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行业2019
时间:2019年02月20日 10:42:47 浏览:次
[摘要] 这篇文章是2018年12月的一次路演稿,有删减,当时行情低迷,预期发到这里也没人关注,就没发摩尔。 现在发出来供有需要的学习,毕竟曾经锂电是我的老本行,老粉可以跳过基础知识阅读。 文章重点在对产业新变局的分析和锂电2019年结构性机会的判断。
正文
2019年02月20日 10:42:47
三个部分,锂电池行业基础知识,锂电行业新趋势,最后畅想一下锂电2019如何把握。【老粉可以直接跳到后半部分开始看】
一.产业链情况
这一部分的产业链解析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但是考虑到不同受众背景,我们还是再次简单梳理一下。
1.产业链解析
锂资源到新能源汽车的锂电池,先是从上游锂辉石、锂精矿/卤水中提取碳酸锂和氢氧化锂,碳酸锂按级别分为工业级碳酸锂和电池级碳酸锂(纯度更高),电池级碳酸锂/氢氧化锂是锂电池正极材料不可缺少的原料,有了正极材料,还需要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总共这四块才组成锂电池整个电池组,大概流程如下:
锂辉石、锂精矿/卤水→工业级碳酸锂、电池级碳酸锂→锂电池正极材料(核心原材料碳酸锂) 正极材料+负极材料(主要是碳)+电解液(核心材料六氟磷酸锂)+隔膜→锂电池。然后才是电池管理系统、电机、电控、配套设施充电桩,以及电动车。
2.各环节主要公司
锂辉石、锂精矿/卤水:四大巨头——智利SQM、美国FMC、德国Chemetall以及天齐锂业控股51%的泰利森,天齐锂业2018年通过收购已经持有SQM25.86%的股权。
碳酸锂:国内主要是天齐锂业、赣锋锂业两家,雅化集团、融捷股份概念沾边,卤水提锂的盐湖股份小有规模。
钴产品:国内主要是华友钴业、寒锐钴业,洛阳钼业有一定布局。
正极材料:现在两大主流技术路径是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毛利不错,当升科技、杉杉股份、格林美、厦门钨业等很多公司涉足。
负极材料:难度不高,价格平稳,不会有爆发式增长,集中度比正极材料高,贝特瑞、杉杉股份、璞泰来是行业佼佼者。
电解液:电解液的核心材料是六氟磷酸锂,辅以电解液溶剂,多氟多、天赐材料核心材料和电解液都做,新宙邦、杉杉股份做电解液。其中三元动力电池电解液中非常关键的材料之一新型锂盐LiFSI主要是新宙邦布局,石大胜华则是电解液溶剂(碳酸二甲酯)绝对龙头。
隔膜:动力电池隔膜技术难度较高,故而毛利率非常高,上半年都还在50%以上,现在也跌不少,国内能做高端隔膜的有沧州明珠、星源材质、恩捷股份开始实现进口替代,胜利精密占比较小。
设备:先导智能、赢合科技双寡头。
电池:宁德时代(市占率42%)、比亚迪双寡头,第三名后面的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等竞争激烈。
电机:大洋电机、方正电机、江特电机(也有少量碳酸锂)。
电控:万向钱潮等,万象收购A123、菲斯克,同时具备电池和整车的新能源汽车概念。
充电桩:特锐德、万马股份、奥特迅,充电桩概念的有三四十家,进入门槛低,竞争激烈,特锐德率先实现盈利(有文章分析过:特锐德:创业板“第一股”最近怎么了?)。
整车:比亚迪、北汽新能源、中通客车、安凯客车等。
二.行业新趋势
1.行情回顾和趋势把握
2015-2018行情回顾 略
在锂电池不同发展阶段,各环节业绩驱动力不一样,所推动的行情结构也不一样,我们预计2019锂电池也有一两波30%左右的指数行情,龙头个股涨幅会达到50%以上,判断这轮行情的关键点是关注上游资源(锂、钴)的产能出清新平衡进展,和中游材料毛利率倒逼技术进步、筛选龙头公司的过程(比如多氟多2018年就在通过价格战挤压小厂,2019年剩下的龙头公司值得关注),以及持续看好的三元高镍化技术路线。
2018年这一波锂电反弹已经结束,调整充分之后可以准备2019年行情,2019年大概时间点判断:第一波可能在二季度初(这是去年判断,今年大盘因素启动稍早),第二波在下半年待观察。为了更加清晰把握2019年的行情,要从理解行业趋势入手分析。
