健且回撤控制得更好的产品,长期带来的实际复利回报,往往远超那些大起大落的短跑冠军。
02 投资怎么平滑波动?
既要追求收益,又要兼顾回撤控制,这样的“难题”,单一资产往往很难满足。
看看今年前9个月的各类资产表现,就可以发现,各类资产的价格波动都不小,很难有兼顾收益与波动的常胜将军。而随着国际环境日益复杂,各类资产价格变化趋势转换速度也在不断加快,想要靠押注一类资产“躺赢”,难度还是非常大。
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呢?
被称为“耶鲁财神爷”的大卫·史文森有一个重要观点,他指出,资产配置是理性投资者的投资方法中效果最好的工具。掌管耶鲁大学基金30多年,对于“耶鲁模式”的成功,他总结道,耶鲁基金的投资收益中90%来自于资产配置。
比如图中深蓝色的K线,就是在中证全债的基础上,加入A股、美股和黄金一起搭配。可以发现,这种多资产的组合,就像在固收资产平稳的收益基础上,又把权益资产带来的大幅波动“熨平”了不少,不管是收益表现,还是抗波动水平,都比单一资产表现更胜一筹。
资产配置听起来不错,但放到市场实战中,它的表现又如何呢?
其实FOF就是主打资产多元化配置的一类产品,我们将它和沪深300指数放在一起比一比,从2020年到现在5年多,差异还是很明显的。
1️⃣ FOF韧性更强,长期收益或更高。
在5年多的时间里,偏股混FOF指数累计跑赢沪深300指数超过20个百分点。它或许不是短跑冠军,但在财富积累的马拉松中,它凭借更稳健的步伐,实现了后来居上。
2️⃣ 体感更稳,波动与回撤更小。
无论是衡量日常颠簸的年化波动率,还是考核历史最大亏损的最大回撤,偏股混FOF指数都显著低于沪深300。这意味着,持有FOF的投资者,投资体验更加平稳,更容易“拿得住”。
而在FOF阵营里,“优等生”表现更让人眼前一亮。
比如工银价值稳健6个月持有混合(FOF)(A类013300,C类013301),作为中风险“固收+”FOF产品,将30%以内的仓位配置于风险资产,主打全球大类资产配置策略,业绩表现相当能打。
一方面,收益可观。
工银价值稳健6个月持有混合(FOF)A近1年收益率达到8.76%,今年以来也录得7.19%的回报;更难得的是,近3年收益率在同类32只基金里排名第六位。(数据说明:1、业绩及基准来自托管人复核数据,截至2025.09.30。A类今年以来、近一年基准收益率分别为2.11%、4.59%。2、排名来自银河证券,同类指“基金中基金(FOF)-混合型FOF-混合型FOF(权益资产0-30%)(A类)”,截至2025.09.30。)
另一方面,回撤控制相当稳。
工银价值稳健6个月持有混合(FOF)A近一年最大回撤仅为2.33%,夏普比率也有1.98,这些指标都比同类基金平均水平要好。(数据来源:最大回撤、Sharpe(年化)来自Wind,同类指万得混合型FOF基金,截至2025.09.30。)
也就是说,在控制回撤的前提下追求收益,这种拿得住的资产,或许才更容易享受到复利的魔法。
03 一套不“躺平”的资产配置打法
我是如何关注到工银价值稳健6个月持有混合(FOF)的?
第一步,通过数据筛选,用收益+回撤两大指标,找到FOF中的“优等生”。
第二步,翻阅基金季报和公开资料,我发现,工银价值稳健6个月持有混合(FOF)近一年来表现更加突出,核心原因是踩中了“资产配置”的关键突破点。
过去很多国内FOF的配置范围局限在A股市场,而工银价值稳健6个月持有混合(FOF)已经领先一步拓展了边界,把资产分散配置到全球不同区域、不同领域,真正实现了全球+多元化的资产配置。
这也是我一直想要找的,能跨域单一市场风险、覆盖更多机会的产品,更贴合我对长期配置型产品的想象。
进一步研究下来,我还惊喜地发现,工银价值稳健6个月持有混合(FOF)背后有一套“不躺平”的资产配置打法,特别适配当下“电风扇”式的资产轮动行情。
1️⃣ 策略上“不躺平”:走向真正的多元化,“买遍全球”
研究工银价值稳健6个月持有混合(FOF)的基金配置,可以发现近一年出现了3个明显变化:
第一,加码海外投资,并且兼顾了股和债。
QDII的占比明显增加,2024年底QDII持仓占比已经达到20%左右。更值得一提的是,它不只是买了股票型QDII,还配置了债券型QDII。
也就是说,股债领域都实现了全球化配置,在当前国内利率下行的背景下,可以有机会抓住海外回报率较高的固收类资产。
第二,悄悄布局了黄金,组合的收益来源更加多元。
从2024年开始,工银价值稳健6个月持有混合(FOF)持仓中的商品型基金占比也在提升,逐步加仓黄金ETF,进一步丰富了组合的收益来源。
第三,结构优化。
同时,它也在做“减法”,境内的纯债型基金、固收+、主动权益型基金,配置比例明显降了,这就是在持续优化组合结构,把仓位进一步分散到了海外资金、黄金商品等领域,真正做到“买遍全球”的大类资产配置。
经过近一年的策略优化,工银价值稳健6个月持有混合(FOF)目前的投资范围已经拓展到了境内债券、境外债券、A股、港股、美股、黄金等资产,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分散化配置。
这样做的好处也特别明显。
一方面,“鸡蛋不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收益来源更加多元,“东边不亮西边亮”,进一步提升组合风险收益比。
另一方面,分散化也增强了组合抵御极端风险的能力,让净值曲线表现更加稳健。
