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周记20251102:漫长的等待
时间:2025年11月02日 12:04:02 浏览:次
[摘要] 关于投资的思考
正文
2025年11月02日 12:04:02
三季报期已过,看季报看的眼花缭乱,有的是净利润断层,有的是跌落神坛,这期间也会出现很多新的线索,需要重新梳理和审视,再想去求证投资逻辑是否正确大概率要等到26年三四月份的年报和1季报那个最重要的窗口期,中间还需要经历漫长的等待。所以投资说忙也不忙,中间大段的时间并不是用来做投资决策的,而更可能是获取分析信息并不断说服自己的过程。
昨天晚上刚追完《沉默的荣耀》结局,我一个自诩为阅历丰富心智成熟的中年男性却哭得稀里哗啦,75年过去了,股票市场上的这点等待时间与此相比,实在是算不了什么,这才是真正漫长的等待。我非常佩服这部剧的整个创作团队,因为这是一部已经知道结局的谍战故事,而且这个结局还是我们不想看到的,却能拍的如此惊心动魄,荡气回肠,最后的结尾真的是想看又不忍。这部剧在两边都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因为他不是模式化的拍摄手法,而是展现了人性中有情有义,有血有肉的一面,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是能够引起共鸣的,也是大家共同的心声。种种迹象表明,在我们有生之年,这场漫长的等待快要结束了。
关于投资,一个里程碑过去就可能要重新思考调整自己的策略和决定,然后也要开始漫长的等待。
关于我自己的持仓,有点变化,原有的:完美世界,安克创新,珀莱雅,移远通信,石药集团,伟测科技,雅克科技,九号公司,赛力斯,明阳电气,排名不分先后。清仓了迈瑞医疗,中控技术,麦格米特,金斯瑞生物科技,毛戈平,圣湘生物。新加入了福瑞股份和嘉澳环保,补了珀莱雅的仓位。本周基本就是按照上周周记的计划进行了持仓调整,有些是完成了历史使命,有些是换成了比较之下更感兴趣的投资标的。
福瑞股份实际上是替代了迈瑞医疗。阻碍我投资这家公司的唯一原因就是太贵了,但是他收购的这家公司Echosens的这项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又是在太吸引我。无创还能无辐射,低成本又能高准确度检测肝脏纤维化程度,速度又快,只要是参加过体检的人都能明白这里面的优势。从里到外翻了一遍,对照了一下155规划,又去读了《中国防治病毒性肝炎行动计划(2025-2030)》,国内这几年上量基本是十分可能的,外国情况其实比国内乐观, Rezdiffra获批上市,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获批,都是对MASH的,而关键临床试验都是采用FibroScan作为评估工具。欧洲正在建议将FibroScan纳入常规体检,如果真的像市场分析报告预测那么准2030年,全球符合筛查标准高危人群中可触达市场患者达到每年20%(1亿人)接受FibroScan检测,那这个市场潜力就太大了。
不过饭还是要一口一口吃,按照福瑞股份的FibroScan25年计划装机量和实际装机量差距来说,目前看还是比较大,但是反过来想也未必是坏事,这种检测扩张在加速是确定无疑的。关于福瑞股份明年的利润增速争议比较大,我看了一下券商的预测数据给的相对来说比较保守,各家AI给出的中性预测,明年净利润大概在5亿左右,关键还是看FibroScan肝病筛查的渗透率提升情况。
那它这个估值该怎么算呢?我其实也没有太想好,静态看26年5亿的利润对应200亿,没啥搞头。但是如果按照增长动态评估就不一样了,我让AI算了一下,中性大概720亿,如果可能的法国Echosens独立上市,持股市值再增加90亿。