2.产业链壁垒——资源端锂钴细说
产业链来说,资源和技术是核心壁垒,上游的锂钴→特碳酸锂、四氧化三钴因为稀缺性,在行业需求爆发式增长的时候显得供不应求,尤为可贵,这些年的牛股天齐锂业、赣锋锂业、华友钴业、寒锐钴业无不如此。
上游资源端在行业上行之时看业绩弹性(过去式),景气度下行看成本优势(当下),资源型公司和加工型公司差异巨大。
锂,盐湖锂和矿石锂成本差异巨大,矿石锂最好的天齐原料成本6万多(锂精矿900-1000美元/吨),完全成本7-8万,其他的上市公司成本比这高不少,盐湖锂国外SQM每吨成本3万多,国内每吨成本5-6万以上,主要还是工业级,少量电池级。
天齐锂业注重海内外重兵布局锂矿资源,抢占产业链制高点,赣锋锂业在最上游资源端的布局显然不如天齐,更偏重于加工型公司,二者盈利能力相差较大,2018年上半年天齐的锂矿和锂产品毛利率依然高达70%,赣锋则只有40-50%的毛利,在2018年锂钴价格大幅下滑的情况下,天齐海外进口泰利森低成本锂精矿仍然具备良好的盈利能力,目前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从最高点17万/吨跌至8万/吨,氢氧化锂从15万跌到了11.5万,供需冲击和盐湖锂预期是主要因素。
随着锂盐价格大幅下跌,2019年海外锂精矿价格有望由2018年的900-1000美元大幅下降,缓解成本端压力。
锂这两年是新产能释放高峰期,价格难再回到暴利期,成本为王,客户为城,最终全球需求端的爆发能再次实现平衡。
钴,这两年不仅有市场需求,也有投机需求推波助澜,从而成为最牛的小金属品种,最高涨到一吨80万,但是2018年遭遇双杀,嘉能可不确定性加大,泡沫终于顶不住,价格出现暴跌,四氧化三钴从50万跌到27.5万,金属钴从将近70万跌到了目前的36万/吨。
钴产能出清继续中,且看2019年二季度如何,出清后有短期反弹机会。未来长期,因为高镍化,单品用量是下滑的(523/622/811 钴含量12.2%/12.1%/6.1%),如果从未来3-5年的角度考虑,投资机会会不如锂。
在上游资源方面还有个暂时关注不多的小金属——镍,NCM811材料中镍占比80%,和钴的单品用量下降恰好相反,会提振对镍的需求,但相对而言镍稀缺性不及锂钴,需要全球大宗商品适当配合,至少现在的时点不具备这样的条件,镍目前还没炒过,2019年下半年看会否共振。
3. 产业链壁垒——技术端
技术壁垒广泛存在于产业链各个环节,深浅不一,四大材料:
负极材料技术比较平稳,改良居多,石墨烯添加剂和石墨烯负极材料是以后努力的方向,目前几家公司形成相对均衡发展格局,目前高端负极主流价格6.5-9万/吨,中段4-6万,低端2-3万。
电解液对产品品质比较看重,目前磷酸铁锂电解液主流报价4.5万,新宙邦发展稳健,品质和国际化口碑良好,天赐材料和多氟多在六氟磷酸锂价格高企的时候具备显著成本优势——自产六氟磷酸锂最高价格40万/吨,目前跌回11万,近期受原材料涨价推动,价格重回升势。
行业内部了解到,多氟多等龙头公司这两年有意通过价格战撵走小企业,未来关注产能出清进展,预计2019年二季度以后或许存在反转机会。
隔膜是最后实现进口替代的材料,技术门槛较高,国内几家头部公司——沧州明珠、恩捷股份、星源材质此前毛利率都是60%左右。技术突破伴随而来的是大规模量产,2018年下半年价格出现断崖式下跌,湿法隔膜现在2.2元/㎡,干法隔膜1.3/㎡,比去年同期跌幅50%。技术上,湿法隔膜和干法隔膜两者安全性和成本各有优势,暂时会维持共存局面。
恩捷股份是湿法隔膜龙头,星源材质是干法隔膜龙头,但都有交错布局,隔膜是中游材料环节毛利率最后开始杀的,前文提到过此前毛利率高达60%,2018年下半年遭遇断崖,未来合理毛利率可能是20%多,但是短期可能杀过头,因为产能增长太快,产能利用率被压很低,甚至恩捷股份这样并购重组的2019年完成业绩承诺都有一定压力。
最后要说的是正极材料,正极材料同样受成本影响较大,主要是上游锂钴价格,2018年上游价格下跌,正极材料价格跟跌也相对无压力,目前磷酸铁锂6.2万/吨,523正极材料报价在15.7万/吨,技术路线这两年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逐渐被市场认可为主流,壁垒主要看技术专利、尤其高镍化、量产成本,三元材料方面当升科技523→622→811技术执牛耳,但还处于产量爬坡阶段,杉杉股份投入手笔较大,格林美和厦门钨业优势在产业链上下游布局。