从数据上看,自策略升级一年来,工银价值稳健6个月持有混合(FOF)最大回撤率仅为2.33%,在保持收益竞争力的同时,风险控制能力也显著提升。(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09.30。)
2️⃣ 战术上“不躺平”:启动中观资产“温度计”,动态出击
大类资产配置战略,负责定方向;在各类资产内部,如何有序搭配、精准出击,考验的就是基金经理的战术,这一方面,工银价值稳健6个月持有混合(FOF)也展现出了主动管理能力的优势。
研究工银价值稳健6个月持有混合(FOF)的持仓,可以发现它近一年战术上的三个亮点。
第一个亮点,精准布局了黄金这波大趋势。
自2024年起,工银稳健价值6个月持有混合(FOF)逐步加仓黄金ETF,截至2025年中报,其持仓占比达到3.61%,位列第六大重仓基金。在此期间,黄金走出了强势上涨的行情,这一精准布局大大增厚了组合收益。
第二个亮点,敢于超配权益,抓住了科技成长的爆发式行情。
当股票资产性价比凸显的时候,基金也敢于果断出手,提升权益仓位。Wind数据显示,2024年中旬以来,基金持仓中主动权益基金、股票型QDII、被动指数型基金合计占比超过20%,或显著捕捉到了近一年股市的反弹机遇。
不仅如此,在布局方向上,工银价值稳健6个月持有混合(FOF)也抓得很稳。
他们有一套中观“温度计“,持续监测行业与板块的估值、景气度变化,并及时做出应对。
从近一年的操作上看,根据已披露的基金定期报告显示,
2024年9月加仓成长,11月减仓TMT;
2025年前两月阶段性增配成长,Q2则转向红利低波、内需消费和中小盘的配置;
同时,仓位中维持黄金和创新药的超配,做多主线。
这一波操作脉络清晰,可能成功抓住了今年上半年创新药、AI等主题机会,体现出明确的中观配置思维与积极轮动特征。
第三个亮点,动态调整的固收策略。
作为一只“固收+”FOF,工银价值稳健6个月持有混合(FOF)会将7成以上仓位配置在固收类产品上,作为组合的“压舱石”。但即便是固收类资产,工银价值稳健6个月持有混合(FOF)在操作上也并不“躺平”,基金经理会根据信用利差、期限利差、美债性价比等适时调整稳健资产内部配置比例,不断优化组合的策略、久期等。
比如,工银价值稳健6个月持有混合(FOF)自2023年底以来增配了较多的债券型QDII基金,一定程度上抓住了美元债的配置机会。
去年四季度,在国内债券基金的布局上做了一波切换,增配了中长期纯债型基金。
今年一季度,债券利率先上后下,随着债券收益率接近历史低位,性价比进一步下降,工银价值稳健6个月持有混合(FOF)又陆续兑现部分债基收益,增加了信用债和含权债基的配置。(资料来源:2025年基金一季报与基金中报)
这种动态调整的固收策略,也是工银价值稳健6个月持有混合(FOF)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它可以帮助组合进一步控制风险,增强收益。
3️⃣ 持仓上“不躺平”:精选基金,持续寻找有超额收益能力的品种。
在底层基金的筛选上,工银稳健价值6个月持有混合(FOF)的目标是:持续寻找能赚取超额收益的品种。
首先,他们会通过定量筛选和定性调研两个步骤对基金进行优选和跟踪,确保基金不仅历史业绩优秀,还要有持续创造超额收益的能力。
其次,在具体配置的时候,会通过“核心重仓+灵活卫星”的结构进行布局。
核心仓位相对集中,前十大基金持仓占比一般超过80%,重点配置内部精选的品种,作为组合稳定收益的基础。
卫星仓位则灵活机动,积极布局阶段性看好的方向。比如2024年底开始高配港股通互联网ETF,积极捕捉到了市场中的结构性机会。
“不躺平”的配置思路背后,是工银价值稳健6个月持有混合(FOF)两位基金经理的默契配合。
赵志源负责掌舵全局,他是工银瑞信FOF投资部总经理、资深总监,拥有15年证券从业经历,秉持绝对收益的理念,时刻为组合把控着追求稳健增值的大方向。
徐心远则是本硕均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16年加入工银瑞信,拥有9年证券从业经验,3.7年基金管理经验,定量研究能力较强,具有丰富的资产配置及基金研究经验,组合管理注重战略配置的构建,投资策略上注重资产配置与基金研究的结合,熟悉各种主被动产品的投资。
他们背后,还有工银瑞信FOF这支成熟的团队。作为国内较早成立的资产配置团队之一,团队12名成员各展所长,从资产配置、基金投资、研究支持等方面通力合作,实现对全球大类资产的全方位、多维度覆盖,为FOF投资提供稳稳的后台支持。
04 结语:让复利真正发挥作用
投资是不是越早开始越好?
在开启一笔长期投资之前,我们要正确认识复利公式中的每一个因子,回报、风险、成本和时间,这4个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相互依赖的。
其中,回报和风险总是相伴而行,我们在追求回报的同时,也要智慧地管理风险。通过科学的多元化资产配置,有效控制回撤,平滑收益曲线,才能让复利真正发挥作用。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END
黄衫女侠|文
财商侠客行|出品
作者已持有文中所涉及的股票或其他投资组合。
本文仅代表撰稿人个人观点,不代表摩尔投研平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