当然这只是26年的情况预测,因为他不仅卖设备还有租赁分成模式,所以只要检测数量上去了,就会有源源不断的现金流进来,国外取决于MASH新药物的渗透率,我对这个倒是很有信心,因为我了解的情况这是真的有效。国内我了解的情况是FibroScan已经被纳入基层筛查工具,上海已经把相关项目纳入医保。其他的项目情况和未来订单我没有纳入考虑,就当是将来的催化剂吧。所以200亿可能是个起点,不过后续就又需要漫长的等待,然后去验证结果。不过一个可参照小样本量例子是印度,印度版MASH新药Saroglitazar magnesium在2020年3月5日获批上市,同年4季度FibroScan在印度销售开始上量,四年时间增长10倍。
最终还是决定在3季报出来前把迈瑞医疗换成福瑞股份。不是迈瑞医疗不好,迈瑞也已经度过了最坏的时候,只是比较之下福瑞股份更有冲劲和想象力。其实迈瑞医疗本身也是有这种瞬时弹性成像技术,也是可以进行肝脏纤维化和肝脏脂肪变量的定量检测评估的,但是FibroScan是全球首个通过FDA、CE、NMPA认证的,它的核心技术拥有全球专利,一定程度上形成技术壁垒,是全球公认的“金标准”,准确度据说可以与肝穿刺相媲美,临床一致性非常高,而且检测数据库超5000万例,是具有一定领先性的。
公司前景没问题,我真的就是觉得福瑞股份有点贵,这种贵有时候会让我们漫长的等待中时不时受到惊吓。
嘉澳环保这家公司我估计我也留不住,没敢多买,主要是我对有黑历史的公司有成见,尤其还是两次三番的违反规则,这让我买完之后如坐针毡,尽管前景提升空间和外部各项条件都指向明确的高增长预期,诱惑还是很大的,人性贪婪哪,思来想去可能还是买错了。
石药集团是越来越便宜了,但是我也不能再补了。经常有这种情况出现,公司本身经营没什么大变化,但是股价就是往下走,买了又买然后再跌,投资者就会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中。我不买是因为暂时不想它仓位过大,引起我自己心态失衡,可以再等等。
安克创新的3季报我倒没觉得有什么大问题,甚至连说成是挫折我都认为很勉强,公司还是按照自己的节奏在走,没有为了美化财报而稍微减少对研发的大力投入,战略定力很足,我挺欣赏的。
明阳电气的财报一般,看了一下主要问题,可能是毛利率同业相比之下偏低,这是公司在26年业务扩张的过程中着重要解决的问题,股东更是散户遍地,不过我还是坚定的认为他已经站在了景气度风口上,每项业务都是,那就继续等待吧。
珀莱雅的3季报不好,尤其是第三季度营收的下降让人心生警惕,这当然有可能市公司转型期减少投流的一种表现,不过还是要持续关注。彩棠虽然没有单独披露,但是我认为彩妆作为一个单独品种未来会在珀莱雅的营收中占据三分之一左右的份额,应该予以重视。
珀莱雅现在走的是和其他国内品牌不太一样的转型路,国际化对于化妆品行业来说是比较困难的,这不像电机,你的性能指标好寿命长,再加上低价就可以打垮同行,化妆品除了原料配方之外主要是用户心智培养。珀莱雅国际化明显缺少的是一个国际品牌矩阵,从珀莱雅对手里现金的保留使用和抓紧港股上市的举动来看,26年可能会有大的收购动作,尤其是在法国。梳理珀莱雅现有的产品矩阵,缺什么补什么,男士护肤,香水系列,儿童护肤,高端系列应该是优先补齐的方向。具体标的市场已有传闻,主要还是看港股上市的进度和融资。估值是真的便宜,横向纵向都便宜,又是一个等字啊。
不知不觉中好像很多的布局已经开始朝着未来26年的方向在走了。3季报各个标的喜忧参半,有些判断是不准确的,想要做好投资真的是困难重重,中间无论是自己的心态还是投资动作都可能反反复复的折腾。有的时候究竟是市场错杀还是公司陷入困境很难彻底分辨清楚,一个3季报真的不能覆盖思考边界。
麦格米特的三季报和前面几个季度其实总体上没什么本质变化,不是吗?对于我来说它算是完成了历史使命,如果现在它还是二十几块钱的股价,那我仍然可以继续等下去,考虑了很久,我也不可能赚到每一个铜板,面对这种不确定性,剩下的钱就留给其他人去赚吧,还是要感谢麦格米特带给我一段难忘的投资历程和丰厚的利润。
投资动作没有结束,下周可能继续调整仓位,主要还是看市场给不给机会。喧嚣过后又是漫长的等待,每位投资者都要去寻找新的说服自己买进卖出还有持仓的理由。
作者已持有文中所涉及的股票或其他投资组合。
本文仅代表撰稿人个人观点,不代表摩尔投研平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