下图是国内正极材料企业前三季度出货量情况,上市公司中当升科技高镍化占比最高,技术优势加拥抱国内外知名客户,和比亚迪的合作已经开始放量,新建产能正在快马加鞭,目前正极材料产能1.6万吨,19年新增1.8万吨,远景10万吨+项目有序进行之中。
总体来说锂电池材料受产业链上游掣肘,话语权不强,每年谈判都会被要求一定幅度降价,依赖于成本的下降毛利率勉强维持,在上游原材料价格暴涨的时候毛利率承压,但是目前正处在产能出清和毛利率纠偏的阶段,2019年二季度之后有望好转,2019年主要关注供需关系逆转机会。
便于理解行业乱战格局,下表统计了2018年初到现在主要电池材料价格跌幅,其中镍和负极材料相对平稳,电解液和六氟磷酸锂去年已经提前跌,2018年跌幅较小,最上游的锂钴资源和隔膜是跌幅最惨的,基本腰斩。
【以上产品价格数据取自2018.12.18,未更新】
动力电池,处于产业链下游,处境和材料相当,毛利率受挤压,成本为王,国内行业成本最低的是宁德时代,成本较高的坚瑞沃能已经休克,即便业内最优秀的宁德时代,跟国际巨头松下、三星、LG化学还有一定差距(宁德时代目前1.04元/Wh,松下0.77元/Wh,LG化学0.98元/Wh,三星介于LG和宁德时代之间),需得再接再厉,其他企业唯有奋力追赶才不被淘汰,二线电池厂商比较看好亿纬锂能。目前国内动力电池宁德时代、比亚迪40%、15%双巨头无可争议,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等处于二线,亿纬锂能的新三板子公司麦克维尔电子烟这两年业绩不断超预期,股价涨了10倍,动力电池也正处于跑马圈地、技术进步、份额提升阶段。
最近消息,2019年起,取消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等进口暂定税率,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要做好和日韩企业同台竞技的准备。
电池端另外最大的问题是回款不佳,因为下游整车补贴拿到手延迟短则一年,长则2年。当前磷酸铁锂电池市场价格在1.1-1.2元/Wh,三元在11.3-1.4/Wh,2019年价格谈判预期是磷酸铁锂降到1块以内,三元1.1元左右,降幅约为20%,压力山大。
电池的典型反面坚瑞沃能
公司前身是做消防器材,2016年52亿收购沃特玛——曾经的动力电池前五,2018年被爆出221亿债务问题,基本停业,巨大商誉减值造成业绩巨亏,股价从最高点的13块跌到1.3元,跌幅达90%。
公司之所以这么快速陨落,根本问题就在于盲目高溢价收购了没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动力电池本身竞争激烈,需要技术迭代和长期的投入,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掉队,沃特玛电池成本远高于一线公司,却盲目追求产量扩张,补贴退坡之后行业生存环境恶劣,公司应收账款回款出问题,资金链断裂,最终走向没落。
4.产业结构变局
2018年整车全年销量预期120万辆,增长50%,预期2019年增速会回落到30%,超高速增长时代已经结束,鸡犬升天的时代宣告不复存在,内部结构性的变化对公司业绩影响愈发关键。
这两年三元材料因其能量密度更高备受关注,2018年前三季度电池出货量统计:磷酸铁锂电池出货量同比下降了10%左右,而三元电池出货量增速超过50%,三元高镍化成为趋势,523钴含量12.2%,811钴含量6.1%,甚至去钴都在讨论之中,未来锂、钴相比,钴面临单车耗钴下降VS总量增长的博弈,锂的总体需求增量比钴好,三元材料上游氢氧化锂是主要看点。材料方面NCM/NCA先发优势企业值得关注。
2020年补提取消之后,高能量密度和高端车型会更有市场。
三.说说天齐锂业
公司竞争力体现在资源话语权带来的成本优势,以及优秀的管理团队。
①领先的产能布局
现有产能碳酸锂2.7万吨(少量为工业级碳酸锂,绝大多数都是电池级碳酸锂),0.5万吨氢氧化锂。2016年9月启动了澳大利亚一期2.4万吨/年单水氢氧化锂建设;2017年6月启动了澳大利亚二期2.4万吨/年单水氢氧化锂建设,一期2018年底竣工,二期2019年,同时还有射洪本部2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2020年5月建成。2018年射洪和张家港基地的自动化改造也提高了一定产能。
到2020年天齐锂业会形成4.7万吨碳酸锂、5.3万吨氢氧化锂的规模,还有SQM另计。
②为国买矿的资源布局
公司2012年在行业低谷的时候花54亿重金收购了泰利森51%的股权(彼时年收入才16亿),堪称蛇吞象,由此奠定了行业地位,泰利森一期74万吨锂精矿产能,泰利森二期正在建设之中,预计2019年上半年投产,配套澳洲氢氧化锂项目,届时将拥有化学级锂精矿产能120万吨/年,2018年7月三期扩产项目启动,2021年达到180万吨/年,折合碳酸锂22万吨。泰利森的资源保障,为锂盐成本优势护航。
③收购SQM布局盐湖锂
关于SQM的收购可谓一波三折,公司始终没放弃,本月成功收购SQM公司23.77%股权,年度大戏画上句号,加上公司原已持有的2.1%B类股,目前持有SQM25.86%股权。SQM主打盐湖锂,成本3万多/吨,盐湖锂资源量高达800多万吨,2017年产量占全球总产量21.1%,未来产能有望达26.5万吨/年。
关于本次收购,惊险跌宕,前后持续数年,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去了解下先后采取的迂回战术,可谓费尽心机。
但是短期面临问题是:动辄蛇吞象式的并购高速发展,需要管理团队极高的平衡技巧,解决并购后的高负债率和协同问题,以及行业下行风险,可以预计,短期几个季度内公司财务费用等各项费用会较大程度影响净利润,2018Q4—2019年锂盐价格好转之前单季度利润数据不一定好看,另外港股IPO还没落地,到时候两边市场价差带来的心理阴影多少会影响股价。
短期我们的建议是关注,等待,前低附近方考虑逆势分批建仓,持股周期一年以上。
四.锂电2019
上面已经对各个环节2019年大致判断作了一些叙述,行文至此,再次简要总结我们对锂电池2019年的观点。
展望2019年,几点看法
①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增速要下一个台阶,2018年全年125万辆,增速还在50%以上,年底保有量280万辆,实现2020年500万辆的保有量目标已经无压力,补贴密集退坡,预计2019年增速会下降到30%左右。
回顾这几年产量,2015年38万辆,增长2倍,是爆发元年,2016年51.7万辆,增长36.4%,2017年80万辆,增长54.7%,2018年127万辆,增长60%。
②补贴退坡倒逼技术进步,各环节依然有降价压力,珍珠和沙粒分化明显,好的公司毛利率稳定,业绩继续释放,成长消化估值。材料环节产能出清后龙头公司迎来新机会,三元依然最看好,上游资源上半年是产能出清期。
③行情依然是波段性的,锂电池指数一年走出一两波20%反弹行情,好的个股30%-40%涨幅。
2019年股票池:
上游:天齐锂业、华友钴业
材料:当升科技、新宙邦、璞泰来、星源材质、多氟多
电池:宁德时代、亿纬锂能 (节前也提示注意国轩高科短期机会,一些人不理解,言必宁德时代比亚迪,是不了解产业链变局和时间大小周期,这篇文章告诉你他最近为什么涨的好——磷酸铁锂的“危”与“机”)
整车:比亚迪。
上游电池整车无异议,材料环节,正极材料、电解液、负极材料、隔膜、六氟磷酸锂各选了一个代表性公司。
当升科技,太熟悉的老情人,高镍走在最前沿,未来两年产能释放期,无需多言。
新宙邦,电解液主要供货国内外知名客户,电解液、新型锂盐布局稳扎稳打,这几年盈利能够穿越波动周期,体现了很好的实业精神。
璞泰来,高端负极材料为主。
星源材质,见文章分析( 这篇文章分析的比较透彻,星源材质:当“膜”法醒来)。
多氟多,2018年六氟磷酸锂故意打压小企业,产能出清,2019年六氟磷酸锂价格有望反弹。
>>>>>>>>>>>>>>>>>>>>>>>>>>>>>>>>>>>>>>
文章 by 澄泓财经研究院 左手 (原文发在:锂电2019路演回顾)
作者已持有文中所涉及的股票或其他投资组合。
本文仅代表撰稿人个人观点,不代表摩尔投研平台。
发表评论